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令家长头疼不已,一些宝宝本来早已学会如何上厕所,但现在却莫名其妙的“倒退”了。
一些家长面对孩子的“失禁”忍不住恼火,觉得孩子是故意的,于是就会“狠狠”的教育孩子,但家长们殊不知这其实是幼儿成长的一个必经阶段——肛欲期。
3岁宝宝还尿裤子?舒舒最近发现3岁的儿子竟然开始尿裤子,本来以为只是晚上水喝多了,孩子没控制住。但陆陆续续儿子不但尿裤子频繁,更开始拉裤子。
更让舒舒感觉非常恼火,明明之前已经教会孩子如何独立上厕所了,而且最近孩子要上幼儿园,在家还好处理,在学校可怎么办?
要是因为“失禁”而被幼儿园劝退可太丢脸了。又一次儿子尿裤子,舒舒二话不说直接拉下脸来,问孩子是不是故意的,更是上手打了孩子好几下。
但宝宝并没有因为挨打而变好,而是对排泄产生恐惧,反而失禁的次数越来越多。舒舒带孩子去了医院,医生检查后告诉她,孩子只是进入了“肛欲期”。
所以才会出现拉裤子,这样的“倒退”行为,并告诉舒舒应该耐心引导,如果打骂反而会出现失禁严重的情况,多吃水果蔬菜,一般2个月就会好的。
舒舒听完之后非常羞愧,自己不应该在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就直接动手打儿子。
什么是肛欲期?肛欲期:肛欲期是由弗洛伊德提出的,指的是宝宝进入1岁后,会进入一个依靠排泄来获取满足的时期,这个时期一般会持续2-6个月左右。
1岁后随着宝宝的发育,他们已经获得了控制排泄的能力。当宝宝排泄时他们能从这个过程中得到满足,并且会反复试探自己憋住大小便的极限。
一旦宝宝憋不住,就会造成尿裤子、拉裤子的情况。
还有一些宝宝他们觉得大小便,都是属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一旦排泄就是“献出礼物”。所以宝宝们不愿意排泄。
心理学家表示:这个时期的宝宝可能会通过排便来表达自己的态度,如果宝宝总是憋着,那么可能他对父母并不是很满意,通过这种行为来表示“抗议”。
家长谨记6原则当宝宝进入了“肛欲期”,父母们该如何做呢?
1)不要打骂孩子
当宝宝出现失禁后,家长一定不要采用打骂的方式,让孩子“长记性”。有些宝宝的“憋”其实是一种对父母的不信任。
当父母打骂后,这种行为之后加重心理负担,让肛欲期延长。
2)了解肛欲期的相关知识
1-3岁的家长应该提前了解下“肛欲期”的相关知识,这样当宝宝出现“失禁”时,家长就不会以为孩子是故意的。
3)不要通过药物,让宝宝强制排泄
一些父母担心宝宝总是不排便会对身体不好,于是就给给宝宝吃一些排泄药。但是药物造成的失控感,会让孩子对排泄产生恐惧,从而更加排斥排泄。
所以家长们千万不要使用药物,如果真的很担心,就尽可能让孩子多吃蔬果,多喝水。
4)不要给宝宝把便把尿
还有一些家长会通过把尿把便的方式,来控制宝宝的排泄,但这种行为反而会影响宝宝对排便的控制。
有调查显示,长期把尿把便的孩子,日后患有痔疮的几率要大上很多,并且非常影响孩子脊柱和髋关节的发育。
5)积极引导
当宝宝出现排泄倒退时,家长要细心引导,接受宝宝尿裤子和“憋着”的行为,告诉宝宝排泄的重要性,可以带孩子看一些排泄的绘本、科普动画等。
当宝宝每次排泄后,都要表扬孩子,让孩子慢慢过度,不要打骂更不要嘲笑。
6)纸尿裤来帮忙
如果大人引导后,宝宝依旧存在“排泄”问题,那么家长可以用纸尿裤来帮宝宝过渡一下。
原标题:1岁后,宝宝进入“肛欲期”,处理不好恐留阴影,家长谨记6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