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富川县小黄姜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_任吟
富川县位于广西东北部,桂、粤、湘三省(区)交汇处的都庞岭、萌渚岭山脉之间 [1] ,该区域雨量充沛,气候适宜,是小黄姜种植的首选基地之一,全县土地总面积1572km 2 ,耕地面积41952hm 2 , 其中水田面积2038hm 2 ,旱地面积(包括坡地)21571hm 2 ,其独特的地理地质环境,为小黄姜生产种植提供了有利条件。近年来,由于乡村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区内外游客到富川县观光旅游的人数逐年增加,在欣赏富川县美丽山川景色的同时,对富川瑶民招待游客的“富川油茶”更是啧啧称赞,因本地小黄姜是制作“富川油茶”的上等主料之一,需求量大,其价格飚升也快,2020年全县小黄姜种植面积达925hm 2 产量达22200 t,产值26640万元,小黄姜生产种植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一大支柱产业。但由于其姜农种植水平参差不齐,规范化管理不到位,导致产量低,效益不明显,为解决这一生产中实际问题,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主要栽培技术措施
1.1 种植地块的选择
小黄姜种植地点应选择没有废气、废水、废渣和有毒粉尘污染的环境,且要求水质洁净、无污染,远离“三废”排放工厂区;由于小黄姜根须不太发达,生长较弱,根系在土壤中分布较浅,吸水吸肥能力较差,既怕干旱又不耐涝,因而姜地应选择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肥的壤土,土壤微酸性更佳,以坡地为好,新开荒的荒坡地为首选。为预防小黄姜病虫害的发生,小黄姜种植地应进行4年以上的轮作。
1.2 适时翻耕
选好种植地块后,抓住晴天有利时机,利用机械旋耕方式对种植地进行深耕翻晒,旋耕深度应达30~35 cm,破坏土壤中病菌及地下害虫生存空间,降低病虫基数,减少小黄姜种植过程中的化学农药使用量与使用频率。
1.3 施足基肥
小黄姜生长过程中需肥量大,种植前应重施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每667m 2 施腐熟牛栏粪1500~2000 kg,钙镁磷肥50 kg,三元硫酸钾复合肥100 kg,花生麸150 kg,将肥料施入种植沟内并与泥土充分混合均匀,避免因肥料浓度过高引起烧根。
1.4 种植规格
在种植前4 d开沟起畦,畦面宽70 cm,畦高23~25 cm,按双行种植的要求在畦面上开好种植沟,沟深一般12 cm,同时在地块四周开好排水沟,以防春季雨多发生内涝,排水沟沟深40 cm,宽20 cm,如果是坡地种植则不用在地块四周开沟。
1.5 选种与消毒
种姜应选择块大,粗壮、皮色鲜艳、籽芽饱满的姜块,在播种前7 d晒种1 d,以提高种姜温度,减少种姜的水份含量,提早发芽。然后用20%噻菌铜悬浮剂600倍液浸泡4 h后,捞出晾干,再进行催芽。这是预防小黄姜病害的有效途径之一。
1.6 种姜催芽
当年的3月上中旬进行催芽,首先应制作简易温床,温床制作因地制宜,一般长约为9 m,宽2 m,温床下面铺设干稻草,以便于催芽保温,播种前将消毒晾干后的姜种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均匀喷雾于姜种上,使之湿润,然后将姜种放于温床上,姜种上方覆盖干稻草,稻草上面再加盖地膜保温,整个催芽过程,温度保持在23~26℃为宜,每隔4d检查一次,发现有腐烂、病姜应及时剔除。当姜芽长有5~6cm时,便可到大田进行移栽种植。
1.7 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小黄姜高产栽培技术中的关键,合理密植,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产量,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双行种植,株距为12~16 cm,每穴种植一个芽苗即可,一般每667m 2 种植7000株左右为宜,种植时姜芽向上,种好后用草皮灰或腐熟猪牛栏粪覆盖在姜上,厚度为2~3cm,然后再在上面覆盖一层薄土,有条件的可在畦面上再覆盖一层薄稻草,可有效防治杂草生长,又可保持土壤湿润。
2 肥水管理及中耕除草
2.1 适时追肥培土
小黄姜移栽至出苗整齐后,当主茎有3~4片叶,且有2个分蘖枝出土时便可进行第一次施肥,这个时期施肥应以冲施肥为主,可加入适量尿素,一般667m 2 用10 kg冲施肥兑水600倍,尿素15 kg进行浇施。而后视小黄姜生长发育情况,每隔15~20 d再进行一次追肥,在追肥的过程中应同时进行培土,每施肥一次肥就培一次土,这样通过多次的施肥培土可使小黄姜不断地往上生长,形成高产株型。
2.2 中耕除草
在小黄姜整个生长发育期,均可进行除草,尤以前期的除草更为重要,前期因姜苗分枝不多,尚未封垄,畦面易生杂草,因此除草应结合培土进行,不可施用任何化学除草剂,而应采用人工方法清除杂草,田间操作时应轻锄浅耕,以免伤及到小黄姜。
2.3 水分控制
小黄姜喜湿润忌积水,缺水干旱易造成生长发育缓慢,产量低,品质差,而春季雨水多,积水易造成植株生长发育不良,因此,必须根据小黄姜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水分进行适当调节,在干旱的时期注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有条件的可采用75%遮光率黑色遮阳网覆盖,减少高温条件下水份蒸发量,或采用喷灌或滴灌方式对土壤进行补水,大雨过后及时排干,确保小黄姜不被水淹。
3 病虫害防治技术
小黄姜的主要病害有:姜青枯病、斑点病、炭疽病、叶枯病等病害,虫害主要有:姜螟、小地老虎等,病虫害防治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在病虫害发生初期行防治。在我国《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12)中,把生姜归类在“根茎类和薯芋类”,与胡萝卜、根芹菜、芜菁等一起执行,农药残留限量总计39项 ,因此在选择化学药剂防治中应合理选择农药,严格按照防治适期和农药安全间隔期用药。姜青枯病为细菌性病害,可用20%噻菌铜悬浮剂600倍液、40%代森铵悬浮剂600倍液进行喷雾。姜斑点病、姜炭疽病、姜叶枯病为真菌性病害,发病初期可选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42%代森锰锌悬浮剂600倍液喷雾,每次间隔10~12d喷一次,共喷3~4次,必须注意的是各药剂之间要交替使用,以提高防治效果。虫害防治,姜螟、小地老虎等,可用90%敌百虫晶体7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悬浮剂15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有条件的可安装诱虫灯或黄板进行捕杀。
4 适时采收
小黄姜在当年6月中旬至11月均可采收,一般7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收鲜姜上市销售, 从近几年市场来看,6月中旬上市的嫩姜价格高,但产量稍低,而11月长成老姜后上市虽产量高,但价格稍低,但总体上经济效益是均等的,因此,种植户可根据行情错时采收上市,避免集中上市造成供大于求,引起价格的下跌。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