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有关专家解读:“粽子”,又称“角黍”“筒粽”,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到了晋代,粽子成为端午节的节庆食物。南北朝时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着人们在夏至要吃粽子的习俗。
美食、美景、诗词歌赋,构成了中国人传统佳节的氛围。苏轼的《浣溪沙·端午》聊表慰藉:“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粽子,对于我们河源人来说,最经典的味道就是——布惊叶灰水粽子。如今,不少年轻的河源人都不知道客家正宗的灰水粽是怎么做的了……
笔者带你了解河源传统灰水粽——布惊叶灰水粽子的制作方法
新鲜粽叶和棕榈叶
有关材料:糯米、焯水后的新鲜粽叶和棕榈叶撕成的捆粽绳、灰水
从山上砍回的野生“布惊树”。
制灰水:从山上砍回野生“布惊树”,折成一小捆并晒干,再放在铁锅上烧成灰。然后把灰包在布里,放到装满山泉水的大锅里熬,熬出来的水就是纯天然植物碱水。
纯天然植物碱水
把农家糯米淘洗干净,再用纯天然植物碱水(灰水)浸泡农家糯米(1个晚上),第二天便使用这种糯米来包粽子
泡糯米
泡糯米:糯米要先放进灰水里浸泡两天,才能用来裹粽子(糯米首次浸泡清水12小时),捞起来筲箕晾着滴干; 把晾干的糯米再次放入灰水中浸泡一天,晾干的糯米全都成了金黄色,会有一股天然碱的清香味扑鼻而至。
包粽子:图解包粽子步骤(如下图)
包粽子有8个步骤分解图
煮粽子
6至8个粽子捆扎成一串
包好的灰水粽用杆草细绳扎好,放锅里煮1—2小时就可以品尝了。
食用时,蘸以白砂糖或蜂蜜,清香可口,消食补中。
粽子清香可口
图解连平传统风俗,秘制灰水粽:
传统柴火烧熟的粽子才“带劲”
连平传统风俗,秘制灰水粽。
传统柴火粽制作:这种传统手工技艺,分为咸粽和灰粽两大品种。咸粽在选材用料及严格的制法上都要下功夫:用晚造糯米为主料,选用上等咸蛋黄、湘莲、五花腩肉作馅,加上蒜蓉、沙姜、五香粉等调味品混合配制。
再用专用的粽叶包裹,用正宗的水草捆扎。裹棕的技术较高,粽子必须裹得密不透风,里面的米不能漏出来,煮浸的水也不能渗进去。再放入(装进)瓷矼内,封闭好,用木柴烧上2一3个小时……
传统柴火才“带劲”。
传统柴火才“带劲”出粽子
端午节承载着我们的传统文化。承载着家国情怀、融入了真情实感,从历史长河中走过来的“粽子”,味道也越发丰厚起来,成为人们纪念和怀念的重要载体。
图源:连平宝视频截图、网络;侵删。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