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具是《舌尖上的中国3》的主题之一,《舌尖上的中国3》中介绍了两位陶瓷器具制造者,一位来自江西景德镇,一位为做瓷器来景德镇定居。他们将美食与陶瓷器具融为一体。江西美食都昌豆参、名菜“豆参炖鱼”也通过《舌尖上的中国3》第一集展示在全国观众面前。
节目播出后,有网友打趣:
很久未联系的小伙伴,
也许会冒出来找你买锅
令大家想不到的是,《舌尖 3》第一集分集导演是由江西九江人骆永红担任。
另,值得一提,观众在“舌尖 3 ”片头看到的题字,以及本集《器具》宣传片中的题字,都是出自骆永红导演之手。
而九江美食都昌豆参、名菜“豆参炖鱼”也都通过《舌尖 3》第一集展示在全国观众面前。
“豆参”是都昌县的传统特产,以当地盛产的乌豆和黄豆为原料加工而成。一提起都昌豆参,一个颇为有名的小镇便不得不提 ,这个名为南峰镇的独特小镇,以产棉、大豆为主,所产的豆参全省闻名。
都昌豆参煮鱼头
热汤四溢、绵软如絮、鲜香满口。
豆参虽小营养大
都昌加工豆参有几百年历史,是地方传统特产。都昌豆参选用优质大豆,精炼植物油 ,进口配料,经传统工艺加工,味鲜独特,富含人体所必需的13种氨基酸,曾被评为 “2000年中国九江首届农副产品精品奖”。
由于豆参保持了大豆中的蛋白质、脂肪、无机盐和多种维生素,且熟食绵软,是老幼咸宜的佳品。豆参可以单独成菜,菜形美观,口味独特。尤其是和鸡、肉、鱼等一同炆煮 ,它饱吸高汤浓汁,浑身水亮,一口咬下, 热汤四溢,绵软如絮,鲜香满口,令人不愿辍 筷。都昌名菜鲇鱼炆豆参,就是用都昌豆参和鄱阳湖中肉质细嫩的鲇鱼炆煮,味道异常鲜 美,凡是来都昌的客人都喜欢品尝的的佳肴。
豆参好吃制作难
据当地的村民冯师傅介绍:虽然熟食的豆参口感十分绵软,可豆参的制作方法却极其 复杂。制作南峰豆参要以当地盛产的乌豆和黄豆为原料,先将豆子磨成豆瓣,除清豆壳, 再加水浸盖3-4个钟头。等到豆瓣浸发胀大即上磨,加水细磨成浆,然后冲入开水泡浆,并 用棍在浆桶里将浆打匀,接着倒进布袋滤渣。滤出的浆汁再下锅烧开,烧开的浆汁又一次 倒进浆桶。加入石膏浆打匀,成豆腐花,随即上轧筋,轧成豆干。
完成这些步骤之后,还要将豆干切成阔约半寸,长约两寸余的豆条下油锅煎炸。用油 以菜油和芝麻油为最好。豆条下锅后,要不停地用铁瓢翻动,此时要特别注意火候,应该 用一碗冷水沿锅边慢慢淋下,使热油降到合适的温度。不然火大了,锅里的油就会起泡, 使豆条爆开。“淋水”是项绝活,只有多年实践的老师傅才能做到适时适度。随着豆条在 油中慢慢地膨大“圆身”,一只只金灿灿的参条才能出炉。
运用这样的方法煎炸出来的豆参可储存3-4个月味道不变。不少地方学习南峰的方法炸 制豆参,但成品干硬,质量相差很远。究其原因,这与南峰地方的水质有关。“我们的秘 诀是,只有自己镇上地道的井水,别人想学都学不来。”冯师傅说。
豆参味,思乡情
“我们镇出的豆参是最好的,现在想到那个味都觉得香。”在外地读书的小杨说,自 从离开老家都昌以后,自己对家乡的回忆就变成了那一只只飘着香的圆豆参,“现在市场 上已经很难买到地道的豆参了,最经典的做法是和鄱阳湖的鱼一起焖。前些天,我妈从老 家给我寄了一些豆参,今天正好去菜场买了白鲢,先用鱼头加上豆参小火慢炖,然后再咬 一口已经煮软的豆参,吸满了高汤浓汁的豆参味道极鲜,一口咬下后热汤四溢鲜香满口。 这个味道连餐馆里师傅做的都比不上。”小杨哈哈的大笑着,嘴巴都咧到了耳朵旁。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