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我们大赣州的各位后生捏子们,不知道吃过了多少了流水宴席,尝过多少人间佳肴了吧
,就单单是野果也是够让贤哥回味了
,那这些我们大赣州常吃的各种名菜大家知道它们为什么这么叫吗?现在贤哥就来给大家长见识了,搬好小板凳来听哦
,喂,那个小编,你自己口水都掉一地了
,哈哈,就是贤哥啦,大家跟着贤哥学起来!!!
小炒鱼
名称来源
赣南小炒鱼是明代凌厨子首创的地方风味菜。王守仁在赣州任巡抚时曾聘用凌厨子做菜,凌得知王爱吃鱼,为显示自己的烹饪技艺,经常变换鱼的作法和口味,深得王的赏识。有一次凌炒鱼放醋,别具风味,王吃后十分高兴,就把凌叫来,问这道菜叫什么名字。凌灵机一动,心想这是小酒(赣州习惯称醋为小酒)炒鱼,于是就随口应道:“小炒鱼”,这菜也就因此得名。
最好吃的菜啦,贤哥小时候,吃一次鱼简直是要上天,而且作为一个小孩子,一定是要等各位伯伯叔叔爷爷吃完才能上桌,但是这时候真的好棒,有好多好吃的菜,就像什么辣鸡爪啊,卤菜啊,哈哈哈,贤哥老是吃成香肠嘴都还在往嘴巴里塞,有时候也会拿几个去和小伙伴吃,看谁吃起来辣的更难过,哈哈,真真的好傻,好快乐
鱼饼名称来源
北宋时期,在朝做官的王安石,从江西选去了一个庖厨,名曹春仔,系赣州人。王安石喜吃豆腐,且要求软嫩一点的。因此,曹厨子经常变花样给他做豆腐吃。王安石豆腐吃多了也觉得乏味,
一次,命人传曹厨子换换口味。曹厨子一时想不出该换什么菜,心里着急,在厨房走来走去,忽然头上被什么撞了一下,他抬头一看,原来是撞在吊着的一条大草鱼上,顿时灵机一动,心想取鱼肉剁成鱼茸制成浆,不是像豆腐一样细嫩吗?于是,曹厨子立即动手,披下鱼肉制成鱼茸浆,加豆粉、鸡蛋、食盐和水着力搅拌,挤成丸形,用热油炸至金黄色,与油炸豆腐十分相似。然后放汤用慢火煮,使丸子饱含汤汁。
端上桌王安石吃后拍案叫好,问:“此为何菜?”曹厨子想这道菜是用鱼做的,又很像油炸豆腐,便随口答道:“叫鱼腐。”。”以后,曹厨子返回赣州老家,此道菜很快传扬出去,成为客家人的一道名菜。在赣州,因鱼腐煮后捞起略呈扁圆形金钱状的饼,赣州人一般都叫它为“鱼饼”。
无论是妈妈做的,还是奶奶做的,口感都真的好Q弹
,贤哥总觉得,这鱼脯,煮起来,怎么样都比刚炸出锅的时候好吃
,小时候家里妈妈脾气也蛮爆的
,常常多吃了几个就被骂饿死鬼,不过还好啦,反正还没上桌之前就是一顿偷吃
,哈哈哈,好爽,哈哈哈,不说了,见底了,贤哥去小商店帮妈妈重新买去了,为什么?因为都被贤哥吃光了的啊!
宁都肉丸名称来源
宁都县是个客家迁徙之地。为逃避中原战乱、饱受迁徙之苦的宁都客家人,期盼着太平盛世,渴望举家团圆,永享安乐宁和,特地制作了一道地方特色突出、且带有浓厚喜庆色彩的风味美食,那就是圆圆的客家肉丸。宁都肉丸中的猪肉丸和鱼肉丸是宁都客家过年或办喜事必做的一道菜,意指团团圆圆、美满幸福。
贤哥不是宁都人,但走街串巷的,总是看到到处都是宁都餐馆
,就知道大宁都亲眷有多会做菜啦
,贤哥来在赣州也是常吃宁都菜呢,不得不说确实好吃呢
,年年过节庆祝
,大家吃的宴席和自家的大宴上也会有肉丸吧,在没有肉丸机之前,贤哥记得家里都是用大的木锤头来捶打猪肉和糅合粉的,好几个伯伯一个边打边聊些黄段子
,还好贤哥一直很天真
,都是和其他小伙伴用鞭炮炸牛屎
,买辣条,买俄罗斯方块的游戏机,还有假的玩具枪啦!
黄元米果名称来源
黄元米果又称黄米果,黄粄,是江西省汉族传统名点,属客家菜。发源自赣县白鹭、田村、石芫一带,直到现在白鹭和田村、石芫的黄元米果在赣州一带也久负盛名。因为是用栀子的果实,让这个和米一起浸泡染成黄色的。
在贤哥家,这个应该叫做黄琪
,这个米琪,也是要好几个人和打
,贤哥总是觉得虽然现在机器可以省好多力气
,但是以前没有机器的时候打的肉丸和米琪要好吃的多
,大家都在一起过节过年的,热热闹闹的,我们小孩子叽叽喳喳新衣服、压岁钱、买零食
,大人们也都在一起唠唠家常,好不热闹!贤哥觉得,这大概就是年味吧,就是团团圆圆,热热闹闹!!
荷包胙
名称来源
“荷包胙”享有盛名,与南安府“戴状元”有关。相传,乾隆时大余人士戴衢亨高中状元后,大摆宴席谢请四方乡邻。因为讲究“状元”席的排场,厨师们就用本地的荷叶把经过料理后的猪肉包成“状元帽”的形状,经蒸熟后,就成了一道色泽浅黄、香味纯正、肥而不油、甜而不腻的菜肴。其形状有地域性的区别,在南康可以做成元宝型、状元帽型,方形,在赣州市章贡区只能做成长方形,相传因为南康(南安府)出过状元,而赣州府(章贡区)没有出过状元,故而在南康可以制作成状元帽方形和元宝型。除上述地域外还有赣县于都等地方也会制作此菜,但不用荷叶包,而是用碗倒扣来蒸。
吃流水宴的时候必上的一道菜啊,荷叶的清香和肉香真真不要太好吃
,可爷爷教着要知礼数、尊长辈
,所以坐上最年长的亲眷还没动筷之前都没得吃
,然后等他动筷了之后,贤哥又得跟着他一道一道菜吃
,也是每次都希望着这道菜上呢,然后吃了就和在席的伯伯阿姨讲:“吃完了,各位伯伯阿姨慢用哈”然后就脚底抹油的跑着和小伙伴玩去啦!
崇义水饺
名称来源
“‘崇义水饺’源于抗日战争期间的烽火爱情。”崇义汉子参军,随部队打击日本侵略者,在河南结识了姑娘,两人一见倾心。战争结束后,两人跨越万水千山来到了赣南崇义。跟随姑娘不仅有赤诚的爱情,还有她独特的包饺子的手艺。新中国成立后,这个崇义汉子在横水供销社专门做面食,尤以水饺最为拿手。
贤哥也是呢,在家里早餐吃吃崇义饺子,上班都才安心呢
,小时候去上街也喜欢点份水饺,然后饱饱的回家,开心一整天!
三杯鸡
名称来源
南宋末年,民族英雄文天祥抗元被俘。一位老婆婆得知文天祥即将被杀,就带了一只鸡和一壶酒来狱中探望他。在一位江西狱卒的帮助下,老婆婆见到了文天祥。这位狱卒把老婆婆带的鸡收拾好切成块,在瓦钵中倒上三杯米酒,用小火煨制。一个时辰后,两人把鸡肉端到文天祥面前,他心怀亡国之恨吃完了最后这顿饭。这个狱卒回到老家江西后,每逢文天祥祭日,必用这道菜祭奠他。后来,厨师将三杯酒改成一杯甜酒酿、一杯酱油、一杯猪油,而且用江西宁都特产的宁都三黄鸡做原料,这就是现在大名鼎鼎的江西三杯鸡了。2008年,这道菜还入选了奥运主菜单。
鸡肉啊,鸡肉啊,贤哥小时候看着家里公鸡觉得像分分钟把它变成一只烧鸡,妈妈做的三杯鸡也是很棒呢,火候足够,配料调放合适,大家都知道大火炒的菜好吃啊,虽然上火,可真的好棒呢,然后第二天,就进医院了!!!但是这鸡肉不像柴鸡的肉,因为经常运动,所以这只鸡真的是只好鸡,哈哈,当然啦,我们赣州妹纸做菜手艺也是棒的没话讲呢,当然我们赣州后生也是不用说呢!哈哈,感觉这么夸自己不太好呢!
粉蒸肉
名称来源
袁枚的《随园食单》中关于粉蒸肉的记载“用精肥参半之肉,炒米粉黄色,拌面酱蒸之,下用白菜作垫,熟时不但肉美,菜亦美。以不见水,故味独全。江西人菜也。”
贤哥也是千盼万盼的盼这道菜啊
,里面的芋仔好吃
,排骨也好吃
,基本上贤哥吃完这道菜,流水宴对于贤哥来说已经吃完了
!真的是太棒,太好吃,小时候想成为厨师,一个勺子走天下的那种,现在自己做的只要能吃就基本满意了
兴国鱼丝
名称来源
兴国鱼丝又称与你相思,是兴国县别具特色的汉族小吃,属于客家菜。而当地农村里还有另一个叫得最普遍的名字叫“群鱼”,如果用客家话叫出这个名字,大人小孩都知道你说的是哪一道菜。很久很久以前,兴国县有位聪明的女子,嫁给了一位船工为妻。因为丈夫经常出门在外,为让他不贪恋外面的繁华世界,不忘家,便仿效制粉干的方法,以鱼肉和薯粉为原料,精心制成鱼肉粉丝,并取名为“与你相思”,让丈夫带着在路上食用。丈夫每吃到鱼丝,就会想起家中的娇妻,所以,总是按时回家与妻子欢聚,决不留连在外。左邻右舍的女人们,纷纷向船工妻子取经,兴国鱼丝的做法也流传开了。
光看图,贤哥口水都流了一地
,因为妈妈比较小气
,所以好菜都是留着过节大事用的,比如请人插秧啦,抢收作物啦,帮忙修屋子啦,还有火腿啦,猪皮,卤菜啦,贤哥作为一个小孩子,当然是喜欢吃的啦,顺便吐槽,非常怕去干这些农活
,有时候让他们先走,然后躲在房间里看春光灿烂猪八戒,小龙女被八戒虐哭了,贤哥被爸爸打哭了!!!
瑞金牛肉汤
名称来源
瑞金牛肉汤是江西瑞金传统的汉族名吃,属于赣菜。刚端上的牛肉汤是不放佐料的,就是汤鲜肉嫩,瑞金牛肉汤口感嫩滑,营养价值高,适合大众化。刚端上的牛肉汤要放的佐料就是酱油辣椒(酱油、葱、小米椒的混合调料,各个店有不同做法和味道)适合吃辣椒的。没有吃过辣的牛肉汤,就不算吃过瑞金的牛肉汤。这也是人们回味的地方。
贤哥在读中学的时候经常吃,边抹汗边吃
,后面上厕所就不会走路了
,大家都懂的!不过汤很鲜,牛肉很滑真真的好吃,冬天好吃,夏天也是好吃呢,大概又是有秘方,哈哈,不过还是很爱,毕竟陪伴了贤哥度过了校园时光呢!
安远三鲜粉
名称来源
安远三鲜粉猪小肠、猪肝、猪瘦肉完美勾芡色清而汤浓是众粉里的一股清流
还有大诗人苏轼为其写诗呢
猪肝米粉小肠
煎安远肖娘
巧手贤食指桌前
闻香蝉汤成
即尝赞三鲜
于振华美食店大家懂得
,每天早上排队都浩浩汤汤的
,那一刻贤哥觉得自己是龙的传人,真的排好久,不过三鲜粉一碗,一日都是好神气
,哈哈,小时候,中学时候也感觉满街都是安远三鲜粉,汤头好喝,粉丝好吃,贤哥的盛赞呢,(额!!!打个饱嗝),新的一天三鲜粉,新气象,不要吃旺旺哦,哈哈!!
大余烫皮
名称来源
烫皮又称粉皮,是赣州市安远县、信丰县、全南县、赣州定南县、赣州市大余县、江西赣州龙南县、江西赣州上犹县、崇义县、湖南安仁等地的特产,汉族客家人的特色美食,用大米磨浆入圆形簸箕蒸出的半透明米粉片选米。石磨磨浆。旺火蒸多道工序,成品呈片状,入口脆酥, 凉置则柔韧,香味独特。
还是蛮像肠粉的,但虽不如肠粉味道强烈,但回味起来也真的是好吃呢,记得贤哥第一次足足一份一份接着接着往嘴巴里塞,结果钱包都吃完一半,都还没吃饱!!!看它面目却憨憨的。米浆放簸箕里摇匀成小薄片高温蒸熟,晒干,一片片放入大口铁锅里用黑砂石翻炒升温,米片膨胀,鼓出大个的气泡,像青春期的小朋友,这青涩的感觉再加上之前米浆里混入的青葱的香味,真叫人欲罢不能。看电视来一块,聊天说话来一块,手怎么也闲不住了~
客家擂米茶
名称来源
客家米茶源于中原、盛于长江中下游,至今仍流传于闽、粤、赣等客家地区。宁化米茶随客家先民大迁徙而传入,至今仍保留原有风味,成了一道人见人爱的客家美食。客家地区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制作米茶,但平日不常煮。只有遇婚嫁、乔迁、做寿等喜庆日子,主人才会煮米茶飨客,以示庆贺和感谢。
米茶,俗称擂米茶,制作方法简单,是将炒熟的籼米放入陶制的擂钵中,用一根茶树木槌沿擂钵壁顺时针擂动,待米糊成浆后,放入锅中滚水煮沸,加入炒熟的佐料,便成米茶。在擂制前,籼米应掺入茶叶、生姜丝在锅中炒熟,磨成后的米粉煮成的米茶呈黄褐色,颜色可人又助消化。
还就算是乡亲睦邻,在平淡的闲日
,会把附近不忙的乡亲们叫过来,一起帮忙做,烧火的,帮忙擂米的,切豆腐干的
,最后叫上全村的人一起喝,至少有十二种材料呢,贤哥觉得,这也是童年最快乐的回忆了,因为好多人,欢声笑语,家长里短,还有小伙伴们的各种快乐!!!
这么多美食是不是大家都是吃过,
却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呢?
其实,美食不仅仅我们嘴巴的满足,
更有我们美好的回忆在里面,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