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姑鱼(Nibeaalbiflora)属石首鱼科、黄姑鱼属,为近海暖温性中下层经济鱼类,分布于中国、朝鲜半岛和日本南部沿海,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受到消费者的欢迎,浙南的市场价格在120~200元/千克,受到广大海水养殖从业者的青睐。目前,黄姑鱼的人工繁育技术已经突破,在浙江省沿海黄姑鱼主要为海上网箱养殖和海水围塘混养模式,养殖技术也取得了进展并逐步完善。课题组开发了低成本的黄姑鱼室内循环水养殖设施,进行海水围塘和室内循环水的接力养殖试验,解决了黄姑鱼安全过冬、保活出售等问题。
一、循环水养殖系统设施的构建
1.养殖桶 养殖桶采用圆形带脚的玻璃钢养殖桶,桶直径150厘米,深70厘米,桶脚为固定的三脚,脚高30厘米,桶底稍带坡度,中间出水,桶水体约1吨。1组系统具4个养殖桶,单排排列。
2.上水管道系统 管道系统均采用聚氯乙烯硬管,上水采用功率50瓦的变频潜水泵提水,水泵放置在水处理缸第4格,上水主管采用直径3.2厘米管,每个养殖桶配1个进水龙头。循环水泵工作时测流量为每小时2吨左右,养殖桶每24小时约12次循环。
3.下水管道系统 下水利用养殖桶的水位压力自流,每个桶带控制水位的竖流管,每个桶均能控制进入循环或不进入循环独立排放。养殖桶竖流管直径4厘米,回水底管采用直径6厘米管。在下水管道系统末端的两根竖管中放置两根30瓦的潜水式紫外线消毒灯。
4.水处理玻璃缸 水处理玻璃缸长244厘米、宽150厘米、高60厘米,分隔成4个部分,养殖桶回流的废水经下水管道系统最后经潜水式紫外线消毒灯后回流至水处理缸第1格,第1格长70厘米,底空2厘米和后一格相通,第1格从上到下依次为40目筛绢、过滤棉、生化球、珊瑚沙;第2格长174厘米,养殖大型海藻,在玻璃隔板靠近水处理缸后端的中下位置打3个直径5厘米的孔,和水处理缸的第3格相通;第3格长214厘米,底空2厘米和后一格相通,也养殖大型海藻;第4格长30厘米,放置潜水泵提水。第1格对养殖水进行物理过滤和生化过滤,第2格和第3格为大型海藻进行植物过滤处理,养殖废水经过上述处理后由潜水泵提水至养殖桶。
5.增氧设施 养殖系统配1台功率35瓦的气泵,每个养殖桶中放置1个小的纳米充气盘。
1.养殖桶;2.上水管道系统;3.下水管道系统;4.水处理缸第1格;5.水处理缸第2格;6.水处理缸第3格;7.水处理缸第4格
1.养殖桶;2.下水底部汇集管;3.养殖桶控制水位的竖流管;4.潜水式紫外线消毒灯;5.水处理缸
二、循环水养殖管理技术
1.放养准备工作 循环水养殖系统在黄姑鱼放养前,需无鱼或极少量鱼运行1~2个月,待循环水养殖系统水处理缸第1格中的过滤棉、生化球、珊瑚沙等滤材逐渐挂膜附着硝化细菌后,再放养黄姑鱼,黄姑鱼放养前用淡水浸泡鱼体15分钟左右,预防寄生虫病。
2.养殖密度 浙江省沿海的生态养殖围塘在3-6月投放黄姑鱼苗混养至年底,个体重达150~250克起捕,一般每吨水体的养殖桶放养上述规格黄姑鱼50~150尾。冬季水温低,饲料投喂少,养殖密度可高些;夏季水温高,饲料投喂量大,则养殖密度低些为宜。
3.饲料投喂 养殖期投喂海水鱼浮性颗粒饲料,水温16℃以上,黄姑鱼摄食积极,日投喂1~2次,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2%~3%。水温14℃以下,摄食明显减少,可2~7日投喂1次;水温10℃以下,黄姑鱼不摄食,可不投饲。
4.水质检测和措施 日常定期采用水质测试盒检测循环养殖系统中海水的氨氮、亚硝酸氮,采用硝酸盐测试剂检测硝酸氮,采用便携式溶氧仪检测溶解氧。水质要求氨氮小于0.01毫克/升,亚硝酸氮小于0.2毫克/升,硝酸氮小于100毫克/升,溶解氧4毫克/升以上。如日常检测数据超出上述范围,需采取加大换水量至50%以上、减少饲料日投喂量、减少养殖系统鱼密度等多种措施。
5.清污和换水 循环水养殖系统水泵连续不间断提水循环,养殖桶水经过处理缸第1格的40目筛绢过滤,留有大量的鱼粪便和残饲等在筛绢上,需每天清洗1~2次。正常日换水量20%以下为宜,如养殖密度高且投饲量大,超过了养殖系统的水处理能力,或其他原因导致养殖系统水质变坏,则临时加大日换水量,并采取减少饲料日投喂量、降低养殖系统鱼密度等措施,待系统稳定后再日常量换水。
6.病害防控 黄姑鱼室内循环水养殖全程不投抗生素和水体消毒剂,以防杀死水处理缸中的硝化细菌和破坏硝化菌膜。黄姑鱼养殖期保持好的水质,投喂优质全价配合饲料,高温期严格掌握投饲量,防止过食而造成消化不良。淡水浸泡是最常用的疾病防控手段,定期1个月左右用淡水浸泡鱼体5~15分钟,预防寄生虫病。
三、总结和讨论
1.黄姑鱼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设施的适用性 浙江省近年来在贝类养殖为主的围塘中低密度混养黄姑鱼,当年6月放养鱼苗,至11月大的个体可达到250克,生长明显快于黄姑鱼海水网箱养殖模式。但围塘养殖也存在一些问题,浙江省的海水围塘冬季水温均低于海上网箱水温2℃以上,达到6℃或更低,在浙江海区网箱中能过冬的黄姑鱼在海水围塘中难以过冬。另浙江省的海水围塘多为贝、虾、蟹等多品种的生态混养模式,黄姑鱼为增加的混养品种,海水围塘一般每年需清塘,清塘时黄姑鱼尚未达可出售的商品鱼规格,以贝、虾、蟹养殖为主的围塘养殖难以兼顾黄姑鱼养殖和出售等全环节。围塘混养的黄姑鱼当年过冬前个体重在150~250克,保活起捕后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过冬并继续养殖至次年,鱼个体重500克左右活体出售,价格高,效益好。黄姑鱼室内循环水养殖设施解决了黄姑鱼安全过冬、接力养殖至商品规格、保活出售等问题,可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在浙南,一般保温性较好的室内水温均可保持在8℃以上或更高,养殖黄骨鱼不需要升温设备。如配备电热棒或小型水锅炉等升温设备,室内循环水养殖在冬季可保持高的水温,则可适用于养殖海水石斑鱼等多种名贵海水鱼类。
2.黄姑鱼室内循环水养殖设施的特点 本室内循环水养殖模式和常规的海水食用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相比,有投资低、占地少、养殖运行稳定可靠、运行和维护成本低等特点,但水处理能力相对较弱,养殖容量有限,更适宜特定海水鱼类的海水围塘或网箱和室内循环水的接力养殖模式,解决安全过冬和保活出售等问题。
3.水处理缸中海藻品种的选择 水处理缸中具光合作用的海藻是重要的一环,可有效吸收水体中氮、磷等,如海藻栽培生长好,则日常换水量少,养殖的鱼生长好。笔者在系统中栽培养栖菜、石莼、海带等多种大型海藻,发现大型海藻在低温时能较好地生长,高温时很容易死亡。水温在25℃以上时需更换水处理缸中的海藻品种,在海水水族缸中作为观赏用的鹿角藻在高温期生长好,适应性强,适宜中高水温期在本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中栽培。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