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亦兵踩着单板,果断从起跳台一“飞”冲天。180度、360度、540度……在空中轻盈转体后,稳稳落在着陆坡。他摘下头盔,露出一头银发。
▲滑雪场上的张亦兵。受访者供图
只看身姿,谁也不会想到,这个在大跳台上“秀花活”的单板滑雪发烧友,是一名60岁的老人。在短视频平台,#60岁大爷滑雪飞台子#话题播放量超2000万,冬奥到来之际,张亦兵再次吸引无数目光。
但在雪场,年龄从不是问题。
年轻人都喜欢称张亦兵为“兵哥”。1988年从吉林艺术学院毕业后,兵哥先后在吉林人民广播电台和吉林卫视工作,主持多档节目。长跑、足球、保龄球、羽毛球、马拉松……这些运动都曾是兵哥生活的一部分,直到40岁时,滑雪运动意外进入他的生活。
就此,一名板类运动的忠实拥趸诞生了。他在街头滑板,在水面冲浪,在长白山(603099)天池一望无垠的野雪世界飞驰,在各大滑雪场摸索更多专业的单板技巧。
2021/2022雪季,兵哥的第20个雪季,他依然不断练习着单板滑雪项目中对综合能力要求最高的冬季奥运会项目——大跳台和坡面障碍技巧。
▲2021年,张亦兵在滑雪场训练。受访者供图
张亦兵希望更多人可以领略单板滑雪运动的魅力。训练之外,他拍摄短视频,更新自己最新训练成果和对单板文化的感悟,剪辑单板滑雪入门技巧和装备常识,分享给近12万粉丝,网友们也亲切地称呼他为“银发单板侠”。
他给自己取的昵称叫“普通亦兵1962”:“大家都说单板滑雪是一项危险性高的运动,但我一个60岁的老头儿,不但不受伤还能进步,希望能给年轻人做个榜样,‘普通亦兵’也不普通。”
“自律给我自由”
新京报:对你来说,滑雪的魅力在哪里?
张亦兵:我是长春人,东北孩子对雪都亲近。那种不借用任何外部机械力量疾驰飞翔的感觉,无法用语言形容。它一定是刺激的,那种驾驭自己身体挑战极限的快感,叫人上瘾。更主要的是,能在大自然中驰骋,对于在城市喧嚣和工作繁忙中感到压力的人来说,也是一种释放。
▲张亦兵在比赛中。受访者供图
新京报:第一次接触滑雪是什么时候?
张亦兵:2000/2001雪季,我因为工作,第一次进入滑雪场滑雪。那时没有教练带我,我穿着双板,模仿着别人,从中级雪道往下滑,也不知道哪里存在危险,只顾着紧张,控制自己别摔倒,滑得飞快——其实那是不对的。万幸的是我没有受伤。
那时,我也只是把滑雪看作一个旅游项目,觉得体验很好,但自此越滑越着迷。这个雪季到今天,我已经滑了50天。
▲张亦兵在比赛中。受访者供图
新京报:是怎么学会的滑雪?有教练带着滑,还是自己摸索出技巧?
张亦兵:还是没有教练带,但这项运动场地稀缺,所以我有机会经常和专业运动员、教练员同场训练,大家也都愿意分享。从他们那里,我弄清了动作原理,更重要的是认真练习,只有这样才能进步。
新京报:60岁还能保持令人惊叹的运动能力,有什么方法?
张亦兵:我特别喜欢一句话,自律给我自由。除了科学饮食和控制体重,每天我都会参照专业运动员的标准,从早到晚自觉安排训练。不论是训练计划、训练前的热身、训练后的拉伸,还是按摩和辅助训练,都要一丝不苟。
▲张亦兵会通过打羽毛球来保持体能。受访者供图
体能状态决定了我每天滑雪的时长,至少三四小时。每晚,我还会做40分钟左右的力量辅助训练。
到了60岁还能玩对运动能力要求这么高的项目,就是因为我从小到大,没有断了任何运动,无论是田径、篮排足球、羽毛球还是保龄球,我都痴迷过,自从滑单板后,我又接触了众多板类运动,如滑板、尾波板、冲浪板。
▲2016年,张亦兵在练习尾波板。受访者供图
以前非雪季时,我会打羽毛球和跑马拉松来保持体能,54岁时,我全程马拉松的成绩可以破4。正当我准备玩铁人三项的时候,长春有了旱雪训练场地,夏天也可以模拟雪季飞大跳台了,所以后来只要有时间我都会去。去年,我练习旱雪约80天,加上雪季,一年近200多天都在练习单板技术。
为了能和外国的专业教练和运动员交流,我已经连续3年自学英语。我要是认准一件事,就必须把它整明白。
热爱它,就必须享受摔倒和疼痛
新京报:在这20个雪季里,你伤得最重的是哪一次?
张亦兵:伤得最重的一次是眉骨被撞开。大约10年前,在室内滑雪场滑雪时,因为大意,我只戴了一副有框的近视眼镜。摔倒时,镜腿划到了眉骨上,血淌了下来,弄得前衣襟全是。
新京报:你平时是如何规避危险的?
张亦兵:滑得久了,经验会告诉我,哪些地方、哪些想法,可能会招来不必要的危险。如果我连续出现莫名失误,我就会立刻停止训练,因为它在暗示我,身体已经失去了灵敏的反应能力,不会再勉强自己坚持训练。
▲2020年,张亦兵在旱雪场地训练。受访者供图
我也从不说“最后一趟”,因为“最后一趟”会暗示自己得滑得更好,这时体能和心理都容易失衡,受伤几率变高。每次训练结束,我一定是以最简单、安全的动作滑下去。
单板滑雪是极限运动,但极限运动并不等于一定受伤。只有时刻持有一颗敬畏之心,循序渐进,才能避免无谓的受伤。
新京报:训练总有摔倒的时刻,你是如何看待?
张亦兵:每学一个技术动作,必须要面对摔、学会安全摔。别人看得心惊肉跳,我已经习以为常。所谓“单板如人生”,无论是伟人还是普通人,都要经历无数次跌倒爬起,当你坚强爬起来,站得更高、走得更稳的时候,也就向成为“伟人”靠近一步。我热爱它,就必须享受摔倒和疼痛,从没想过放弃。
▲张亦兵在比赛中。受访者供图
让更多人感受单板滑雪的魅力
新京报:和年轻的雪友们在一起,你最享受的是什么?
张亦兵:我最享受的就是年轻。虽说“运动使人年轻”,但我也特别自豪,因为单板滑雪,结识了全国各地的年轻人,与他们成为忘年交,跟着他们学习年轻、感受年轻。
▲2016年,张亦兵在滑雪场。受访者供图
新京报:2018年起,你开始将自己在单板滑雪方面的经验分享到抖音。为什么会这样做?
张亦兵:我全情投入过许多种运动,但能够让我停留20年的,只有单板滑雪。我希望更多人像我一样爱上它,所以就把拍摄的训练内容剪辑出来,让更多人看到,也想借此告诉大家,这项运动完全可以安全自学。
新京报:上个雪季,你完成了外转540度。这个雪季的目标是什么?
张亦兵:这个雪季,我至少要冲击6个新的技术动作,到时会将训练经验和过程分享到抖音。至于我在滑雪方面最大的心愿,一是能够更多地享受一个又一个安全进步的雪季,另一个就是等我孙女长大后,带她一起“飞”。
▲张亦兵与孙女。受访者供图
新京报:有计划过什么时候结束这个项目的训练吗?
张亦兵:有人留言说,你已经把年龄活成了数字。但我很清醒,一旦医生诊断我出现钙流失和骨质疏松,就会果断停止这个项目。
新京报:你如何评价自己?
张亦兵:我给自己的定位就是一个普通人。60年的人生阅历让我充分懂得,明天无法预料,让自己健康快乐起来,就是个合格的普通人,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闪光的记忆。
新京报记者 左琳 实习生 孙卿悦
编辑 李彬彬 校对 陈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