对于客家地区的人们来说,以稻米粮食为主要原料、辅之以各种配料佐料做成的米粄,种类繁多,意涵丰富,是最普通、最亲切的美味佳肴,也是最朴实、最生动的文化符号。它反映了传统客家地区的民风民俗,凝结了客家人从事生产劳动的勤劳,创造幸福生活的智慧,热情好客的友善。相信周老师这篇文章将给大家带来有益的启发和美好的回忆。
粄,客家人的至爱
周继章
簸箕粄
“阳春三月草,金秋时节菜”。一到春天,万物复苏,山冈,田野,溪畔,无不长出嫩绿的树叶、小草,五颜六色的小花。这时候,为准备迎客过节,客家妇女总是喜欢挎着竹篮,走出家门,去采摘苎叶或者白头翁草,拿来做着客家人至爱的小吃——粄。
芋子粄
粄,字从米,从反,从字面上就知道是大米制作的食品,《现代汉语词典》却找不到“粄”字的读音和注释,但网上却能搜寻得到“粄”字。骄傲的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粄不仅是客家人的特色美食,粄也是客家话的特色词。有一系列带粄的食品小吃名:糍粄、捆粄、红桃粄、粄圆、红粄、甜粄、菜头粄、咸甜粄、艾粄、苎叶粄、粄条等。在口语中通常还增加一个“子”字,“粄子”于是含在口里,气息吐纳之间,最后定格在舌尖之上,也衍生出“粄”文化,在客家歌谣、谚语、歇后语中多有提及。有歇后语:“五角钱老鼠粄—— 无料欸”、“三月的苎叶粄——极青(轻)”、“猪肉包粄——有料(聊【玩】)”、“蕉叶蒸粄——唔使帕(不用怕)”等等。有童谣: “洋蚁子(蝴蝶)叶叶飞,阿母做粄女儿归;大粄拿给阿阿(姐姐)归,小粄留来逗老娣(弟弟) ”、“天井蒔田枉了秧,甜粄蘸糖枉了糖”、“有情好比糖搓粄,无情好比水捞油”、“爱食甜粄先熬糖,爱吃豆腐先磨浆”, 这些生活化的淳朴语言,不仅道出粄子的丰富味觉层次,也说出了人们对日常生活的感悟。
糍粑粄
为何客家人会有“粄”这特色小吃?追溯客家先民,从中原迁移到南方定居,他们也带来中原的饮食习惯,逢年过节都要包“饺子”。但定居到南方,当地不产小麦,因而弄不到包饺子的面粉,于是客家人把当地种植的山芋、薯根制成淀粉作面皮,用当地盛产的竹笋、香菇以及肉料变通制成形似“饺子”的粄,而作为节日贺岁食品。或许,这就是“粄”的演变历史。
当然,粄也在客家人逢年过节的祭祀活动中,承载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祭祖还是祭祠,祭品都少不得粄子,也许是粄子给予了最好的哀思,或者粄子增强了血缘宗亲的力量,被赋予了客家民系特殊而珍贵的凝聚力。
印字粄
做粄子是客家人智慧的表现,既是对于贫困生活下,依然追求细节的讲究。收获后得到的单调食材,让它们经过繁复的工序制作下,变幻出不同味道、不同形态的精致食品,不可言传的生活情操蕴含其中。制作粄子的技艺并不高深,都是制作民间糕点的普通做法,从来就没有秘方可言,却是千人出千味,究其原因,一切讲究的是遵从原味。现代人总想要推崇返朴归真的食物,说来,这粄子就是最质朴的糕点。花点心思,加点亲情,再履行亲力亲为的劳作,就是意想不到的美味。
客家人做的粄,从原料上大致可分为粳米粄和糯米粄:艾粄、印粄、糍粑粄、苎叶粄、大笼粄、老鼠粄等,多以糯米为原料做成,软黏诱人;擦粄、萝卜粄、糖糕粄、水粄、黄粄、簸箕粄等,则是以本地的粳米为原料,松香可口。从口感上,粄有甜粄和咸粄之分:糍粑粄、印粄、擦粄、糖糕粄等,都是用白糖或黄糖做成;艾粄、萝卜粄、簸箕粄、番薯粄,则以菜脯和虾米做馅料,是为咸粄。而客家人的年糕大笼粄,除了甜粄,还有咸粄,其配料有香菇、油葱、肉丁、虾米,有着吉祥喜庆的味道。但不管是萝卜粄以香浓取胜,还是糍粄以软韧叫响,抑或大笼粄以甜嫩著称,都正如做菜一样。客家人做粄,除了样式丰富,更注重做的过程。
糖糕粄
粄,不但是客家人的美味小吃,有些还是具有很大的药用价值。如“苎叶粄”,这种粄是用新鲜雏嫩苎叶加米粉制作而成,这粄香气可口,软而不腻,常吃苎叶粄,还能耐饥渴、长力气,去除皮肤的疾患,强身健骨,大人小孩都爱吃的,常吃苎叶粄,能耐饥渴、长力气,除皮肤疾患,强身健骨,是老少咸宜的天然食品。再如“艾粄”,这种粄是用艾叶和米粉末主料做的,艾粄因加有艾草,故具有一定的药用保健功能,有消食健胃,散寒除湿,消肿散结,平喘、镇咳、祛痰、护肝利胆的作用。
艾叶粄
当然,客家人不但对“粄”品味追求愈来愈高,而且对“粄”给寄予了更深的含蕴,是无限大的,也是无限美的。冬至吃艾粄,以示庆祝丰收;过年做糖糕粄, 寓意为年年高升;婚礼送红粄,代表对新人未来红火日子的祝福;新生儿满月送擦粄,表达迎接新生命到来的喜悦。比如,有一种粄叫“发粄”,这种粄蒸熟后会从碗面隆起来,像一座尖顶的小山峰,且出现裂缝,客家人称之为“笑”,喻为喜事降临的征兆。所以,发粄要“越笑越好”,发得越大,裂痕越深,象征发大财、行好运,是代表运势越好的象征,古代即流传过年吃发粄以求好兆头。发糕谐音发财、高升,因为发粄寓意着发财、发家等意义,深受客家人喜爱。再如“包粄”,是米粉制成粉皮,用香菇、猪肉等做内陷,包成饺子状,每年元宵节时,客家人都需要做“包粄”,意为包银包金,预示一年行大运,发家致富。黄粄是客家人极富特色的一种小吃,传说是皇上赐给的米粄,预示本年的丰收和来年的希望。皇与黄同音且颜色泛黄,故称黄粄。而印粄,则是客家人重大庆典时用来拜天公最重要的祭品,蒸好的粄上印出龟甲花纹或“福”字,祭拜过后或分给族人,或送给前来拜年的亲友等等。
客家人的做粄手艺,很久以前都是由婆婆传给媳妇,一代代流传下来。在农村,没有哪家的媳妇不会做粄,哪家媳妇的手艺好不好,只要在冬至或过年时到有媳妇的人家坐坐,尝尝这家的粄就知道了。如今无论在繁华的大都市,还是在客家的小县城,行走在解放路的老街里,往往不经意间,就有一家不起眼的老店出现在眼前。店家摆出来的发粄、苎叶粄、印粄令客家人回想起儿时吃粄的快乐,想起母亲亲手做的粄的香甜,想起家乡那浓浓的老味道。
白包粄
如今,在中国的文化传统里,食物一直就是思乡人的慰藉,客家传统美食自然也不例外。每当节日来临,身在异乡的客家人总会从四面八方回到家乡,一路辛苦的目的不仅是和亲人团聚,更多的是坐下来一起做一锅的粄,吃一顿亲人做的粄,咬上一口热腾腾的粄,香味溢满承载着几代人之间共同的情感。舌尖上的粄,便是客乡归家的味道,于是“粄”就成了客家人的挚爱。
周继章
1982年8月参加工作,曾任庐丰乡横岗小学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现福建教育学会会员,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闽西作家协会会员,上杭县文学协会会员、客家联谊会会员,被《福建日报》武夷山下栏目推荐为2009年1月新人,获得福建日报文艺部颁发的“2009年新人奖”。在《福建日报》《新课程报》《客家》《闽西日报》等30多家报刊上发表新闻、散文、言论等1000余篇,在《中国德育》《小学德育》《新德育》《云南教育》《小学教学研究》《辅导员》等十多家报刊发表学科论文60余篇,有10篇散文诗歌在国家、省、市级获奖,指导学生发表习作15篇,参加编写校本教材6本,《芦花报》责任编辑,编辑出版《多彩上杭》《杭川百韵》《上杭人在台湾》《丰韵庐丰》一书,多次获县、乡党委政府表彰,三次《闽西日报》“优秀通讯员”称号,《客家文学》杂志“优秀作家”称号,其事迹在2006年6月的《教育科学探索》杂志、2008年12月8日的北京《新课程报》和2009年5月4日《闽西日报》上及多家网站上登载,事迹收入到由黄河出版社编撰的《中国教育界名人大词典》一书中。
文:杭邑君~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