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智库 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和出处
导读
2022年伊始,工信部便投出了一记重磅消息,其联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国家能源局共同发布了《智能光伏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让“太阳能光伏发电”这项宝藏技术再次走进大众视野。
对于大部分90后、00后而言,“太阳能热水器”听起来就很古早,而对于很多80后来说,全家共用一个储水箱、估算着水量用热水的场景也算是“时代的眼泪”了。如今,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走进了千家万户,居民不再受限于水箱的储水量。但太阳能这一大自然馈赠的重要清洁能源却并未就此退出历史舞台,相反,太阳能加热、太阳能发电正在逐步深入产业。
2022年伊始,工信部便投出了一记重磅消息,其联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国家能源局共同发布了《智能光伏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下文简称“行动计划”),让“太阳能光伏发电”这项宝藏技术再次走进大众视野。
之所以称之为宝藏,是因为在双碳目标下,纵观包括光伏、风电、水电、核电和生物质在内的丰富可再生能源,水电和生物质开发程度有限,核电又因安全因素和地域限制难以广泛应用,只有光伏与风电具备较大发展前景。
此外,光伏产业本身就蕴藏着巨大的市场空间,据中商情报网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中国光伏累计并网装机规模为253.43GW,远超十三五规划定下的105GW目标,预计2021年中国光伏累计并网装机规模为296.13GW。十四五期间,随着应用市场多样化以及电力市场化交易、隔墙售电的开展,新增光伏装机将稳步上升,行业市场规模随之扩大。
制造端与应用端双管齐下
在1月4日发布的《智能光伏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中,明确提出了产业发展目标——到2025年,光伏行业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产业技术创新取得突破。新型高效太阳能电池量产化转换效率显著提升,形成完善的硅料、硅片、装备、材料、器件等配套能力。智能光伏产业生态体系建设基本完成,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水平逐步深化。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取得明显进展,智能光伏产品供应能力增强。
支撑新型电力系统能力显著增强,智能光伏特色应用领域大幅拓展。智能光伏发电系统建设卓有成效,适应电网性能不断增强。在绿色工业、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农业、乡村振兴及其它新型领域应用规模逐步扩大,形成稳定的商业运营模式,有效满足多场景大规模应用需求。
综合来看,“行动计划”分别从制造端的行业智能化与应用端的场景智能化两方面对于整个智能光伏产业进行了明确规划,并锚定了提升行业发展水平、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助力各领域碳达峰碳中和、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强化光伏人才培育六大方向,明确了发展路径。
在制造端,目前我国光伏产业的制造业规模在全球范围内位居前列,据芯锂话于2021年12月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硅片产能占全球97%的产量、硅料占全球75%的产量、组件占全球71%的产量、逆变器占全球60%的产量。
尽管如此,数字化席卷全球、全行业之际,光伏制造端的智能化升级也将为我国保持核心产品产能优势提供有效助力。“行动计划”提出,要推动光伏基础材料、太阳能电池及部件智能制造。促进智能化生产装备的研发与应用,提升整体工序智能化衔接。
同时,“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了在多晶硅、硅晶电池、光伏组件、逆变器等光伏产业关键材料方面的发展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我国在某种程度上掌握着光伏产业链的主动,但在光伏胶膜原材料这一环节却只能依靠海外进口,短时间内依然无法完成全面自主替代,一旦遭遇卡脖子断供,后果自有前车之鉴。据介绍,行业中的主流胶膜原材料有EVA树脂和POE树脂两大类,目前仅有三家国内公司具备生产光伏级EVA的能力,尚无任何一家公司具备生产光伏级POE的能力。
在应用端,“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建设智能光伏系统并发展智能光储系统,并面向智慧乡村、建筑、工业、交通、农业、电站、通信等多个垂直领域提出了“光伏+”的行业融合应用,并列举了智能光伏发电终端、智能光伏系统支持工具、智能户用光伏系统、智能设计、智能集成、智能运维等多个融合发展应用:
据中国能源网发布的数据显示,根据光照资源不同,目前光伏的设备发电成本在0.2-0.4元/kWh,过剩的压力持续刺激技术进步,度电的技术成本继续向0.1元/kWh进发。随着光伏“平价时代”的到来,其在智慧乡村建设、智能建筑、智慧园区等用电集中、能耗大且易部署光伏系统的场景下率先实现了成熟应用。
加之我国双碳目标的大力推动,建筑光伏一体化(BIPV)在旧屋改造、新房建造的不同场景下的渗透率均将持续提升。根据中国建筑科学院太阳能应用研究中心的测算,截至2020年,我国既有建筑面积可安装光伏超过400GW,每年竣工建筑面积可安装40GW,潜在市场空间达千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成本,储能技术也是影响光伏产业应用的重要因素,“行动计划”也明确提出,要突破智能光储关键技术,平抑光伏发电波动,跟踪发电计划出力、电量时移,提升对新型电力系统的支撑能力。推动光伏电站与抽水蓄能、电化学储能、飞轮储能等融合发展,建设一批电源侧光伏储能项目,保障光伏发电高效消纳利用。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