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区人大代表检查生活垃圾分类情况。资料图片/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供图
2021年5月13日,汉光百货内的将太无二后厨,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两条例”执法检查组第二组组员们在进行检查。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摄
2021年5月13日,顺天府超市府右街店内,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两条例”执法检查组第二组组员们在进行检查。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摄
从人民群众的关切处开展立法和监督工作,推动解决人民群众关心关切的实际问题,北京市人大及其常委会2021年的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市人大常委会紧扣改革发展大局,制定“接诉即办”工作条例,贯穿“人民至上”立场、凝聚广大群众智慧,将党领导下的超大城市基层治理改革创新成果上升为法规制度,成为全国首件规范“接诉即办”工作的地方性法规。
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为破解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护理难”开展专题询问,为抓好民生“关键小事”持续开展有关条例的执法检查,为解决“重普轻职”问题审议职业教育报告。
2021年,北京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贯彻中央和市委决策部署、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为实现北京发展既定目标提供法治保障,确保首都“十四五”良好开局。
立法适应改革发展 体现首都特色
2021年,北京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围绕为冬奥会提供法治保障、为“两区”建设创建“1+N”法规体系等方面开展立法工作。
北京制定第一个国际语言交往环境建设地方性法规,对公共场所外语标识实行统一译写标准,以及谁设置、谁管理体系,全面提升首都国际交往语言环境,助力“双奥之城”建设。
同时,聚焦场馆赛区及城市服务保障工作,制定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献血条例,修订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以良法善治为冬奥凝心聚力。加强京津冀协同立法,与津冀人大同步出台“授权政府为保障冬奥会筹备和举办工作规定临时性行政措施的决定”,提升冬奥保障能力和应急管理水平。
围绕“两区”建设,北京制定专项立法计划,以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决定为核心,构建“1+N”地方法规体系,推动“两区”高标准做好改革开放“大文章”。
2021年,北京启动了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知识产权保护条例、数字经济条例、招投标条例等立法。结合审议高质量推进“两区”建设情况报告,倾听群众关切,就发展“堵点痛点难点”直接听取1160个市场主体和创新主体的关切,在相关立法中提出法治解决方案,让发展潜力巨大、营商环境优越、最具创新活力的首都城市特征更加彰显。
北京还第一次对城市功能区立法。制定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条例,以立法推进“两山理论”北京实践。积极回应生态涵养区群众关切,提出具有首都原创性、前瞻性和较强实用性的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转移支付机制、区域合作机制,为占全市土地面积68%的生态涵养区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遵循。
同时,法规生效即启动执法检查,推动政府用最严格制度措施加强生态保护,构建符合区域定位的绿色发展模式,建好首都生态屏障、水源保护地和市民休闲“后花园”。
2021年,北京立法充分体现首都意识和首善标准。户外广告设施、牌匾标识和标语宣传品设置管理条例的制定,把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放在第一位,明确长安街沿线等区域禁止设置商业户外广告设施,对全市户外广告设施“规划”管理、对牌匾标识“规范”管理、对标语宣传品“许可”管理,提升了精细化管理水平和城市“颜值”。
“制定或修改这些法规,我们坚持急用先行,优化工作机制,在确保质量前提下加快工作步伐,使立法更好符合宪法精神,适应改革发展,满足人民期盼,体现首都特色。”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办副主任、新闻发言人王爱声说。
注重听取民意 建立“四前四方会商”机制
在立法工作上,北京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建立全程听取民意的“四前四方会商”机制。在法规论证前、一审前、二审前和表决前,组织常委会法制办、相关工作机构和市司法局、相关政府部门开展四方会商,汇总群众诉求、研究重点条款、解决难点问题,确保群众立法建议充分体现在立法各环节和全过程。
在中轴线保护条例立法过程中,第一次应用相关工作机制,充分吸纳群众关于老房腾退、风貌保护、民生改善的“金点子”,让立法载满民意。围绕反食品浪费规定的制定,启动“人人反浪费、全民定规矩”征求意见活动,约1.8亿人次点击相关内容,超过150万人填写问卷。
立法过程中,注重全过程听取民意。实际上,2021年的许多立法,也是回应人民的需求。
国家“三孩”政策出台后,为解决群众“带娃难”后顾之忧,率先修订计划生育条例,以首善标准制定服务保障措施,延长生育假、设立育儿假,推动创建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
市人大常委会还制定《反食品浪费规定》,叫停诱导浪费、超量消费等行为;落实公共卫生立法、修法计划;制定禁毒条例,对公众人物涉毒“零容忍”。
“通过固化首都改革发展的经验和做法,通过建立制度、完善相应的机制,推动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转变,形成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到基层、到一线来解决群众的诉求,也是我们立良法、促善治的一个标志性的成果。”
监督紧紧围绕人民关切发力
2021年,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紧紧围绕人民关切发力。为破解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护理难”开展专题询问,为抓好民生“关键小事”持续开展“两条例”执法检查,为解决“重普轻职”问题审议职业教育报告。人大的监督致力于推动首都市民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推动城市总体规划贯彻落实,北京第一次审议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副中心体检评估报告,全面检查这两个城市功能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批复要求,严守人口总量上限、生态控制线、城市开发边界“三条红线”,以及严控城市规模、调整优化空间结构、治理“大城市病”等工作进展,督促政府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
为了推动提升疫情防控和民生保障水平,市人大常委会坚持“重点问题持续跟进”,连续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执法检查,推动各责任主体树立应急能力看战时、体系建设在平时的意识,担好“四方责任”、充实资源储备、提升应急能力。推动政府完善应急体系软硬件布局、加强基层应急能力建设、提升封闭管理小区民生保障水平、保障集中隔离和居家隔离群众就医需求,保护群众生命健康,将疫情对民生影响降到最低。
2021年,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持续推动抓好城市治理“关键小事”。为抓好垃圾分类和物业管理这两个群众关心的“关键小事”,连续开展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和物业管理条例“两条例”执法检查,组织市人大代表开展“检查一点位、反映一问题、上传一照片”活动,对政府工作进展开展监督,推动再生资源分出量大幅提升、填埋焚烧量大幅减少,效果相当于少建两座3000吨级填埋场。
落实“审议意见+问题清单+督促整改”机制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紧盯权力依法运行,严格履行监督职责,连续第七年审议有关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连续两年审议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连续四年审议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第一次审议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报告;批准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及市级预算调整方案,将政府债务纳入预算监督;第一次审议市监委专项工作报告;审议市“两院”关于民事诉讼繁简分流、刑事诉讼认罪认罚制度改革等情况报告,让群众更加充分地感受到公平正义。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的“体例”,2021年,按照北京市委五次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北京市人大常委会要求,向常委会报告工作,问题和原因部分不少于三分之一,解决问题的举措部分不少于三分之一。
此外,北京市人大常委会还通过计划预算监督管好群众“钱袋子”。依托常委会建立的“年审+季审”工作格局、市区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以及《四问手册:市人大代表预算审查监督指南》,代表积极参加计划预算初审活动,围绕钱该不该花、该不该政府花、该花多少钱、该不该现在花“四问该不该”,认真审查每一笔财政支出,推动政府完善财政收支清单和项目库管理机制,调减压缩非必要支出。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落实“审议意见+问题清单+督促整改”机制。在医院安全秩序管理规定执法检查中,重点检查医疗单位安全检查、安装一键报警装置、设立警务室、医警联动等工作进展情况,并委托各区人大常委会同步开展检查,将发现的问题以清单列举方式提供给政府整改,推动安检制度全覆盖和警务室应建尽建,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经验。
一些医院根据检查组指出的服务患者不到位、纠纷调解不专业及患者关心的医保报销流程复杂等问题,主动从服务端发力,建立医院社工制度,帮助患者问诊开药和报销,受到就医患者欢迎。
在职业教育情况报告中,政府重点报告政策统筹协调、深化产教融合、突出就业导向、增强社会认同等方面改进措施。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情况报告中,重点报告解决缺乏统筹、重复建设、后续维护成本高问题的思路举措。
据悉,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列席代表对相关工作和报告给予肯定,并提出了有针对性意见建议,推动政府完善相关工作举措,取得良好实效。
12539人次市人大代表参加会议和调研座谈
一年来,有12539人次市人大代表参加北京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组织的会议和调研座谈,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依法履职尽责,充分发挥作用,将群众所思所盼所愿充分体现在立法监督中,将基层治理好经验好做法提升固化到法规制度中。
北京市人大围绕群众关注提出立法和监督议题,代表在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共提出10件法规案,列入2021年立法工作计划,其中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等四项已经通过,其他六项列入相关立法规划。
根据代表议案增加四个方面监督议题,审议“两区”建设、垃圾分类和物业管理、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情况等四个方面报告。代表在会上和会后共提出933件建议,由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分类牵头督办,推动相关民生工作取得新成效。
2021年,北京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推动解决群众关注的老年人护理问题。聚焦90%老年人居家养老但家门口没有护理服务现状,以及医院和养老机构护理服务不规范、标准不统一、费用不能报销等问题,在常委会组织下,代表们第一次专题询问相关工作,推动将长期护理保险试点从石景山区向全市拓展,将受益群体从城镇职工拓展到城乡居民,充分保障老年人在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中的参与权、监督权,支持和引导护理资源向老年人身边、周边、床边聚集,发展“一刻钟医疗服务圈”“一刻钟护理服务圈”,让每位老年人都能安享幸福晚年。
围绕制定好接诉即办工作条例这项以人民为中心的“为民服务法”,全国首创、具有北京特点的“首都原创法”,固化实践成果的“制度保障法”,全市四级人大代表积极参加“万名代表下基层”活动,就保障群众平等参与基层治理的权利开展深入调研,完善相关制度设计,成为立法重要内容。比如,条例明确规定,围绕辖区内诉求反映集中的问题,街道应组织辖区内居民、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运用民主协商机制,推动主动治理。
新京报首席记者 吴为 实习生 江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