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察家
关注北京两会系列评论
发展“时间银行”,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正向激励机制,堪称社会服务领域的一大创新。
据新京报报道,经过多年试点,今年北京首次将发展“时间银行”等养老互助模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据悉,早在2017年,北京市就在西城区大栅栏街道开始进行“时间银行”养老志愿服务试点工作。对此话题,部分政协委员和专业人士在北京两会期间展开热议。
在已经步入老龄化的中国,养老服务的供给瓶颈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面对庞大的老人群体,仅靠政府把服务老年人的责任都扛下来是不现实的,而通过市场化手段提供养老服务,恐怕也超出不少中低收入老年人的承受力。此时,介于二者之间的互助养老就应运而生。互助养老是一种低成本应对老龄化的现实选择,有利于最大限度挖掘社会潜在的养老资源。
互助养老要想形成气候,需要一个覆盖人群广泛、运营模式可持续的平台。“时间银行”正是最有代表性的平台。通过“时间银行”,任何人都可以在自己身体健康、时间充裕时去帮助别人,等自己将来有了需要,也可以获得同样的帮助回馈。“时间银行”因此使志愿服务不再是单纯的奉献和付出,而是形成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正向激励机制,堪称社会服务领域的一大创新。
从一些地方的实践看,“时间银行”不仅调动了民众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和动力,激活了更多爱心资源,也大大增进了邻里之间的互动和情感交流。
北京未来大力发展“时间银行”等互助养老模式,无疑是明智之举。相比其他城市,北京低龄老龄人口不仅规模大、健康状况好,而且教育程度、专业素质也更高。相信通过之前试点经验的总结,再加上借助互联网技术,“时间银行”在基层社区的迅速普及,并非难事。
不过,从其他一些地方试行的情况看,“时间银行”发展的最大挑战,是实现常态化、持久化的运营与科学、公平回报机制的构建。比如,此前在一些地方就出现了“收支”不均的尴尬,部分老人“存款”多年却无法“支取”。在人口流动的大背景下,“时间银行”如何实现“通存通兑”,也是需要直面的现实问题。
此外,不同人在“时间银行”存储的时间,内涵价值往往是不同的,比如陪老人上医院就诊,和居家照顾瘫痪老人,二者付出的精力和辛劳并不对等,这就要求在存入和兑换环节,建立更为公平的折算机制。
可见,“时间银行”要想获得民众的认同和信任,就需对这一模式进行专业设计,认真打磨好细节。如此,才能让每一个加入养老互助的人更安心,也才能让“时间银行”的良性循环和永续经营成为可能。
□子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