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进入冬季,取暖就成了老百姓居家过日子的头等大事,尤其是今年,寒潮频频来袭,能够温暖过冬是民众最基本的诉求,但总有一些让人痛心的事情出现,有些地方为了环保,在执行过程中“一刀切”,禁止烧柴、封堵炉灶,硬性追求烟囱不冒烟,让部分民众取暖成了难题,在数九寒冬还要挨冷受冻,如此“清洁”取暖,暖从何来?
封炕堵灶事件屡屡发生
据央视网报道,近日在河北省秦皇岛发生了一起封炕堵灶事件,在当地的山海关古城内,由于今年采取了禁烧煤炭、柴草、封堵炉灶等强制手段,导致部分居民挨冷受冻,甚至有老人被冻哭了。尽管当地也免费发放了电暖气,但不光费电,取暖效果也不好,这让居民对取暖工作颇有怨言。
无独有偶,这让我们很容易想到前不久发生在山西运城的80多岁老人被封炕的事件。12月14日,山西运城盐湖区发布通报,称两名八十多岁的老人违规用吊炕取暖,当地也对其采取了封堵吊炕并拆除烟囱的做法,这种做法让央媒也直批过于粗暴。
前有80岁陕西运城老人被封炕,后又有秦皇岛古城老人被冻哭,类似之处都是为了推进清洁能源的使用,清洁取暖本是一项给民众送温暖的工程,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为何会让部分百姓受冻?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就是一些地方在大气环境质量保护和居民取暖之间的平衡出现问题,用封堵灶炕、禁烧柴火等这些强制的手段来推进清洁取暖,导致一些居民冬天挨冻。不管是环保还是取暖,根本原因还是经济成本问题,如在煤改气、煤改电之后用不起气、用不起电,再加上部分农村家庭的房屋保暖功能不太好,还要进行房屋改造,即使有些地方发放了取暖设备或者直接以现金形成进行补贴,但效果并不理想。
同时,在寒潮来临时,很多地方存在煤改气、煤改电却无法发挥作用的情况,比如家里安装了煤改电、煤改气但由于电压或气压不足,存在带不动设备的情况,导致设备闲置,所以就产生了挨冻的现象。其实,这种现象在煤改气、煤改电的过程中,在很多地方就出现过,但是现在和以前相比,情况要好得多,但是仍然有发生,一旦发生就会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
先破后立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其实,环保和取暖并不相悖,在推行清洁能源时,要先破后立。取暖是公共管理,同时也要提供公共服务,如果有服务意识在先,就会在管理过程中扫清一些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障碍。比如,先提供合理的选择,同时要考虑民众的经济承受能力,如果可以承受,不用封炕堵灶,自然也会朝着引导方向发展。
另外,在推行过程中,也应因地制宜,把取暖和国家战略结合,如碳达峰、碳中和和太阳能相结合,目前我国有676个县在整县推进光伏发电和光伏面板的建设,如果和地热取暖相结合,同时把秸秆制成碳棒,让气、电、太阳能、生物能源取暖相结合,既经济又实惠,还能保证取暖安全。当然,在具体落实和执行过程中,其实双方都有一定的难处,因此要综合个方面,如房屋保暖、居民收入、补贴等,给一个时限,让推进稳步过渡,而不仅仅是一堵了之,这样双方都有比较融洽的空间。
总之,推进清洁能源取暖是一项重大工程,也是治理大气污染的关键举措。这些年来,我们国家的环境变化相信大家都有切身感受,但是一些地方出现的不合时宜的“一刀切”的做法,却让不少人在寒冷的冬日里添了堵、受了罪,这不仅有违初衷,更对推动取暖效果起到了反作用。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