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青年报讯(见习记者 李艳 通讯员 李翠玉) 一个小小的木制磨具可以生产出无数个可爱的月饼,真是太有意思了!小记者和30位体验官发出这样的惊叹。9月10日下午,岭南酒店携手琶洲岭南东方酒店举办 “小饼印大文化·巧手饼上添花”非遗系列活动,30组家庭作为“非遗体验官”在酒店沉浸式畅享中秋非遗文化。广青融媒红领巾小记者现场采访报道,并在与其它学员一起参与体验。
向饼印非遗传承人学手艺
如何饼看起来又好吃又出彩?饼印制作技艺是工匠大师们的绝活。这次活动邀请了广东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余兆基老师。余老师就如何DIY专属饼印,并用专属饼印打饼进行了仔细讲解。
“小徒弟”们跟着余老师当起学徒,余老师根据徒弟的大小分派了“岭”“南”两字的模型,雕刻完成再清洗饼模完成打饼。
据了解, 饼印,又称“饼模”。广州饼印是生产广式月饼、杏仁饼、龙凤礼饼等各式传统广式饼食的主要工具,有着300多年的历史。饼印制作世家“余同号”自1865年创立,迄今已有150多年历史。余兆基是广州饼印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从事饼印制作技艺48年,作品深受广府地区和海外华人喜爱,选材上一般采用野生广西棠梨木去芯,韧性够、厚度足,木纹细幼、纹理匀称而具有美感,其雕刻的图案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工艺之精湛为人们称赞。“余同号”也是现广州唯一的一家饼印木艺店铺,在木工艺方面其筷子、檀木梳、酸枝首饰盒、算盘等获得“广州十大手信”称号和广东省国际旅游博览会“优质广货奖”。
“小徒弟”体验印饼制作绝活
本次活动以劳动课上的木工制作相仿,此次以饼印为主题的非遗劳动研学之旅,两位小记者发现,“小徒弟”们目前只学到皮毛,要多年的老师傅才能掌握这门技艺。因为它做工讲究,一天只能做三到四个,所以每个饼印对他们来说,都是精美的工艺品,是有灵魂的作品。还好,30位“小徒弟”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了饼印制作、清洗、打饼等基本环节,每位小徒弟都成果满满,带着自己的作品与家人们分享。
“匠心”就是决心和信心
西关外国语学校初一(3)班 欧阳思捷
今天我十分荣幸地认识了“余同号”饼印第五代传承人余师傅。余师傅生动细致的描绘让我从中看出了一位老手艺人对非遗文化的热爱与执着。从他的描绘中,我认识并了解了饼印,了解到它制作的不易与艰辛,选材的精确让我明白了非遗的意义。
体验的时候,当我看到模具上“岭”这一大字,我心中油然生起的不是兴奋,而是一种想认真将它制作出来的决心。我用刀反复打,每一笔一画都被我捶打至上几十遍,直至将每一笔画都打磨平整光滑。虽然我可能连三脚猫工夫都没有,但我尽最大的努力将饼印最基本的样子制作出来,这个过程让我对余师傅产生更浓烈的敬佩。
做好一件事并不难,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持做好一件事,很难。像余师傅那样坚持传承非遗文化几十年的老手艺人们,用最细致的手艺,为我们带来一件又一件珍贵的作品。我知道他有许多作品的制作,一件就要用上十年的时间。是啊,这些作品呈现出来的,更是一代手艺人的决心和信心。
教师节,向非遗传承人致敬
东风东路小学五年6班李周骏
教师节这天,“余同号”饼印木艺第五代传承人余兆基师傅亲临现场为我们传授了一堂生动有趣的饼印制作课。
今天我才知道,我们平时吃到的月饼表面都有精美的图案,而且款式多样,原来这些不同的图案都对应着不同的寓意:蝴蝶代表幸福美满,乌龟代表长寿,狮子则代表权威等等。正是因为有余兆基师傅等大师们一代一代的传承,才能让我们见到一个个精致的饼印,品尝到精美漂亮的月饼。
今天我们体验刻饼印,仅仅是一个字的雏形就刻了一个多小时,手就已经感觉特别酸麻,刻字完成,还需要修边,清洗,验收合格后才能当做模具使用。真实情况下,每一个饼印往往要耗费好几个月才能完成雕刻,还需要反复打磨,可以想象余师傅等饼印大师需要付出怎样的辛勤劳动啊!弘扬祖国传统文化,向余兆基师傅等非遗传承人致敬!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