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普 » 正文

“一捂就晕”和“一拍就走” ?过于夸张 难以实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8-04 11:14:26
导读

流言:近期广东一23岁女孩因七氟烷中毒致死的事件备受关注,也引起了人们对于麻醉药物的高度讨论。比如传播度最高的一个:电视剧里经常出现的“用毛巾捂住口鼻人就会瞬间晕倒”场景。真相解读:最近,广东一23岁女孩因七氟烷中毒致死的事件备受关注,不仅在网上引发了大众的高度关注,还因此出现了网红医生、专业人士以及粉

流言:

近期广东一23岁女孩因七氟烷中毒致死的事件备受关注,也引起了人们对于麻醉药物的高度讨论。比如传播度最高的一个:电视剧里经常出现的“用毛巾捂住口鼻人就会瞬间晕倒”场景。

真相解读:

最近,广东一23岁女孩因七氟烷中毒致死的事件备受关注,不仅在网上引发了大众的高度关注,还因此出现了网红医生、专业人士以及粉丝之间的一系列争论,甚至出现了“用自己做麻醉实验”的极度危险行为。纷争的白热化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们对于麻醉类药物相关知识的超高关注度。

除了接受一些治疗、手术等特殊情况之外,似乎麻醉离我们普通人的生活挺遥远;但通过这次网络热点的爆发可以看出,我们对于麻醉药物的认知还存在着非常多的误区,就比如传播度最高的一个:电视剧里经常出现的“用毛巾捂住口鼻人就会瞬间晕倒”场景,这真的是可以实现的吗?

“一捂就晕”和“一拍就走”?过于夸张 难以实现

作为吸入性的麻醉气体,七氟烷和乙醚即使再“厉害”,也绝比不了神话故事里的仙气,它们必须得在人体内达到一定的浓度才可以产生麻醉效果。但达到这样有效浓度的过程,可是一个从无到有,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就如同饭得一口一口吃下去一样,药也得一口一口吸进来。所以,像很多影视剧中经常出现的“一捂就晕”,基本上是不太可能实现的。

而如民间传说的“拍花子”拐卖儿童手段所描述的“一拍头,孩子就跟着走”以及经常跟传销组织挂钩的“用了一些迷药之后就会自动把钱都交出来”等情景,都是在恐惧心理影响下产生的以讹传讹,类似于“咕咚来了”。在临床麻醉中,还没有如此“神奇”的麻醉药物。即使万一有,也必须把这种药物应用到某一特定剂量,并保证足够的持续时间,才可能达到上述情景中的效果。先不说药物成本之高,单说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精准把握,也不是随便谁都可以做到,如果真运用在犯罪行为中,也算是“高智商犯罪”了。

 

麻醉药并非唾手可得 “防麻”警报须时刻在线 

此次热点事件让很多人开始担心,麻醉药若是被心怀不轨的人滥用,对于整个社会的秩序和治安都会形成非常严重的威胁。首先,仅就事件中涉及到的七氟烷(醚)而言,虽然目前并没有明确的规定来禁止开据发放的行为,但这种开据发放行为的前提,必须是患者存在非常明确的使用指征;而且,必须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因此,医师对这种药品的把关极其严格,即使途径合法、手续齐全,也会慎之又慎,不会让人轻易获得。

尽管如此,我们也需要格外谨慎。企图利用麻醉药物达到非法、恶意目的的人,常常会把“迷药”掺进食物和水里,并想尽一切方法隐蔽加害行为。比如,会选择在光线昏暗的环境中,利用肢体、物体遮挡等等;或者制造犯罪时机,比如在人少、僻静的空间,蓄意灌醉受害人等等。

在社交活动中,不喝、不吃陌生人递来的水和食物;尽量不让别人接触自己的水和食物;尽量避免醉酒;尽量不与陌生人(可靠性低,或不能判断可靠性的所谓“熟人”)独处;如遇身体不适,一定要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正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时刻不放松心中的警惕之弦,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遭到此类伤害。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一捂就晕”和“一拍就走” ?过于夸张 难以实现链接:http://www.esxun.cn/news/60866.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