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生活 » 正文

制作彩灯的手工做法(diy制作元宵彩灯手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3-06 13:04:08
导读

记者 韦嘉蓉 潘卓盈后天就是元宵佳节啦。元宵一到,花灯走俏。今年正月十五,想不想自己动手做只杭州最本土传统的“彩灯”呢?我们这期的民艺课堂就邀请葛建民老师(快报文化周刊民艺大卖场做过人物报道,详见2016年1月31日19版《他们家做灯笼的技艺,打着灯笼都难找》),来为大家上一堂“花灯课”,手把手教每个人做一只杭州最传统的民间灯笼。葛建民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龙坞彩灯”的第五代传人,他家祖祖辈辈做

记者 韦嘉蓉 潘卓盈

后天就是元宵佳节啦。元宵一到,花灯走俏。今年正月十五,想不想自己动手做只杭州最本土传统的“彩灯”呢?我们这期的民艺课堂就邀请葛建民老师(快报文化周刊民艺大卖场做过人物报道,详见2016年1月31日19版《他们家做灯笼的技艺,打着灯笼都难找》),来为大家上一堂“花灯课”,手把手教每个人做一只杭州最传统的民间灯笼。

葛建民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龙坞彩灯”的第五代传人,他家祖祖辈辈做的灯笼,民国时期曾是杭州街头的爆款。清朝末年,杭州拱宸桥一带因为繁盛的水陆码头交通,形成了熙熙攘攘的旺市,商贾遍地。葛建民的爷爷葛明楷就在拱宸桥边上开了一家彩灯店铺。生意好到什么程度?据说当时运河一带整条街上挂的花灯全是葛家的。

跟着这样的灯笼老师傅,学做一盏自己亲手制的花灯,一起祈福新的一年平平安安、健健康康,还挺有意义呢。

地点:浙江图书馆一楼文澜演讲厅

除了制花灯,元宵节还有什么习俗?在古代,这可是宜男宜女宜勾搭的好日子。

《春灯谜》里的美少年宇文彦和影娘在这天一见钟情,私订终身;南朝末代皇帝陈叔宝陈宣帝的妹妹的女儿乐昌公主在元宵夜和失散多年的夫君和好如初,成就了“破镜重圆”的佳话;《大明宫词》里的少女太平在元宵花灯下掀开了昆仑奴的面具,一见薛绍误终身;鲤鱼精变成牡丹小姐和张珍看花灯,结果被牡丹小姐的爹抓个正着;《金瓶梅》里的西门庆选了这天晚上私通李瓶儿;《水浒传》里的宋徽宗挑了这好日子偷会李师师;连唐僧都因为拣这天出门看灯被三个犀牛精抓去,“宽了佛性,在此贪欢”……你看看,多少人把元宵节过成了情人节。

但是,傅雷老师说得好啊:这世界除了男欢女爱,终究还辽阔得很!机智如古人,自然给元宵节找了其他乐子。“HI,你今天偷菜了吗?”“瞎嘚瑟啥,你是不是找骂呢?”“都知道正月初五迎财神,你听过正月十五迎厕神不?”——下面就带你看看“非典型元宵节”的正确打开方式,我们的老祖宗“猴赛雷”(粤语,好犀利好厉害的意思)啊!

方式一:人生能有几回“偷”

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古代又称夜为宵,故称“元宵节”。很多人又把这天叫做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者灯节,但是你知道它又叫“放偷节”吗?顾名思义,偷盗在元宵节那几天可是名正言顺的。

这事儿起源于南北朝时期。《魏书·东魏孝静帝纪》记载:“四年春正月禁十五日相偷戏”。说的是天平四年(公元537年),北朝拓拔鲜卑族在元宵夜时,相偷戏盛行。崇祯八年(公元1635年)刊行的《帝京景物略》里,也提及金元时期,元夕“三日放偷,偷至,笑遣之,虽窃至妻女不加罪”。也就是说,这三天的元宵佳节里,不仅可以偷东西,连冒犯到人家妻女都没问题。

“冒犯到妻女不加罪”这个是否属实还有待考证,但“偷青”却是当年赶时髦的一项活动。所谓偷青,就是三五成群地去别人家的地里偷菜,尤其是没嫁人的妹子,谚曰:“偷得葱,嫁好公;偷得菜,嫁好婿。”本来“偷青”只是象征性地讨个好彩头,结果光绪年间一引进广西龙州就成了“全民偷菜”的盛况,“不论男女老少,不待更深,饭后即出,到处汹汹,势同掠夺,各园主稍为疏防,即被一扫而空。”这架势,不输给当年的开心网啊。

除了偷菜还偷别的吗?当然偷。还没娶到老婆的光棍去偷别人家墙头的老古石,结了婚的夫妻可以当一回“雌雄大盗”,一起去偷刘、柳、戴、代等姓氏人家的灯(取其谐音,意为留住孩子、带上孩子),然后放在床底下求孕。至于想生儿子的,直接去偷喂猪盆了。

总之,人生能有几回“偷”,此时不偷,更待何时?

方式二:我不找你妹,我“找骂”

虽然这古人的元宵节得“偷”着过,但他们可不会做贼心虚。相反,他们就怕人家不知道,恨不得敲锣打鼓、扯旗放炮地告诉对方:“嘿,兄弟!我要来你家偷东西啦!”

这不是找骂吗?没错,就是“找骂”,而且“以受詈为祥,失者以不詈为吉”。这意思就是说,不管是偷菜偷灯偷盆还是偷石头,他们都巴不得被抓到痛骂,因为这才是吉兆啊。据江西省民俗与文化遗产学会副会长梅联华透露,在江西萍乡,这元宵节当天偷青要是被人咒骂,那是可以免去一年灾祸的好事。

位于重庆市东北部的开县,也有元宵节“对骂”的习俗。到了这一天,他们直接坐下开骂,誓要将平日的怨气都骂出来。温馨提示,被骂之人不得还口哦。你说这要是搁在北京,那齐刷刷的“京骂”一出口,五环都得抖三抖吧。

闽南地区的小朋友也挺吓人的,还有两村儿童互掷石块的习俗。不忍心是不是,可是人家说了,如果你不丢石头,你那村子必定发生瘟疫。这套路,跟“你不转发就不是中国人”“你不转发就死全家”一模一样。

方式三:迎“厕神”

“元宵之夜请紫姑,保佑吉祥赐安福。终归女儿同情意,焉辨荒唐事有无。”——“正月十五迎紫姑”也是不少地方的习俗。每到这一天夜晚,古人们就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再糊上各色彩纸,画出紫姑的头脸。妇女们纷纷站到紫姑常做活的厕所、猪圈和厨房旁边迎接她,一边拉着“紫姑”的手,一边告诉她:“子胥(其夫)不在,曹夫人(大妇)已行,小姑可出嬉。”

紫姑是谁,她就是传说中的厕所之神啊,简称“厕神”。最早的关于她的记载,在南朝刘敬叔的《异苑》卷五。传说紫姑原是一个受大妇妒忌的小妾,常常被叫去干些脏活,正月十五那天不堪虐待而死。她死后,天帝见怜,因她生前常干脏活,就让她当了厕神。民间还传说紫姑占卜很灵,尤其是卜问蚕桑的收成。在丝绸之乡苏州,许多老百姓以养蚕植桑为生,所以到了每年的正月十五,蚕农们都要欢迎“厕神”回家,以祈求蚕桑丰收。传说,如果扎的“紫姑”变重,就表示厕神降临了,可以向她卜问能以数字回答的问题了,“紫姑”还会点头作答。

方式四:逐老鼠

同样盛行于古代南方地区的“奇葩元宵习俗”,还有逐老鼠。

正月十五,正值冬日刚过,立春不久。此时老鼠开始出来活动,但行动迟缓,正是除鼠的好时机。然而古人迷信,认为老鼠是五谷神,怎么能“人人喊打”呢。南方多桑蚕,养蚕人家担心老鼠在夜里把蚕宝宝给吃了,只能讨好老鼠。南朝梁吴均的《续齐谐记》中记载,他们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黏糊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一层肉,再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一边放一边还念念有词:“乖,你要是再吃蚕宝宝就不得好死哦。”

南朝的神话志怪小说《续齐谐记》里的说法就美好多了。书中写道,有一年的正月十五,吴县的张成起夜,突然看到一个妇人出现,对他说:“我是你家蚕室的神,如果你们明年正月十五用白粥祭祀我,就让你们的蚕桑丰收。”说完就不见了。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制作彩灯的手工做法(diy制作元宵彩灯手工)链接:http://www.esxun.cn/news/610664.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