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作者:李 由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到最近受到热议的满分作文事件。
6月8日新浪微博与头条新闻共同承办的“高考作文大赛”第一个满分作文出炉,获得殊荣的是由一名高一在读学生写下的《乘合作扁舟一叶,渡共赢玉鉴琼田》。
但这篇声称获得评委老师一致好评的文章,却并未能让广大网友买账。
不仅有人吐槽“看着让人犯恶心”,甚至还有人发出了“救救孩子”、“救救文学”的哀鸣……
其实这篇模拟高考作文受到争议的原因很简单,总结起来就是太像“公文”,而非“作文”。
评委老师评价其为“文气磅礴、贴合时局”,但实际上,文章通篇只见政治辞令的堆砌,而不见“我手写我心”的真意。
看似高屋建瓴、大气凌然,实则言之无物,浮于表面。
甚至有网友将这一篇作文戏称为“21世纪简体八股文”。
头条新闻报道
也许有人会问,考生借高考作文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有何不可?我们的教育不正是为了培养胸怀家国的年轻人吗?
当然可以。
但爱国主题也可以有更扎实、落地的写法,宏大叙事也可以经由个体经验得到真切的表达。
“文学”是“人学”,“语文”即是“语人”。
古人有言:“修辞立其诚”,文章要打动人心,不外乎“诚”与“真”二字。
这篇满分作文尽管立意绝对“正确”,但恕我愚钝,从这样新闻通稿式的文字里,既看不到充分的事实和论据,也看不出作者的拳拳爱国之心。
给满分实属为过。
图自微博
也许又有人说,不必苛求800字的应试作文能写出思辨、写出故事、写出情感。能抓住题意,词句通顺就已经很好了。
此话不假。但别忘了我们讨论的可是满分作文啊。
一篇文章被评为满分,就等于被确认为某种标杆,自然会成为后来考生效法的对象。
因此不管参赛选手年龄几何,高标准、严要求都是理所应当的。
更何况过去我们不是没有过立意深刻、精彩绝伦的满分作文:
比如01年江苏考生蒋昕捷轰动全国、引发热议的《赤兔之死》、再比如05年四川考生唐汉霖的叙事诗《永远的谭嗣同》、09年湖北考生周海洋的《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
蒋昕捷
对比当下八股文风行,那个考生们在考场上意气风发、针砭时弊、泼墨挥毫的时代着实令人怀念。
当然,也不必把矛头指向这次满分作文的作者,这个16岁的孩子只是凭借自己的伶俐更好地贴合了这场作文竞赛的评价机制。
虽然出人意料的是,陷入风波的作者小小年纪已然深谙当下的斗争哲学……
当事人微博发言
不过这并非文章讨论的重点。拨正被带偏的舆论走向,回到语文本身。
正如2020年,戴建业教授评当时引发热议的《生活在树上》这一满分作文时所说:
“满分作文的病态症状‘发作’于考生,但病根却潜伏于我们成人。”
如果说,的确有人从这篇满分作文风波里窥见了语文的衰落,那么拉动杠杆的显然并非它的作者。
中国应试教育的本质就是通过统一的标准对学生进行筛选和分层,它本身就不是多么多元开放的存在。
一代又一代人的青春固然被高考的压力所笼罩,被填鸭式教育折磨,但也有很大一部分人受惠于这场大型考试考试。
通过高考,走出大山、走出小镇,改变自己命运的大有人在。
图自网络
因此,人们纵然忌惮高考的残酷、质疑这种筛选机制的合理性,但还是默认了高考对大部分人来说都是打开未来可能性的必经之路,是国内相对而言最为公平的上升通道。
而满分作文的评议问题,之所以受到大众的关注和热议,原因不仅在于作文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可以遵循,从而留下了更多的讨论空间。
同时也是因为人们对作文,或者说对文学创作有更多的期待。
即关于一种开阔视野和多元话语的期待;关于在应试教育体制下,部分保留青少年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期待。
虽然高考并不筛选作家,但新一代作家总是经过高考而来。
比如当年《赤兔之死》的作者蒋昕捷后来以调查记者的身份成为地沟油的曝光者,写下《永远的谭嗣同》的作者唐汉霖如今已是一名编剧。
因此,单一的、模式化的写作训练是否会扼杀青少年的写作才能和写作热情尤其值得警惕。
《赤兔之死》相关报道
如果《乘合作扁舟一叶,渡共赢玉鉴琼田》这样的文章来自申论考试试卷,或者是一道政治论述题的答案,那完全没有问题。
但如果被确立为高考作文的高分范本,引得考生大量效仿,最终使高考作文成为公务员考试的一次提前预演,所产出的只是主题正确但内容却千篇一律的集体话语……
那不能不说是中学语文教育的悲哀,到届时“作文已死”不再是耸人听闻之语。
今年高考首日,教育部原新闻发言人、语文出版社原社长王旭明,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文化名人于丹做客中新社、中新网、中新教育直播间,共同讨论“高考作文的变与不变”。
直播开始前,于丹收到一份了ChatGPT写的高考作文。
对这篇机器合成的文章,于丹的评价是:
“答案绝对正确,但毫无灵性和才情”,并补充说,“人的才气与个性永远是机器不可替代的”。
于丹(右)丨图自央视
所谓“灵性与才情”精准道出了满分作文应具备的品质,也是最近这篇满分作文的缺失之处和不能服众的原因所在。
文学的生命力来自于人类的情感经验和想象力。
如果只是写一些套话、堆砌一些华丽辞藻,便能拿到满分,那么对AI来说简直轻而易举。
正如于丹所说,“作文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都能找到选择,可以偏于感性,也可以偏于理性;可以有例证,也可以有情节推动,但若作文有太多标准答案,那就是一种悲哀了”。
所以,即便是在高考作文如此功利化的写作领域,我们依然期待有更多元的评审机制,能够让我们从考卷上读到更多鲜活的生命经验、更多灵动的青春想象,更多也许朴素但真挚的表达,也许格局不高但有现实关切的书写。
图自网络
“世界要你去努力去考取功名,但是真诚才是最大本领”,不是一句理想主义的空谈。
毕竟,在ChatGPT时代,最可怖的不是机器变成人,而是人变成机器。
本期作者丨李由©️投稿指南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