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灯盏糕
据说,清光绪年间温州有姓陈的兄弟二人,在市区东门陡门头路亭制卖一种形似灯盏的点心,形似灯盏,独具风味,一时名声大振,便被称为“灯盏糕”。现在,在温州比较有名的是“大王”灯盏糕和“扁头”灯盏糕,以鲍鱼为馅的是最贵的,最普通的就是萝卜丝陷的了,只见师傅先在一个大汤勺里铺一层面浆,用萝卜丝将汤勺填满,再盖上一层面浆。听师傅说那面浆是要恰到好处的,要看起来挺稀,明摆着溢到汤勺外面却流不下来。这样做完以后,再把汤勺伸到沸油底下,“兹啦”一声响,香气就冒出来了。光听着声音就让人直流口水了,更何况那香气;灯盏糕在油里炸到一定程度之后,就需要翻过来了。把汤勺提起来,微颤几下,把油甩掉,再猛地一拎,灯盏糕就在半空中转了一个身,然后稳稳地落回到勺子里。这样高水准制成的灯盏糕,味道自然不同凡响,外皮酥松脆甜,肉馅则煞是爽口。
2. 猪油糕
这其实是一个糯米团,把它摊成薄薄的,放在猪油里煎到外皮稍脆时就可以吃了,吃时撒上些白糖,然后用粽子叶包着,猪油糕简单而古朴,为一代代的温州人所喜爱,它并没有象温州的其它小吃那样有那种特别通俗的“招牌”店,而是分散在各个简单而古朴的小巷里。
3. 楠溪麦饼
其实这种食品比较多见,把面粉和好,里面放入梅菜,肥猪肉,包好,擀成薄薄的,放进炉中烤就可以了。但是温州永嘉的楠溪江“王大妈麦饼”吃过后绝对不会让你忘记。做麦饼的师傅告诉我,和面、做陷、包的时候皮的厚薄和烤的时间和火候都是十分讲究的,正是这一步步的精工细作才会有松脆弱、喷香的美味麦饼。
4.鱼丸汤、敲鱼汤
作为沿海城市的温州,它的小吃中自然不会少了鱼制品,鱼丸和敲鱼可以说是最广为人知的了。温州的鱼丸不是原形的,以鱼肉或海鳗肉为主料,切成细条,用酒、味精、盐渍片刻,加白淀粉,用手揉透,然后用手指摘入沸水中,上浮便熟。吃的时候连原汤舀入小碗中,加米醋、味精、胡椒粉和葱花,小心翼翼地舀起一勺送入口中,唇齿间溢满一股淡淡腥味的鱼鲜味道,用力一嚼,还会发现这“鱼丸”颇有劲道,弹性十足。温州大街小巷设有许多鱼丸店摊。1998年12月,温州酒家的鱼丸以其风味佳,有特色,同县前汤圆店麻心汤圆一起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
而敲鱼汤也可以说是温州的一道名菜了,它也是鱼去骨和面粉,不过要把它敲得很薄很薄的一张。吃时,把它切成一条一条的,然后用加三丝(也就是萝卜丝之类的)煮,加醋,胡椒粉。吃起来不仅鲜,因为它是被反复敲打出来的,所以特别有劲道。这道菜应该是别的地方没有的,所以有机会去温州的话一定要尝尝这道名菜。
5. “矮人”松糕
即“白糖肥肉松糕”,为温州人谷进芳创制,因谷人矮,个子小,所以叫做“矮人松糕”。这种风味松糕制作很考究,它所选用的全是这一年的纯糯米,过水磨成细粉,拌以猪臀尖肥肉丁、桂花和白糖,再炊熟切块。现做现卖的矮人松糕,吃起来松软绵糯,甜中有咸,点缀于上面的桂花更是让它清香无比。
6. “长人”锟钝
和“矮人”松糕、“扁头”灯盏糕齐名的就是长人锟钝了。1930年前后,乐清人陈立标在市区铁井栏口经营馄饨,注重质量,馄饨皮薄,用碱得当,馅心新鲜,盖料讲究,有紫菜、蛋丝、肉松、酒浸虾米等。所煮馄饨,汤清见底,形似花朵,美味爽口。因为他个子很高,所以人称“长人”馄饨。很多来过温州的明星都对温州的馄饨赞不绝口,像周杰伦、任达华,现在温州的长人馄饨店里还挂着任达华和店里师傅的合影还有“长人馄饨真好吃”的亲笔签名。
7. 白蛇烧饼
又名葱油熏酥烧饼。传说此饼的创制者是一位喜穿白衣的女子,因而称此饼为白蛇烧饼。白蛇烧饼以每50公斤面粉用8.5公斤猪油揉成酥面;馅心也很讲究,将猪肥膘肉切成条,加盐腌渍3天,切丁;甜酱瓜切丁;虾米浸酒后切末,加芝麻油拌匀。将面粉和水加熟猪油,揿成圆形皮子,裹入咸肉、甜酱瓜、虾米、葱等,包成饼生坯,取饴糖水刷在饼面上,撒上芝麻。待烧饼炉升温至约200℃时,将烧饼生坯贴在炉壁上,烘至饼呈淡黄色时,封住炉口,再焖烘约5分钟出炉。出炉的饼色呈淡黄色,入口酥化,酥松味香。
8.县前头的汤圆:
温州有名的县前汤团原名郑德大汤团,始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相传至今,久盛不衰。那汤圆洁白晶莹、滑糯爽口、汤清香馨、入口即化。记得我在温州读书的时候,时常逃课偷跑到县前头去吃汤圆,至今想起还不禁使人莞然温.州人视吃汤团为吉祥,历来有汤团待客的风俗习惯。市区青年订婚要向亲友赠送汤团券,以示结缘志喜。华侨归国更视吃汤团为故乡情。县前汤团选用上等糯米制作,煮而不破,口感细腻,独负盛名。麻心汤团香甜可口、擂沙汤团味醇爽口,鲜肉汤团入口咬开,便有一股香汁流出,鲜美无比,这3个品种最受人喜爱。1998年12月,国内贸易部在杭州举办全国首届“中华名小吃”认定活动,县前汤圆店的麻心汤圆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
9. 马蹄松
最早产于清雍正年间乐清白象地方,以形如马蹄得名。它以面粉和红糖作皮,馅入糖心和咸肉丁、红瓜丝、熟芝麻粉、桂花。边斜,五刀开口,用手下压露出糖心, 贴在2000度高温火炭炉桶内壁,用明火焖烘,具有皮脆心软的特点。
10. 麻巧
原名巧食,源自农历七月初七民间妇女向织女星“乞巧”的风俗。麻巧采用优质面粉、蔗糖、 猪油、食盐、苏打等原辅料,经调制成舌形,撒以芝麻,烘烤而成.
11. 薄饼
温州人有端午吃薄饼的风俗。制薄饼有一定难度,首先是面粉和水的比例要适当,搅匀后,抓在手中挂而不掉,将面糊往铁煎盘中的轻拖一圈,便烙出一张直径约21厘米、薄如绢帛的面片来。置面片于平盘上,放进肉丝、香菇丝、绿豆牙、蛋丝、鳝丝和韭菜炒成的馅子,卷成圆柱状,蘸原馅心鲜卤而食
13.胶冻
以黄鱼胶或其他鱼类的膘作原料,加水(50克千鱼胶加2500克水)煮沸,溶化后冷却即成。吃时用刀开成小粒,用酱油、味精、米醋、麻油、胡椒粉等调味。口感清凉、滑润。
14.油卵
以麻心或豆沙为馅的糯米粉团,外蘸白芝麻,然后油炸,熟时呈老黄色。形状似鸭蛋而略长、空心,因此叫油卵;也有用鲜猪肉和香菇等作馅,形似圆台乒乓球而稍大,名为麻球。瑞安百年老店李大同就是做油卵和油条起家的。
15. 黄牛骨由于炖的时间长,肉和筋都很酥烂,浓香溢满腮帮。都说骨边肉特别香,这一整套的黄牛骨还因为配料讲究独特,所以芳香馥郁,入味特浓。牛骨配汤味道营养俱佳,尤其牛排口感纯正,入嘴香酥而不腻。1998年谢秉军,谢秉国兄弟俩在鳌江镇打出了‘平阳黄牛骨’的招牌,专门经营以黄牛为原材料制作的各种小吃,因为味道正宗很多客户慕名而来,如今天“平阳黄牛骨”真正做到家喻户晓,成为温州的一道特色风味小吃。
16.【鱼饼】
温州鱼饼早在民国十年(1921)就已出名。当时,永强沙村人周阿实专卖鱼饼。主要原料是豆腐、山粉、肥肉,打成长条,放在蒸笼里蒸熟,而后再放在油锅里去炸,人们称他为“鱼饼实”。现在鱼饼制作法又有了进一步的改进,做时先刮取黄鱼、带鱼等少刺多肉的鱼肉剁成肉泥,加入酒料,拌人豆腐、菜泥、葱、姜等和番薯粉揉成粉团,然后作饼形,或上蒸笼,或下油锅炸至焦黄再入锅炖熟,可单独食用,也可以切成片块煮,或切丝加佐料翻炒。
17.【江蟹生】
江蟹是一个泛指,一般约定俗成的是瓯江中的梭子蟹,经过精劈分解,用醋、酱油、黄酒浸制或辅以其它密法原料,制浸时间约半小时至一小时,因此江蟹生的表面味道就是酸、甜、酱、鲜,蘸了芥末吃,就变成了鲜猛辛辣。我以为,江蟹生是瓯菜系最鲜之一道,在密法调料的浸制下,生的蟹肉果然味道新锐,鲜气逼人,只道是那永宁江,源龙泉溪一泓清流向东,流经南北雁荡山雄险奇峻的山区,沿江是树繁竹秀,清泉浅溪,幽谷铺云,石立风行,蟹便生于这条江上,蟹生瓯江。
18.【花蛤】
为传统养殖贝类,宁德梅田花蛤以颗粒饱满、含沙质少而闻名海内外。福安溪尾是花蛤种苗生产基地,霞浦盐田花蛤亦久负盛名。温州的产量也很客观,不过这道菜给外地朋友点的时候一定要说清楚,不然很尴尬的……经常出来操外地口音的大叫:“服务员把你们经理叫过来,这个什么蚌的还有血,不烧怎么吃呀……”真是愕然呀……
19.【温州高梁肉】
相传创制于清代温州横井巷广进样腊味店。用猪脯肉切成薄片,拌以白糖、味精、酱油、绍酒,精盐。经过摊晒,烘干而成。呈圆形,半透明,具有厚薄均匀、脆香可口。食而不厌的特点
20.【清明饼】
在清明节前,温州城乡家家磨糯米粉做饼,馅以猪肉、笋丝之类,或者嵌以甜糖,俗称“清明饼”。在山区,则采清明草作饼。清明草,即绵菜,也叫“米菜”。学名叫“鼠曲草”,一年生草木。清明季节,会萌生出绵绵白毛细叶,人们采摘叶顶,洗净捣烂,和之糯米粉,以鲜笋、芥菜、肉丁为馅,制饼蒸熟而食。有的人家,从田间采来绵菜、马兰头、苎麻嫩脑等野菜或青草后,先炊熟晒干,磨细作为饼馅,和上米面或面粉制饼,用两片香泡叶包裹,然后,在饭锅中或蒸笼中蒸熟即成,俗称“蒿饼”。在泰顺,先一日,以绵菜叶或蓬蒿和米粉,馅糖阿日馒头,谓之“蒸糍”。绵菜,色青具有韧性,不但好吃,且贮藏得久,有暖胃作用。清明日这天不举火,以冷食为果腹之物,这即古代为纪念介子推焚绵山取寒食之遗意。现在乐清城关,每当清明前后,街上便有清明饼在卖,味道很好!
21.【平阳炒粉干】
温州地摊小吃之一,多以粗粉干为多现在炒粉干,基本上以平阳细粉干为多粉干炒的时候加的配料不同,味道也随之不同。
22.鸭舌
在温州食愈久,就知鸭舌的重要性,无舌不成席。却原来,温州也是水城,一条瓯江浩浩荡荡穿城注入东海,小河且是无数,据说早年,温州城就像威尼斯,城的主要街道是河,是活水的河,上世纪下半叶才将其信河、蝉河等等革命性地填起,遂成为城中主要大道,仍取名信河大道,蝉河大道。今在永昌堡,小河临街,或街临小河,风景依然,可见缩影。水城的温州就应该有大群的鸭子生活,然我不说是鸭子的天堂。不过,我是未谋鸭面,惟在楠溪江见过数只悠游的番鸭。却也是,鸭子这禽,乃江湖隐士,喜芦荡与水泽。
23.蝤蠓
在瓯菜系中,多是要蒸蝤蠓,蒸熟后的蝤蠓,背壳就是蟹黄色,偏红,螯内之肉尤多,如百合之茎块样洁白。温州人将蟹简分为二:一为膏蟹,是有蟹黄之蟹;一为白蟹,是有蟹肉之蟹。今在雁荡山吃的蝤蠓是白蟹,肉鲜,蘸了浙醋或芥末吃,以蘸醋为鲜。
24.肉末海蛰头~
温州地处海滨~盛产海鲜类。海蛰生于海中,本身带比较重的咸味,所以一般吃之前,应该放水里浸泡去掉一些咸味,把肉末加调料拌匀后放入锅中蒸5分钟,放入海蛰头即可。海蛰是可以生吃的,而海蛰头是海蛰最好吃的部分。嚼起来脆脆的~同时,很多地方都直接把比较淡的海蛰头切好入盘,放上“花子”(偶只知道方言是这么说的,学名不会叫,叫是那红红的海里生物,有点象给鱼吃的那种小生物那样,但是个头大很多的~),蘸着吃下酒别有一番风味~
25.凤尾鱼
俗称籽鲚,在温州可大名鼎鼎。“雁荡美酒茶山梅,江心屿后凤尾鱼”,其优美的体形不得不多说两句:鱼体有优美的弧线而侧扁,雄大雌小,鳞呈耀眼的银白色,腹部有棱鳞,尾部分叉,尖细窄长,形如传说中的凤凰尾部,所以名为凤尾鱼。其实据我看来,更象一把弧线优美的小巧剃刀,一下就剌出了我们的思乡之血。据《温州府志》载:“瓯江江心寺后,产鲚鱼长尾扁身,腹背而刀。具有子者,名子鲚。其肉鲜嫩,美味可口。” 温州人吃子鲚多采用油炸之法,食之又香又脆,鲜美可口。“一袋凤尾鱼,万里思乡情。”温州侨乡的一些眷属,每逢凤尾鱼上市,就将它晒得半干,佐以茴香、茶叶和食糖,然后将鱼泡熟,放在小篾排上烘干,精制成鱼干,寄给海外的亲友,让他们分享家乡的温暖与馨香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