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教育 » 正文

探访农民工子女暑期托管:期待更丰富的活动形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8-08 09:23:09
导读

近日,为期12天的北京暑期托管服务第一期已经结束,这项旨在解决学生暑期看护难问题的探索服务,也获得了农民工家庭的关注。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由学校提供的暑期托管,让农民工家长们更放心、更信赖,但混班管理的情况也令家长担忧。开展更丰富多元的暑期托管活动,成为农民工家庭新的期待。8月3日,为期12天的北京市第一期

近日,为期12天的北京暑期托管服务第一期已经结束,这项旨在解决学生暑期“看护难”问题的探索服务,也获得了农民工家庭的关注。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由学校提供的暑期托管,让农民工家长们更放心、更信赖,但“混班”管理的情况也令家长担忧。开展更丰富多元的暑期托管活动,成为农民工家庭新的期待。

8月3日,为期12天的北京市第一期暑期托管服务正式结束。在此期间,部分外来务工的农民工家长,由于工作抽不开身、城市里缺乏亲友帮助,选择将孩子送往学校的暑期托管班,以此缓解在经济和时间投入方面的压力。

作为解决学生暑期“看护难”问题的一项探索,暑期托管服务如何吸引了农民工家长的参与?第一期服务带给家长和打工子弟的体验是怎样的?他们对服务内容还有哪些期待?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这是自己的学校,我们放心

8月3日上午8点半,把女儿琪琪送到学校的暑期托管班后,艳萍又骑着电动车回到了自家的超市,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与此同时,她的心里还记挂着当天最后一天的托管结束后,是在北京给女儿报兴趣班,还是送回老家过暑假。

12年前,艳萍从湖南怀化的农村来到北京打工,在叔叔开的大学打印店帮忙。积累了经验后,艳萍和丈夫在北京市东城区租下一个门面开起了小超市,还购置了3台电脑、2台打印机,把打印店开在超市里,夫妻俩共同照看。

2013年,女儿琪琪出生,为了能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夫妻二人决定把女儿带在身边照顾。两年前,琪琪进入东城区某小学读书,艳萍和丈夫轮流接送,懂事的琪琪放学后就在店里写作业和玩耍。

7月15日,二年级期末考试结束后的班会上,班主任通知学校从7月19日开始暑期托管服务,为期12天,不含周六、日。艳萍在微信群看到详细通知后,立即联系班主任提交了申请。“我们一直在关注今年的暑期托管政策,就等着学校的具体方案,所以看到老师的消息就立马报名了。”艳萍说。

“琪琪比较喜欢和同学们待在一起,这次参加暑期托管就是她自己首先同意的。”在艳萍和丈夫看来,把女儿交给自己的学校,也更值得信赖,“对孩子来说,她还是在熟悉的环境里,面对的也是熟悉的老师,而且托管服务也是由学校办的,比去其他辅导班放心多了。”

对空调维修工刘冰来说,学校开办的暑期托管班不仅让人放心,相对市面上的托幼服务也要便宜得多。刘冰的大儿子刘炎在北京市海淀区上小学,妻子在家照顾刚出生的二胎,暑假正是空调维修的繁忙期,刘冰有些顾不上孩子的看管。“我和妻子本来商量请家政工,但确实是太贵了。现在把孩子送到学校的暑期托管班,只用交每天十多元的午餐费,经济上的压力减轻了不少。”

“混班”管理面临不足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支持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的通知》,暑期托管服务主要面向确有需求的家庭和学生,不得组织集体补课、讲授新课。对此,刘冰认为学校的暑期托管的确帮农民工家庭解决了基本的看护难题,“我们在城市里没什么亲人朋友可以帮忙,平时工作也没个准点,学校托管对我们来说就是最大的帮助。”

暑期托管开始后,刘冰每天下午3点半接孩子回家,路上习惯性地询问孩子当天做了什么。“孩子告诉我,每天去学校之后就开始看书、写作业,然后到点吃饭,中间会安排他们做做体育活动,偶尔组织看看电影。”这些内容与他的预期有一些出入,感觉只是在孩子暑期看护上“搭了把手”。

刘冰告诉记者,他能够理解对于不补课、不授新课的规定,但儿子的英语成绩不太好,希望儿子在暑期能有机会追赶一点。“北京的小学生从一年级就开始学英语,但我和他妈妈知道的单词很有限,更不会读,辅导起来很吃力。我想着他在学校最好能和同学们一起练一练,老师也能帮着听写单词。”

艳萍之所以考虑等托管结束后给琪琪报兴趣班,也是了解到学校暑期托管的“混班”现实。据她介绍,托管第一天去接孩子放学时才知道,全校参加暑期托管的不过20多名学生,学校因此将这些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集中在一起管理。

“学校在通知里有说明,不组织学科培训和集体授课,这个我们是知道的。学校的老师需要休息,把每个班级的学生都分开托管,确实比较麻烦,也没有必要。”但艳萍认为,不同年级的小学生心智发展不同,刚刚升入小学的低年级学生面对高年级学生会比较胆小,她担心“混班”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不适。

期待探索更丰富的活动形式

送孩子返乡过暑假,是刘冰在学校暑期托管服务结束后的计划。他说:“孩子的英语跟不上,我们也在想办法,但是那些辅导机构一节课就好几百元,经济压力有点大。把他送回老家后,大学放暑假的表姐还能帮着辅导一下。”家里的老人们也希望孩子过暑假能回老家待一段时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没有暑期托管或不参与暑期托管的情况下,将孩子送回老家过暑假成为大多数农民工家庭的选择。那么还有没有其他选择呢?

7月23日,记者在位于北京市大兴区城乡接合部的蒲公英中学看到,十多个主题展位分别展示了同学们在环保、美食、化学、物理等领域的探索成果,近200名师生和志愿者们共同回溯了十多天丰富多彩的夏令营活动。

许靖既是此次夏令营的志愿者,也是蒲公英学校毕业两年的校友。她告诉记者,选择回来参加夏令营,实际是为了弥补自己当年的遗憾。“我老家在黑龙江农村,父母很早就来北京的服装厂打工。以前每次放暑假,爸妈都没有时间管我,我只能回老家陪着姥姥,没有机会参加学校的夏令营。”

据该校相关负责人介绍,自学校2005年开办以来,每年暑假都会举行夏令营。“学校里的许多学生都是流动儿童,平时可能很少有机会看看身边的北京,夏令营实际是给他们搭建一个拓展知识的平台。”

具有多次学生家访经验的志愿者赵老师认为,农民工家庭的收入相对较低,没有那么多钱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兴趣班,但他们会鼓励孩子参加夏令营,尽其所能地帮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的夏令营活动不仅完成了托管的任务,而且丰富了托管的形式。”

近日,为期12天的北京暑期托管服务第一期已经结束,这项旨在解决学生暑期“看护难”问题的探索服务,也获得了农民工家庭的关注。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由学校提供的暑期托管,让农民工家长们更放心、更信赖,但“混班”管理的情况也令家长担忧。开展更丰富多元的暑期托管活动,成为农民工家庭新的期待。

8月3日,为期12天的北京市第一期暑期托管服务正式结束。在此期间,部分外来务工的农民工家长,由于工作抽不开身、城市里缺乏亲友帮助,选择将孩子送往学校的暑期托管班,以此缓解在经济和时间投入方面的压力。

作为解决学生暑期“看护难”问题的一项探索,暑期托管服务如何吸引了农民工家长的参与?第一期服务带给家长和打工子弟的体验是怎样的?他们对服务内容还有哪些期待?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这是自己的学校,我们放心

8月3日上午8点半,把女儿琪琪送到学校的暑期托管班后,艳萍又骑着电动车回到了自家的超市,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与此同时,她的心里还记挂着当天最后一天的托管结束后,是在北京给女儿报兴趣班,还是送回老家过暑假。

12年前,艳萍从湖南怀化的农村来到北京打工,在叔叔开的大学打印店帮忙。积累了经验后,艳萍和丈夫在北京市东城区租下一个门面开起了小超市,还购置了3台电脑、2台打印机,把打印店开在超市里,夫妻俩共同照看。

2013年,女儿琪琪出生,为了能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夫妻二人决定把女儿带在身边照顾。两年前,琪琪进入东城区某小学读书,艳萍和丈夫轮流接送,懂事的琪琪放学后就在店里写作业和玩耍。

7月15日,二年级期末考试结束后的班会上,班主任通知学校从7月19日开始暑期托管服务,为期12天,不含周六、日。艳萍在微信群看到详细通知后,立即联系班主任提交了申请。“我们一直在关注今年的暑期托管政策,就等着学校的具体方案,所以看到老师的消息就立马报名了。”艳萍说。

“琪琪比较喜欢和同学们待在一起,这次参加暑期托管就是她自己首先同意的。”在艳萍和丈夫看来,把女儿交给自己的学校,也更值得信赖,“对孩子来说,她还是在熟悉的环境里,面对的也是熟悉的老师,而且托管服务也是由学校办的,比去其他辅导班放心多了。”

对空调维修工刘冰来说,学校开办的暑期托管班不仅让人放心,相对市面上的托幼服务也要便宜得多。刘冰的大儿子刘炎在北京市海淀区上小学,妻子在家照顾刚出生的二胎,暑假正是空调维修的繁忙期,刘冰有些顾不上孩子的看管。“我和妻子本来商量请家政工,但确实是太贵了。现在把孩子送到学校的暑期托管班,只用交每天十多元的午餐费,经济上的压力减轻了不少。”

“混班”管理面临不足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支持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的通知》,暑期托管服务主要面向确有需求的家庭和学生,不得组织集体补课、讲授新课。对此,刘冰认为学校的暑期托管的确帮农民工家庭解决了基本的看护难题,“我们在城市里没什么亲人朋友可以帮忙,平时工作也没个准点,学校托管对我们来说就是最大的帮助。”

暑期托管开始后,刘冰每天下午3点半接孩子回家,路上习惯性地询问孩子当天做了什么。“孩子告诉我,每天去学校之后就开始看书、写作业,然后到点吃饭,中间会安排他们做做体育活动,偶尔组织看看电影。”这些内容与他的预期有一些出入,感觉只是在孩子暑期看护上“搭了把手”。

刘冰告诉记者,他能够理解对于不补课、不授新课的规定,但儿子的英语成绩不太好,希望儿子在暑期能有机会追赶一点。“北京的小学生从一年级就开始学英语,但我和他妈妈知道的单词很有限,更不会读,辅导起来很吃力。我想着他在学校最好能和同学们一起练一练,老师也能帮着听写单词。”

艳萍之所以考虑等托管结束后给琪琪报兴趣班,也是了解到学校暑期托管的“混班”现实。据她介绍,托管第一天去接孩子放学时才知道,全校参加暑期托管的不过20多名学生,学校因此将这些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集中在一起管理。

“学校在通知里有说明,不组织学科培训和集体授课,这个我们是知道的。学校的老师需要休息,把每个班级的学生都分开托管,确实比较麻烦,也没有必要。”但艳萍认为,不同年级的小学生心智发展不同,刚刚升入小学的低年级学生面对高年级学生会比较胆小,她担心“混班”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不适。

期待探索更丰富的活动形式

送孩子返乡过暑假,是刘冰在学校暑期托管服务结束后的计划。他说:“孩子的英语跟不上,我们也在想办法,但是那些辅导机构一节课就好几百元,经济压力有点大。把他送回老家后,大学放暑假的表姐还能帮着辅导一下。”家里的老人们也希望孩子过暑假能回老家待一段时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没有暑期托管或不参与暑期托管的情况下,将孩子送回老家过暑假成为大多数农民工家庭的选择。那么还有没有其他选择呢?

7月23日,记者在位于北京市大兴区城乡接合部的蒲公英中学看到,十多个主题展位分别展示了同学们在环保、美食、化学、物理等领域的探索成果,近200名师生和志愿者们共同回溯了十多天丰富多彩的夏令营活动。

许靖既是此次夏令营的志愿者,也是蒲公英学校毕业两年的校友。她告诉记者,选择回来参加夏令营,实际是为了弥补自己当年的遗憾。“我老家在黑龙江农村,父母很早就来北京的服装厂打工。以前每次放暑假,爸妈都没有时间管我,我只能回老家陪着姥姥,没有机会参加学校的夏令营。”

据该校相关负责人介绍,自学校2005年开办以来,每年暑假都会举行夏令营。“学校里的许多学生都是流动儿童,平时可能很少有机会看看身边的北京,夏令营实际是给他们搭建一个拓展知识的平台。”

具有多次学生家访经验的志愿者赵老师认为,农民工家庭的收入相对较低,没有那么多钱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兴趣班,但他们会鼓励孩子参加夏令营,尽其所能地帮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的夏令营活动不仅完成了托管的任务,而且丰富了托管的形式。”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探访农民工子女暑期托管:期待更丰富的活动形式链接:http://www.esxun.cn/news/61178.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