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周菊 刘晓林 雷达是怎么生产的?在位于亦庄大族企业湾的一座普通写字楼内,可以找到答案。前来参观的人可以看到,在百平米见方的无尘化组装车间内,几位身穿蓝色防尘服的工作人员站在各自的工作台前,对一块还没有手掌大的黑色块状电路板进行着流水线操作。
这个黑色盒子就是当下需求量不断增大的车载毫米波雷达,被称为智能汽车的“眼睛”。它能够探测汽车前方及四个角的障碍物并给驾驶行为作出决策参考。目前,毫米波雷达已经是L2级别及以上自动驾驶车型的标配。
虽然车载雷达的个头并不大,但是由于涉及到芯片等高精尖科技,国内能做出该产品的企业却并不多。行易道科技有限公司是其中一家。而上述场景,就来自于行易道的亦庄工厂。在这个工厂内,需要进行的工序包括盖板上料、PCBA板上料、PCBA板与盖板组装、贴导热片等。而在组装完成后,还需要进行气密性测试、暗箱测试等。所有测试完成后,产品才被打上标签准备出货。
行易道成立于2014年,产品主要是车载毫米波雷达,目前已获得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资质认定。赵捷博士是行易道的创始人,她曾在中科院电子所学习工作11年,2010年从中科院离开后,2014年创立行易道并担任CEO&CTO,是典型的科创人创业。
对于赵捷来说,从科研领域转战商业领域是个极具挑战的转变,而且其进入的又是竞争已经日趋激烈的智能设备领域。
行易道的毫米波雷达主要应用在智能汽车上。目前,智能电动车已成为全球制造业的风口,作为汽车自动驾驶功能的核心,包括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在内的传感器也成为汽车产业链上的新热点。过去几年中,传统零部件巨头和新创企业一起,将这一领域的竞争激烈程度不断提升。
在经历了7年的打拼后,如今行易道已经开始走向正轨。这个“正轨”的获得很不容易,而且恰恰源自行易道的“另辟蹊径”:在国内品牌壁垒难以攻破的现实困难下,行易道选择以海外市场作为起点,成为了第一家出口国外的国内毫米波雷达公司。
踏出第一步的坎坷并不为人所知。赵捷坦言,在这7年间,公司遇到了不少挑战,个人也得到了经验教训。但回头看,“学费”交得很值。
从科研到商业
在创立行易道之前,赵捷是中国科学院电子所的一名科研人员,主要研究无人机雷达系统,一干就是十多年。2010年,踏过35岁“门槛”的赵捷决定换个环境,她从中科院离开,并萌生了创业的念头。
“体制里面其实人才也非常多,但我当时遇到了一些瓶颈,我当时做的相关研究是一个非常花钱的领域,如果按照我期待的方向做,需要特别大的物质跟资金保障,但在机构里,这是比较难协调的。我就后来想,可能换一个领域会好一些。”对于离开体制内的原因,赵捷回忆道。
离开稳定的体制内岗位从头创业,赵捷说她没有过犹豫,而她的亲人和朋友对此也并不惊讶。“我从小就一向很有主意的,很多事情都是自己做决定,所以其他人也知道,一旦我宣布某个事情,那就说明我已经想好了。”
清晰的头脑和果决的判断,这一性格特征和能力,也体现在赵捷对科技创业方向的选择上。创业之初,究竟做哪个领域赵捷确实有些拿不准。这时候,赵捷的老师兼老友给了她一个可能的方向,“他说,你可以考虑一下汽车雷达,未来每个车上都要用,这会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应该会比较有前景。”
雷达也是赵捷熟悉的领域,她迅速查阅大量论文,发现国际上许多大公司和团队都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而她本身也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没有太多犹豫,车载毫米波雷达成了赵捷的创业方向。
有了想法,资金从哪里来?据赵捷介绍,行易道的“第一桶金”即原始资产来自盘古创投,这是一家民营资本,对于盘古创投为什么选中行易道,赵捷认为:“投资机构有自己视角,我猜他们是看中了我在技术上的经验和积累,并且我愿意把自己的职业生涯放到这个事情上,就是说我是认真的,而且我做事比较务实。”
虽然有了技术和启动资金,但这个市场并不好进。车载毫米波雷达行业基本被国外厂商所垄断,份额主要集中在全球比较知名的四大Tier1手中,即Autoliv、Bosch、Continental和Delphi,被简称为“ABCD”。
赵捷透露,在国内汽车市场,包括“ABCD”在内的国外雷达公司基本100%垄断了前向雷达的市场,而角雷达国内供应商的渗透率也只有10%左右。在这种已经固化多年,看起来“铁板一块”的供应格局中,行易道作为一家全新的中小企业如何取得一席之地?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曲线救国
为打进国内汽车企业的供应链,行易道碰了很多壁,因为几乎没有国内企业愿意采用一家初创企业的产品。
“在国内,我们的难点在于大家都不愿意做“小白鼠”,冒险用小企业的产品,这是很大的一个阻力,那些年基本上遇到的是一个铜墙铁壁。国内车企不会轻易改变原来的采购策略给国产产品机会,因为这需要冒很大的风险,而如果购买大企业的产品,又快又安全,他也不用担责任。所以他们会比较排斥这种初创公司的的产品。”赵捷解释道。
在这样的情况下,行易道选择了一条别人都没有走过的路,那就是进军海外市场,通过出口积累口碑后,再攻国内市场。当然这也同样是一条很困难的路,但赵捷彼时所想的是:“出口到国外很难,进军到国内也很难,既然都难,我就做一件。而如果我们去到国外的话,可能会对国内带来正向影响,客户会觉得你已经出口了,你被认可了。”
赵捷开始研究各国的汽车企业发展情况以及毫米波雷达行业的进展,发现韩国虽然是汽车大国,但其雷达方面的进展却并不是特别的顺利。基于此,赵捷判断相对于将雷达出口到美国、德国等工业强国,韩国市场是更有机会的。
让人欣慰的是,经过两年多尝试,进军海外这条路已经被行易道走通。从2021年10月开始,行易道科技携手韩国ERAE,正式为韩国某整车企业提供ADAS系统量产产品。产品将搭载在两款车型上,未来5年内计划装车量40万台,按一辆车三个雷达计算,总计订单有100多万颗雷达,总金额近5亿元。这是国内毫米波雷达企业首次实现乘用车前向雷达量产供货。
据赵捷回忆,行易道进入韩国市场也并非一马平川,期间也有许多的竞标对手。但韩国车企本身对雷达比较了解,有自己的采购标准,因此,他们更为看重产品本身的性能,也愿意给行易道这种初创公司机会。最终,行易道凭借较高的性价比及服务水平,获得这笔订单。
“价格是一方面因素,另外大的雷达公司他们可能有很多大客户,它对车企的服务响应等各方面可能有欠缺,而这正是我们的优势。”赵捷表示。
过去几年中,为达成韩方的产品设计要求,行易道团队频繁往返中韩之间进行沟通,方案几经修改和升级。在赵捷看来,这个项目不仅让行易道成功进入汽车供应链条,更让其产品设计的竞争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对毫米波雷达而言,国际国内长久的军事领域应用已让其硬件十分成熟,因此,其在智能汽车领域的竞争主要是软件层面的功能设计开发。
来自韩国的合作保证了行易道在接下来几年中的平稳发展,让行易道开始出现在国内车企的供应商备选名单中。
“现在国内商用车已经有一些订单了,并且我们也已经出货了。乘用车方面,从2021年开始,我们定点状态的就谈了不少,2022年应该会有不少会变成真正的客户,然后在2022年年底或者是2023年开始出货。”赵捷说,出口韩国的成功,为行易道贴上了质量技术已达到国际化标准的标签,这直接为其打开了国内市场。7年过去,赵捷的“曲线救国”策略终于获得初步成效。
误判带来的考验
在这7年的创业过程中,赵捷坦承也经历过至暗时刻。其中最严峻的一次挑战发生在2019年-2020年,而起因则是其对公司商业化进程的判断失误。
“那个时候,我对未来的商业化进程和量级的预测非常乐观,然后无论是人、还是物料,我们都做了提前的准备。但是市场交易开始后,远不如预期的量,我们一下子就被动了。因为你的资金已经投出去了,一大堆人也已经在公司里了。这是因为那个时候盲目乐观,这个事情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教训。”赵捷说,后来公司再去做调整,也是非常痛苦的过程。
而更让人没想到的是,在公司本来表现就不及预期的情况下,又赶上了疫情的爆发,这让刚刚要获得海外订单的行易道更加被动。
“我们现在的订单它应该是在2020年初就定点的,结果没想到出现了疫情,本来预期订单2021年一季度确认,结果到了将近三季度才确认,整整延后了半年。”这样的状况让公司陷入了一段较长时间的困难期。
进入2021年,公司现有订单加上新的融资到账,行易道经过艰难调整后开始恢复正常运营,问题逐步得到解决。但这此挫折,却让赵捷持续进行着反思,并迅速调整公司的经营策略。
赵捷表示,现在她对于商业已经有自己明确的认知,为避免让公司再入险境,会储备很多客户和项目,最终资源匹配也都和这些客户及项目的成熟度有关。“现在不会在还没有确定的情况下,将全部时间、资源、人力全砸进去,而是会多做储备。”赵捷表示,现在公司内部体系和决策流程都变得比过去更加严谨,并且更具机动性。
“创业过程最困难的地方在于,它不是给你三倍的资金让你做这一件事情,而是就一套方案,就这么多人,还就得把这个事儿万无一失地做完。所以一旦你判断出现误判,团队都已经做足准备,但最终预期订单却没有发生,那个过程非常痛苦!这也算是我自己的交的一个学费。”对于那次印象深刻的决策失误,赵捷不断总结,不允许自己再犯第二次。
盈利前夜
尽管公司已经度过最艰难的时期,并且有了海外的稳定订单,但赵捷清醒地认识到,公司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和大企业的体量肯定还是没法比,但我们希望政策导向对初创公司会多一些支持和鼓励,能够让我们的产品用起来,因为只有用起来,产品才能不断迭代改善,越来越好。”
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自动驾驶向着更高阶快速发展的情况下,相对于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的热度似乎更高,因为后者被认为在探测距离和准确度上更更高,更能满足高阶自动驾驶的需求。2021年,国内已有多家车企在新推出的智能电动车上展开激光雷达搭载个数的竞争。而激光雷达也成为资本追逐的领域。
但赵捷表示,行易道会在技术上聚焦毫米波雷达。这建立在她在这一领域浸淫多年的判断:激光雷达是一个独立的领域,国内已经有近200家企业,但竞争激烈的同时,产品成熟度和全面产业化的时间点却还不清楚。
而毫米波雷达产品已经非常成熟,且稳定性高,感知能力不受天气及光线影响。“毫米波雷达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它跟激光雷达不是替代关系,而是并存的。”赵捷指出,对于智能汽车的传感器选择,现在越来越被接受的观点是传感器组合模式,即多种传感器搭配使用。基于此,毫米波雷达的市场需求会很持久,而毫米波雷达的性能也将会不断进化。
有数据显示,全球车载毫米波雷达市场规模到2025年将增长至91亿美元。而根据中金公司研判,届时中国车载毫米波雷达市场规模将达到11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达19%。
对创业公司来说,资金永远是生存第一要务。赵捷表示,目前行易道C+轮融资已完成,C轮和C+轮融资累计达2亿元左右。同时,新的股东开始陆续进入,这不仅为行易道带来资金,还在业务方面有所帮助。
健鼎电子有限公司是行易道20201年的新增股东,其在无锡建立的产线将为行易道提供更多产能。
据赵捷预测,行易道将在今年实现盈亏平衡。公司当前的平稳运行也让赵捷可以松口气,“去年秋天以来到现在,是我创业7年来感觉相对轻松的时候,不像以前那样一直不分白天黑夜了。现在公司内部流程化、体系化初具雏形,不再是什么事都要找我,而是解决不了的才放到我这里。”赵捷说。
但对于公司的持续发展,赵捷特别关注人才的稳定性。在她看来,人才是行易道也是众多这个领域的创业公司所面临的最大风险因素。 因为目前自动驾驶行业火热,加之一些年轻人较为浮躁,导致行业人才的流动非常大,而毫米波雷达“需要技术人员沉下心来几年去跟一个项目”,这造成人才有时出现不匹配。1
目前,行易道员工共计90多人,但招聘仍在持续进行。“人还是不够,非常紧张,因为我们一个大项目涉及到的人非常多,都是30多个人一起上。”赵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