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有人不知道苏轼=苏东坡 吧!
苏轼: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美食家
不仅征服了广大诗词粉丝的灵魂,更征服了我们的胃,今天就请跟随大宋美食探店博主苏轼同学走访大宋的大街小巷。
一、学业有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公元1057年,也就是宋仁宗景祐三年,苏洵携俩儿子苏轼和苏辙进京赶考,不出意外的这兄弟俩一战成名。欣喜之时,突然传来苏母病逝的消息,父子三人立刻赶回老家四川眉山奔丧。两年后,奉诏举家迁往京都,船过渝州(重庆),苏轼想到好友王道矩在此,便想去拜访下。王道矩带其乘画舫在长江上游玩,并在舫上设宴款待。在重庆,那必须是火锅儿塞!我说的是红锅哈。本着有什么吃什么的原则,当然就吃鱼火锅。
美食家初现
当王道矩吩咐厨子准备时,苏轼提出了意见:兄弟,这个天气(仲夏)在火炉旁边涮边吃,会不会不讲究啊?不如换个吃法?咱们试试先将鲜鱼爆、炒、炆、熬熟,再佐以调料拌匀,然后倒入冷锅。
等鱼熟上桌,香味扑鼻,王道矩忍不住先下了手。吃了几口,对这道融合了麻、辣、鲜、香、嫩,且不腥不臊的鱼菜连赞巴适、安逸。最后让苏轼给这道菜起个名字,
苏轼说:“这个菜跟传统火锅最大的区别就是端上来时菜是热的,但锅却是冷的,我看就叫‘冷锅鱼’吧。”
“东坡冷锅鱼”
按现存史料中显示,这应该是苏轼留给世人的第一道“苏氏私房菜”吧!
二、初入职场
苏轼第一份工作的地点是凤翔,就是今天的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作为一个四川人,跑到陕西去生活,倒也没有多不适应,就是觉得夏天有点难受,主要热法不太一样,如果在这两个地方同时待过的同学应该都知道,四川降雨量比较多,夏天属于湿热的感觉,陕西则给人一种干热的感觉。这个确实忍不了,于是想着找个有山有水的地方避下暑,就去了城边的东湖,但还是很热,吃啥都没味。
万般无奈下,苏轼同学决定尝试(心静自然凉)的历史名言,本着胃距离心比较近,安抚好胃就能凉快的原则,苏同学大脑转数立马就上来了,他命人取来滨豆(小扁豆)研磨成粉,熬制成糊,盛入石碗中待其冷却后切成条状,再撒上盐醋辣椒等佐料凉拌(和现在凉粉的做法一致,就是缺科技了),随后分与左右食用,皆感凉爽丝滑。不出意外的这道美食迅速在当地流传开来,冠名“东坡凉粉”。换现在的话苏轼同学应该加盟费都挣不少了,可惜苏轼同学还是热爱打工人生活的。
东坡凉粉
三、步步高升
苏轼初入职场,便以超强的工作能力,名动京师,步步高升,慕名结交之人不少,随之应酬就来了。有一次,苏轼宴请宾客,缺道硬菜,贤妻王弗随决定用苏轼的家乡菜“眉山肘子”来招待客人。
苏轼与王弗
但由于一时疏忽,忘了时间,肘子的表面烧得有些焦黄,不过王弗丝毫不慌,随即加入各种调料以掩盖焦糊的味道,然后再加以文火烹饪。
等到揭锅之时,微黄的肘子香气扑鼻,苏轼赶紧点缀些青葱和碎花生米(美食家的意识之强)推荐给一众宾客。
红白绿三色相映,香飘四座,宾客们闻之食欲大增,尝之双击666,“王弗肘子”这道菜也随即名满京城。
后来随着“东坡居士”的名号崛起,“王弗肘子”逐渐传为了“东坡肘子”,并名扬四海,
其实不过东坡美食这次扬名最大的功臣是他的第一任老婆王弗。
现在,“东坡肘子”已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大家去四川眉山玩别忘了尝一尝!
东坡肘子
四、职场波折
随着工龄加长,生性爽快耿直的苏轼在尔虞我诈的官场越发不招人待见。在十周年之际,他的职业生涯发生了一点波折,被派到分公司了。
苏轼的政见得罪了王安石领导的革新派,遭到排挤的苏轼,为了避祸,主动申请离京(再不走,估计比东坡凉粉还凉),降职去杭州做通判,也就是知州的副手。幸运的是,当时杭州的话事人是理学家陈襄,也因反对王安石变法,比苏轼早一年贬到杭州,相同的遭遇和共同的信仰让陈襄对苏轼礼遇有加,这让苏轼无所羁绊,彻底放飞自我。
陈襄
在杭州那段时间,苏轼基本上都在“摸鱼”,有事没事就去西湖群山中的各家寺院,因为那里有许多他新结交的出家人朋友,其中关系最好的是圣山寺的佛印和尚。佛印虽为和尚,却是酒肉穿肠过,佛主心中留。
苏轼与佛印
有一次,苏轼让厨师做了一道“五柳鱼”,所谓五柳鱼就是在鱼身上下五刀,刀痕细如柳叶,不仅能让鱼吸满汤料、品相美观,吃的时候还方便用筷子夹取。等鱼肴上桌,苏轼正欲动筷,忽见窗外佛印的身影,便决定考验一下佛印和尚,顺手将这盘鱼藏到书架顶上。
佛印一进门,苏轼就笑嘻嘻地问:“高僧不在寺院敲木鱼,何故到此啊?”
佛印答:“小弟今日特来问个字”“何字?”“姓蘇(现简体为“苏”)的‘蘇’怎么写?”苏轼知道佛印问这个问题一定有什么名堂,
便一本正经地回答:“‘上面一个草字,下左一个‘魚 ’字(现简体为“鱼”),下右为一个‘禾’字”佛印又问:“那如果草头下面左边是‘禾’右边是‘魚’呢?”
“那还是念‘蘇’啊。”
“那这个魚搁在草头上面呢?”苏轼一想,
魚字怎么能放到草头上面呢,便对佛印说:“那怎么行,没有这个写法”
佛印哈哈大笑:“那还是赶紧把鱼拿下来吧”苏轼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刚才佛印早就看到了这盘鱼,于是赶紧把鱼从书架上拿下来与佛印同食。
后来,佛印戏称这种方式烹饪的西湖鱼为“东坡鱼”,这道美食便同这个故事,而流传下来。
东坡鱼
五、职场再遇波折
又一个十年,苏轼迎来第二次出差,他的诗词冒犯了皇帝,换别人,早就凉了,也就是苏轼,只坐了将近三个半月的牢,就给放了。获释后带着家人来到黄州,也就是今天的湖北省黄冈市。被停职后,没有收入了,只能在城东找了一个小山坡,自己盖茅草房,种点菜,养养鱼,以糊口。
顺便自己起了个号——“东坡居士”,而他的美食天赋也从这里开始得到极致的开发。
当时的黄州豆腐颇有名气,所以吃货苏东坡首先想到的是怎么开发豆腐,不过当时黄州豆腐的口味已经不能满足苏同学了,于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尝试。
他在面粉和鸡蛋调制的面糊中加入更多的调味品,然后把豆腐裹满面糊,再放入熬至五成热的油中炸至金黄,捞出后与自种的蔬菜共置一盘,这样的做法让豆腐色美味醇(油炸豆腐了解下)。苏东坡用它来招待来访的好友,友人们尝到这独特的风味感觉很新奇,纷纷向他讨教做法,一向豁达的东坡很开心,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友人,于是“东坡豆腐”便流传开来。
东坡豆腐
这时的苏东坡虽然过得清贫,但一向肯动脑筋的他,没事就琢磨,怎么才能用价廉的食材做出美味的菜肴。
他的侍妾王朝云天资聪颖,早看出了他的心思,于是就想了个法子。
苏轼与王朝云
当时的古人肉食大多是牛羊肉,养猪的并不多,而且达官贵族们认为猪肉是贱民才吃的,所以当时黄州的猪肉,价格非常良心。
于是王朝云买回些半肥半瘦的猪肉,精心烧制,色香俱全。苏东坡品尝后,对王朝云烧肉的手艺赞不绝口,写下了著名的《食猪肉》:“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早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后来保守派得势,重新起用苏轼,出任杭州太守,疏浚了西湖,早已听说苏东坡喜欢吃猪肉的当地百姓,为感谢他对杭州的贡献,便纷纷把自家的猪肉送到了苏东坡的府上。苏轼这等清廉之人怎会收老百姓的财物,
于是就请了一批厨子教授王朝云的烹饪之法,将送来的猪肉制成红烧肉回赠给老百姓。老百姓们吃了之后才发现,原来世上还有这么物美价廉的菜肴。
于是,“东坡红烧肉”之名和烹制的方子就从杭州传播开来,最终名扬天下。
东坡肉
好了,各位同学,篇幅问题,今天先到这里,明天继续下半场。时间还早,点外卖还来得及[呲牙]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