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生活 » 正文

中国结编法同心结(同心结 中国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3-31 13:02:35
导读

中国结,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手工编织工艺品,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自古以来,中国结的应用就非常广泛。从宫廷殿宇、乡野民间常用的器物上,到历代的绘画、雕塑及民俗工艺作品中,都能够见到中国结的影子。比如,帝后座椅把手下方的垂饰,伞盖、轿子四角的装饰,观音及侍女腰间的飘带,以及如意、荷包、念珠及扇子等器物上面,都能见到中国结。中国结的起源非常早,甚至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早在旧石器时代末期,便有了骨针。既然

中国结,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手工编织工艺品,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自古以来,中国结的应用就非常广泛。从宫廷殿宇、乡野民间常用的器物上,到历代的绘画、雕塑及民俗工艺作品中,都能够见到中国结的影子。比如,帝后座椅把手下方的垂饰,伞盖、轿子四角的装饰,观音及侍女腰间的飘带,以及如意、荷包、念珠及扇子等器物上面,都能见到中国结。

中国结的起源非常早,甚至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早在旧石器时代末期,便有了骨针。既然有针,便一定有了绳。由此推断,当时简单的结绳和缝纫技术已具维形。在文字还没有诞生之前,绳结曾被人们用来作为辅助记忆的工具,也可以说是文字的前身。战国时期铜器上的数字符号,仍留有绳结的形状。

关于中国结的起源,在我国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妖怪,每年春天都要吃一个人。这一年春天,妖怪决定要吃一个小姑娘。当时,这个小姑娘正在编一只小蚂蚱,由于心不在焉,却编成了一个平安结。

恰在这时候,妖怪出现了。当妖怪扑向小姑娘时,她手中的平安结闪出一道金光,把妖怪给吓跑了。从此,平安结就成为保佑人们一生平安的吉祥物,一直流传到今天。通过这个故事,我们足可以看出人们对吉祥中国结的喜爱之情。

唐、宋时期,是中国文化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结被大量运用于服饰和器物装饰当中。

在当时的诗词作品中,对中国结的称颂也尤为突出。唐代著名诗人孟郊的《结爱》当属这方面的代表之作:“心心复心心,结爱务在深。一度欲别离,千回结衣襟。结妾独守志,结君早归意。始知结衣裳,不如结心肠。坐结行亦结,结尽百年月。”北宋著名词人张先则有“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的名句传世。

到了明、清时期,中国结工艺的发展达到鼎盛阶段。在诸多生活用品上,都能见到美丽的绳结装饰。中国结已俨然成为一门艺术,样式多,花样巧。

装饰结大都具有吉祥的寓意,如在婚床的帐钩上装饰一个“盘心结”,寓意相爱的人永远相随相依,永不分离;在玉佩上装饰一个“如意结”,则寓意称心如意、万事如意;在扇子上装饰一个“蝴蝶结”,则寓意福在眼前、福运迭至。

中国结的编制过程非常复杂。时至今日,吉祥红火的中国结仍深受人们的喜爱。现在,中国结的基本结式有十多种,例如“双钱结”的形状像两个铜钱半叠的式样,象征财源滚滚。“盘长结”的形状就如佛教八宝之一的盘长,象征回环贯彻,是万物的本源。“纽扣结”,又名“同心结”“钻石结”,象征白头借老,永结同心。

除此之外,还有“万字结”“平安结”“寿字结”“双喜结”“如意结”等。一些心灵手巧的人,还把不同的结饰结合在一起,或与其他具有吉祥图案的饰物搭配组合,形成了更多绚丽多彩的中国结饰品。

悠久的历史和漫长的文化沉淀,使中国结蕴含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精髓。它不仅仅是美和技巧的展示,更是自然灵性与人文精神的完美结合。

本节我们就来分享中国结的剪法,比较简单,剪好后的效果如下,喜欢中国结的朋友一步步的操作起来吧。

具体的剪纸步骤如下:

1、取一张正方形彩纸,沿中线对折。

2、将对折好的长方形沿中线再一次的对折,经过两次对折后,是一个正方形,如下图。

3、叠好的正方形开口分别朝上和朝右,可以沿对角线对折一下,然后再折回来,中间会出现一条对角线的折痕,用它来做画图的参考线。在纸张的左下角以对角线折痕为对称轴画上两组平行线,如下图。

4、把剩下的纹样补充完整,掌握好线与线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图。

5、注意,在正方形的上半部留出一部分不要剪掉 ,可以用曲线给它标出来,如下图。

6、沿着画好的纹样剪下来,注意留下的部分不要剪掉。

7、展开剪好的彩纸,就是如下的样子,留下的部分是需要画不对称纹样的。上半部画绳子,下半部画穗子。如下图。

8、把绳子和穗子剪出来,这样一幅中国结就彻底的剪好了。

9、展开剪好的彩纸,一个喜气和美的中国结就呈现在眼前,如下图。

逢年过节的时候自己亲手剪几个中国结贴在家里,是不是会更有幸福感呢。

图文原创,欢迎喜欢剪纸的朋友们点赞+关注,一起做趣手工,传承非遗文化。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中国结编法同心结(同心结 中国结)链接:http://www.esxun.cn/news/646585.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