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开|卷|有|益
对检察生涯影响最深的一本书
荐书人:陈苹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检察官
出生在70年代的小伙伴们,对张艺谋导演的电影《秋菊打官司》一定不会陌生。
故事发生在中国西北一个小山村。秋菊的丈夫为了自家的承包地与村长发生了争执,被村长一脚踢伤了。秋菊便找村长讨说法。村长不肯认错,已有六个月身孕的秋菊便挺着大肚子踏上了漫漫的告状路途。她先后到了县里、市里,最后向法院起诉。除夕之夜,秋菊难产,村长和村民连夜冒着风雪送秋菊上医院,使她顺利产下一名男婴。秋菊一家对村长非常感激,也不再提起官司。但正当秋菊家庆贺孩子满月时,村长却因伤害行为被拘留。电影的最后一幕里,秋菊冒着严寒跑到村外的公路边,望着远处警车扬起的烟尘,一脸的茫然、失落和不解。她不解什么?她不解的是她只是要个说法,警察却把村长给抓走了。
苏力教授的《法治及其本土资源》就是从秋菊的“不解”谈开来的
电影《秋菊打官司》剧照
苏力教授在文中提到,秋菊的困惑不解源自于“她不懂为什么法律是这样运作的”。而根据我们所认知的一般司法实践,村长因致人受伤而被拘留是一种恰当、合理的解决方式,但这种我们所认为正确的方式似乎并没有给予秋菊所要求的说法。正如苏力教授所言:“这个正式的法律制度无法理解、也没有试图理解什么是秋菊要的‘说法’。”此外,这种我们所认为的恰当方式、恰当的法律干预,让秋菊处在一种极为尴尬的地位,因为尽管她从来没有试图将村长送进公安局,但结果就是这样发生了,在村民看来,在秋菊的家人看来,秋菊的做法太不近人情。我们不禁要问,在以后类似的纠纷中,她是否还会诉求这样法律救济?
任何法律制度都不可能完美地处理一切纠纷
电影《秋菊打官司》剧照
首先,我们必须肯定这样的法律运作作为法律制度的合理性。从过去几十年的变革与发展、现今的社会条件以及未来中国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必须建立制度化的法律,必须建设与完善法治道路。但是我们也应当清楚地认识到,任何法律制度都不可能完美地处理一切纠纷,都存在着需要加以改进和完善的地方。正如秋菊所遇到的问题一样,当时的法律无法实现秋菊想要的说法,无法解答秋菊的困惑,而秋菊所存在的困惑,恰恰映射了当时中国法治的困窘,这困窘不在于法律的有无,也不在于法律的数量与质量,而是在于当时的法律及相应的制度与中国社会现实所存在的差异,也因此我们可以说,当时法律制度的运行逻辑在某些方面与秋菊所处的社会背景脱节了。
电影《秋菊打官司》剧照
这也正是苏力教授《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一书中提出并着重讨论的问题。苏力教授在该书一开始就亮明了自己的观点,即中国法治建设的真正立足点在于当今的社会现实。全书都在说明在建设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中国法治时,要积极并合理地利用中国法治的本土资源以及密切关注如何妥善处理在这过程中存在的矛盾与争议。该书初版于1996年,至今已经二十几个年头,中国社会在这二十几年间经历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中国的法治道路建设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苏力教授在书中所阐述的问题、进行的思考,在当前仍然有着普遍的讨论意义,这些问题与思考时刻提醒我们、启示我们,研究中国的法治现状,思考中国的法治未来,不是在卷帙繁多的理论书籍上就可能找到答案,而是需要我们走进这个社会,在更多的司法实践中去寻找。
群众、社会才是我们法治的本土资源
电影《秋菊打官司》剧照
正如苏力在该书的自序中提到:“从法制建设来看,司法是最有可能有所作为并产生实际影响的途径,其影响力可能远远超过立法。”作为一名检察官,在十六年的司法实践中,回顾曾经读过的这本书,更加深切地体会到,每一个案件办理、每一次释法说理、每一种法律服务宣传等等,都是法律与社会之间的重要沟通。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社会群众对法律的理解、影响着相应法律制度的设立与变更,影响着中国特色法治道路的建设与前进。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尊崇人民的创造性、尊重人民的选择,中国特色法治道路的建设与推进最终要服务于人民,也只有人民的实践才能发挥有效作用。群众、社会才是我们法治的本土资源,才是我们法治建设的根本出发点与最终的归宿。
电影《秋菊打官司》剧照
在办理的每个案件中,我们要多了解一下当下的惯例,多想一下背后的原因,多体会一下当事人的心态,多接触群众、多了解社会,多思索如何在工作中更好的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三者的有机统一,多探索如何通过我们的检察工作让法律、制度与社会、民众达到一种契合。这也正是我对苏力教授在自序中提出的那个问题,即“什么是你的贡献?”“如何做出你的贡献”的回应。
投稿邮箱 | shjcdsh@126.com
策划出品 | 上海检察
拍摄制作 | 唐闰俊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