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个成语叫“民以食为天”,寓意是老百姓的吃饭问题是紧要问题,是安定人心的根本,尤其是在温饱尚未解决的年代,“民食”是非常重要的。在名家作品中,也经常看到相关的片段描写。
白居易对饮食非常敏感,在他的诗歌中,美食的范围从主食到菜式甚至饮品都有过精致的描述。哪怕不起眼的《残酌晚餐》在他的笔下也让人垂涎欲滴。
闲倾残酒后,暖拥小炉时。
舞看新翻曲,歌听自作词。
鱼香肥泼火,饭细滑流匙。
除却慵谗外,其余尽不知。
一句“鱼香肥泼火,饭细滑流匙”是不是让人感觉唇齿留香。而在夏至日所写的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
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
水国多台榭,吴风尚管弦。
每家皆有酒,无处不过船。
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
此乡俱老矣,东望共依然。
洛下麦秋月,江南梅雨天。
齐云楼上事,已上十三年。
“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让人对竹筒装的粽子,嫩脆的烤鹅神往不已。
在《晚起》这首诗中
烂熳朝眠后,频伸晚起时。
暖炉生火早,寒镜裹头迟
融雪煎香茗,调酥煮乳糜
慵馋还自哂,快活亦谁知
酒性温无毒,琴声淡不悲
荣公三乐外,仍弄小男儿
晚起后的白居易,慵懒的用融化的雪水烹茶,用酥油煮粥。我不知道现代人有没有尝试过这样的做法,反正我没有。
说起用雪水烹茶,印象最深的就是红楼梦中的妙玉。林黛玉前世是绛珠仙草转世,来到人世间,纤尘不染,雅的不能再雅了,却被妙玉讥笑为“大俗人”,就是因为她没有品尝出妙玉烹茶所用的水是“五年梅花雪水”。林黛玉认为她用的水是“陈年的雨水”,可见古人的确有用雨水用雪水烹茶的习惯。
不过红楼梦作为一部集大成的百科全书,其中关于饮食美食的描写就详细复杂的多,这当然和泱泱百年的贾府有关,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其中的美食不仅仅种类繁多,甚至具体的做法作者也不厌其繁的写了出来,在满足人们对于豪门贵族吃食好奇的同时也给人们研究明清时期的饮食提供了依据。
具体到菜的做法,最为详尽的就是那个有名的“茄鲞”了。刘姥姥进大观园,两眼两耳口鼻舌都不够使,看尽了之前没有见过的东西,尝了很多以前连听都没听过的美食。尝过“茄鲞”后刘姥姥感慨说“别哄我了,茄子跑出这样的味儿来了,我们不种粮食,改种茄子了”。说明这确实非比寻常,关于那个“茄鲞”的制作方法原文是这么说的:
才下来的茄子把皮签了,只要净肉,切成碎钉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肉并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俱切成丁子,用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严,要吃时拿出来,用炒的鸡瓜一拌就是。
当初看书不精,一直觉得是把茄子经过一番加工,最后等吃的时候用炒的鸡爪子来拌。这个问题困惑了很久,觉得茄子属于软烂的食物,切成钉,和各种果子用鸡汤煨干,就是我们现在吃的肉酱之类的食品了。如果再用鸡爪子来拌,那简直不能想象。直道昨天再次看书,在百家发了一个动态,经过好心网友的提醒才发现原文提到的是鸡瓜子。
这个鸡瓜子又是什么,有人考证过,鸡瓜子是一个佐料 ,并给出了具体的做法,就是将鸡宰杀治净,去头、翅、足、及内脏另作它用,剔尽鸡骨,留颈皮与带皮的鸡肉一同切成蚕豆大小的方丁;火腿蒸熟,留汁,切成黄豆粒般的小丁。鸡丁用盐、料酒稍加腌渍,过油;酱辣椒,水发花菇、鲜冬笋、酱黄瓜、甜酱菜等亦一并切成丁,稍炒,加入各种调料和鸡汤后,用文火收干,然后倾入熟菜油400克,拌和入坛,存放十天后即可使用。“鸡爪子”可以下饭,亦能佐酒。怪不得刘姥姥说要用十来只鸡配它。
这个茄鲞的前期处理茄子已经是精工细作,再加上这个鸡瓜子,真真体现了贵族大家庭中的食不厌精的特点,不过有些红楼爱好者试图还原红楼梦中出现的美食,这个茄鲞却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出来的。
再有印象深刻的就是贾元春从宫里赏给贾宝玉的糖蒸酥酪,从宫里出来的东西必然新奇,贾宝玉本来是留给袭人吃的,偏偏叫馋嘴的李奶妈给抢了个先。最初看红楼梦的时候,以为这是一种宫廷小点心之类的面食,但是再次细读,发现李奶妈还边吃边说“且别说我吃了一碗牛奶,就是再比这值钱的,也是应该的”。
这一句“别说我吃了一碗牛奶”,表明这应该是一种饮品。据专家考证,这是北京特产的一种类似酸奶的东西。做法和制作酸奶的方法一样,将牛奶烧开晾好,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发酵而成。只不过上面又洒上了杏仁或者红枣类的食材,在红楼梦年代牛奶是很珍贵的饮品,经过这样加工制作出来也只能皇宫里才有,口感也应该就是类似酸奶吧。
红楼梦中的美食很多,糖蒸酥酪是随文而出,茄鲞是精心安排,薛宝钗有一句话说“天下难得的是富贵,又难得的是闲散”,像贾府这些富贵而闲散的人每天就是赏花喝茶,并有美食作陪,让我们后人也有机会了解贵族生活的奢华,但是所有的奢华都是过眼云烟,最终还是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