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鱬(rú)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异鱼名,据说赤鱬人面鱼身,发出的声音就像鸳鸯一样,吃了它的肉可以治疗疾病。
但赤鱬的形象在历史文献记载中有两种形状:一是人面鱼身,另一种是鱼形,但非人面。其说法最早出现在先秦的《山海经·南山经》。
在《山海经·南山经》中原文记载为“英水出焉,南流注于即翼之泽。其中多赤鱬,其状如鱼而人面,其音如鸳鸯,食之不疥。 ”其中赤鱬的形象便是人面鱼身,音如鸳鸯。
在众多的历史文献中对赤鱬都有相关的记载。
例如《吴任臣引刘会孟说》:“磁州亦有孩儿鱼,四足长尾,声如婴儿啼,其豪膏燃之不灭。据刘说乃缔鱼也。”这里的“缔鱼”其实所指的便是赤鱬。
而在《广志》中也是将赤鱬与鲵鱼(娃娃鱼)做了对比,其原文为“鲵鱼声如小儿啼,四足。而赤蠕则人面鱼身,叫声如鸳鸯。”
郭璞的《图赞》中对赤鱬的记载有着与《山海经》最相似以及最直接的表达,原文是“赤鱬之物(一作状),鱼身人头。”赤鱬图多有两种形状:一是人面鱼身;二是鱼形,但非人面。
据考证,赤鱬其实就是现代中的深海鲑鱼。深海鲑鱼是非常有名的溯河洄游鱼类,也是一种很漂亮的鱼,身体呈银色,背和鳍上有斑点。以浮游生物、昆虫幼虫、小虾和小鱼为食。经常用来食用,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食疗作用,现在人们所食用的鱼油便是由鲑鱼油制成的。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