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布衫
布衫是一种衣着。青海河湟地区一般有人去世,在办丧事的几天里,本家女性要身穿布衫,这种布衫以蓝色为主。请来念经的老师傅(道人),则穿黑色布衫。布衫的样式与旧时文人穿的布衫一般无二。但我今天要说的布衫不是这种衣服,而是河湟地区的一种面食,河湟地区有一种面食就叫破布衫。
破布衫这种面食在我家乡,主要以青稞面为主,辅以大肉,萝卜,洋芋,酸菜等。
破布衫这名字听起来有些特别,为什么把这种面食叫破布衫呢?大概有两点原因:一是破布衫的面以纯青稞面为主(这种面粉原来在磨面粉时会加少量的豌豆),青稞面不像小麦面,小麦面由于有黏性,和好一团小麦面可以在案板上擀成圆形,椭圆形等有规则的形状,但青稞面由于黏性小,把和好的一团青稞面,擀成一案板有规则的薄面是很难的。每当把一团面擀薄时,这面己经烂成了好几片,四分五裂,根本没有啥形状可言,就好像是撕裂了的一片片破衣一样。二是擀好的面下锅时,不用刀切,而是用手撕上一片,用手揪着下到锅里就行,下到锅里的面也是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基于这两点,因此这种面食才叫破布衫吧。如果你亲身经历过或见过别人做破布衫面食,这个名字还是非常贴切形象的。
在我小时候,那是六七十年代,可以说天天吃的是破布衫。那时由于白面少,只有在过年过节时才能吃到白面,青稞面(我们称作杂面)是一年四季的主食。由于那时条件差,没有油水,破布衫里也只有萝卜,洋芋。另外,那时没有电磨,青稞面是在水磨上磨的,有些粗,水兑面的破布衫吃到嗓子里感觉还有点扎。
后来,条件好了,人们作破布衫都要佐以大肉,尤其是新鲜的大肉作出来的破布衫最好吃。在我的印象中,每腊月杀年猪时做的破布衫最香。
当杀了猪,洗涮干净,这时已近中午,主人家己经擀好了一大案板的面,宰把手(杀猪的人)就从猪脖子上旋(割)下一圈肉来(我们把猪脖子上的肉叫血包肉),少说也有八九斤,将肉切成棱块或片状,在锅里炒上一阵(我们这叫烂汤水),放上生姜,花椒等调料,然后倒入水烧开,再放入洋芋萝卜,等锅开了,就可以下面了,面下完后再放入自家腌制的酸菜,再炝一勺葱花,放点切碎的蒜苗或葱,一锅破布衫就做好了。
虽然一锅面里,肉和面看似各一半,很肥腻,但肉是新鲜肉,青稞面、萝卜、洋芋、酸菜,这些粗粮分解了一部分油腻,吃起来肥而不腻。肉的鲜嫩,青稞面的纯真,酸菜的脆柔,吃起来很有嚼头,再加上葱花的清香,让你吃了两碗还想吃三碗,吃了三碗还想吃四碗。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天天吃杂面(青稞面),白面是稀罕物。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土地承包以后,农村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杂面反成了稀罕物,即便是在农村,现在要想吃一顿破布衫,还要到商铺里去买青稞面。
近几年,破布衫这种面食,走进了农家院,也走进了一些高档餐厅,但餐厅里农家院里的破布衫的面,很少有纯青稞面,肉也不是刚宰杀的新鲜肉,因此,破布衫的味道就差远了。
破布衫是一种面食,也是一种记忆。
破布衫是一种乡情,也是社会发展的缩影。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