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旅游资讯
公众号ID:sx710075
关注
西安 关中蒸碗
在关中地区的年夜饭桌上,最不能缺少的一道菜便是蒸碗了。据说蒸碗起源于两千多年前,其历史久远的程度绝不亚于“陕西八大怪”。蒸碗因食材要放在碗内用笼屉蒸而得名,多少游子久居他乡,忘却不了的便是这一口乡愁。
蒸碗一般都是先将各色菜肴加工成半成品或成品,待到食用时再将其蒸熟。蒸碗的香味浓郁、老少皆宜,特别是在年关时节,备受大家青睐,不管是待客还是自家食用,都是一道“硬菜”。随着时间的发展,关中八大碗,这个概念也应运而生,常见的八大蒸碗分别是:小酥肉、条子粉蒸肉、黄焖鸡、纯肉丸子、红烧带鱼、枣方肉、红苕扣肉和八宝甜饭。对每一个老陕来说,这些美味是过年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传统美食,无论现在的物质多么丰富,有了这些蒸碗,年才有味道。蒸碗不单单是一道菜,更是一种生活仪式,在老陕人的心中,它是年一般的存在,也是离家时,后备箱必带的存货。
宝鸡 西岐肉臊子
关中地区分为西府和东府,说到西府就不得不提肉臊子了。也许会有人问,臊子是什么?臊子是用精选的肋条肉切丁(1厘米大小),加上香醋、辣椒面和各种香料炒制而成的一种酱料。炒好的臊子水分少酸度高,常温下也能保存很长时间,是关中众多面食中常用的拌酱之一,尤以岐山臊子面而广为人知。
关中的面食大多做得豪迈且份量十足,岐山臊子面则是少有的精工细作。岐山臊子面以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而出名。臊子面的灵魂在汤,汤制作的关键便是臊子。而这肉臊子可不仅能做臊子面,用来炖排骨,也是绝顶美味的,酥嫩酸辣,别有风味。把它夹在刚出炉的热饼里,外酥内软的饼配上香辣略带醋味的肉臊子,香得流油,回家的第一口乡味,总是从肉臊子开始的。
榆林 拼三鲜
提起榆林,这个陕北最北的地方,有些人会说最不能错过的年味,当然是陕北炖羊肉了,但对于当地的人们来说,却另有一味佳肴牵动着人们的味蕾,那便是拼三鲜。
拼三鲜浓缩了陕北菜系的精华,有荤有素、有汤有料,营养丰富,醇香味浓。三鲜是指里面的猪、羊、鸡三种肉,但就是这三种肉,做法却很不同,用到了烧、煮、炸、蒸等烹饪手段,汤内还集炸洋芋、片粉、鸡蛋皮、菠菜、木耳、海带丝、黄花菜等各种辅料美味于一体,片粉软亮滑口,丸子香酥可口,肉滚烂鲜肥……光是想一想就让人直流口水。
关于这道菜,还有一段传说,据说乾隆皇帝私访榆林时,曾吃过此菜,赞不绝口。后来被带入宫中,特做为招待外国使臣的压轴菜。味觉的记忆最是刻骨铭心,很多食物,都是因为倾注了感情而变得特别,这道菜因工序之繁杂,配料之众多,浓缩着家人的浓浓爱意。在家人团聚时,一起共享一盆热气腾腾、鲜味四溢的美食,想起来就是一件幸福的事。口齿留香之际,亦能感知家庭的阖家欢乐。
汉中 腊味,熏腊肉
“一年之岁尾,一碗腊味香”,与关中和陕北过年习俗不同的是,位于秦岭南边的汉中,生活习惯与南方贴近,自然是少不了晒腊味的。腊味是汉中人过年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大菜,这是属于家的味道,是进入腊月后,家人们就开始准备的吃食。
每年入冬后灌制香肠、腌腊肉、晒鱼干是汉中人多年来的习俗。看着家家户户晾挂出来的香肠、腊肉越来越多,就知道要过年了。对很多汉中人来说,腊味不仅是年关时的美食,也见证了时间变迁和大家生活的变化。世代传承的腊味文化在“年味儿”里叶茂根深,它存在于人们的骨子里、溶化在人们的血脉中。上等的腊肉吃起来味道醇香、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它让我们无论是身处老家年夜饭餐桌,还是异国他乡,吃一口便立刻被拉回儿时记忆,想起“妈妈的味道”。关于汉中腊肉的历史,据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张鲁称汉王,兵败南下走陕南,途经汉中红庙塘时,汉中人就用上等腊肉招待过他。在陕南农家,腊肉是家常必备菜,同时也是一道浓郁的乡土美味,牵动着不知多少人的味蕾。
制作 / 汶雅 丨审核 / 折冲
点击查看往期文章精选
❶关西之旅,遇到想象中的日本(之二)
❷天桥立 | 日本的神奇海湾
❸西安鼓乐 | 中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❸关西之旅 姬路的城和舞子的海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