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农业 » 正文

大黄鱼苗种培育及成鱼养殖技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9-26 11:58:55
导读

大黄鱼是我国大陆沿海重要的海水经济鱼类之一,曾居中国四大传统海洋渔业首位。近三四十年来,*生大黄鱼资源已经接近枯竭,因此为了保护*生大黄鱼资源,并满足市场对大黄鱼的需求,人工养殖大黄鱼势在必行。那么大黄鱼该如何进行养殖呢?苗种培育 1.室内水泥池培育 (1)环境条件大黄鱼培育的适宜水温为18~26℃,低于16℃或高

  大黄鱼是我国大陆沿海重要的海水经济鱼类之一,曾居中国四大传统海洋渔业首位。近三四十年来,*生大黄鱼资源已经接近枯竭,因此为了保护*生大黄鱼资源,并满足市场对大黄鱼的需求,人工养殖大黄鱼势在必行。那么大黄鱼该如何进行养殖呢?

  苗种培育

  1.室内水泥池培育

  (1)环境条件大黄鱼培育的适宜水温为18~26℃,低于16℃或高于30℃以上时,仔鱼会发生畸形和死亡,昼夜温差应保持为1~2℃。育苗用水的盐度应控制在23~30,避免发生突变,当雨季盐度下降时应注意加盐保持盐度稳定。室内应有充足的漫射光,避免直射光,光照强度达到1000~40001x。仔、稚鱼对光照较为敏感有趋光性,用遮阳布帘调整光照强弱,避免出现局部光线的增强而集群现象。最好将光照强度控制在500~1500lx,随着稚鱼长大可逐渐降到5001x。要求溶解氧5mg/L以上,一般采取连续充气。鱼苗用水要求较严,海水须经沉淀、沙滤,250目网袋过滤入池。pH值保持在8.0左右,氨氮总量在0.3mg/L以下。

  (2)培育密度前期仔鱼,可采取高密度培育,随着仔、稚鱼的生长和个体的长大,并根据培育水环境条件的变化,可进行几次疏苗分池培育,参考培育密度为:仔鱼培育期每立方米水体放养初孵仔鱼5万尾;随着鱼苗的长大,逐渐稀疏至2万尾左右/m3。稚鱼培育期仔鱼达到稚鱼期,放养密度为2.5万尾/m3;长到稚鱼后期密度在0.8万尾/m3左右较为适宜。幼鱼培育期幼鱼早期,放养密度为0.6万尾/m3;幼鱼35~40日龄,放养密度为0.3万尾/m3。随着幼鱼的长大,逐渐稀疏至0.1~0.2万尾/m3。

  (3)日常管理小水体高密度培育,一般采用换水与排污相结合,初期不排污时采用静水培育,每天换水量20%~30%;后期采用微流水,每天换水排污1次,到稚鱼期换水量增加为50%~60%,幼鱼期换水量为100%。大水体低密度培育也是采用换水与排污相结合,初期可不换水,7~10天后开始排污换水,每天换水1次,仔鱼期换水量占总水量的40%;进入稚鱼期后,可酌情进行流水培育,并结合配污,使换水量达到50%~60%,每天换水2次以上;幼鱼期换水量占总水量的100%,每天换水2~3次。在1~20日龄时可向池中投加适量的光合细菌,且每天定时添加小球藻培养液,使池水浓度保持在10万~30万个/mL呈微绿色。要经常巡池监测水温、盐度、pH值、溶解氧量、氨氮、光照强度等。根据大资鱼仔、稚、幼鱼的不同发育阶段,对营养和饵料适口性的不同要求,采用不同的饵料种类,形成人工培育仔、稚、幼鱼的饵料系列。因各地好料资源不同,目前常用的每料有轮虫、卤虫及五节幼体、梳足类和鱼、虾、贝肉糜、配合饲料等。在实际生产中应尽量做到健料系列简单化且来源广泛,既不影响鱼的生长发育又提高苗种的成活率。

  2.仔、稚、幼鱼的池塘培育

  (1)培育密度一般放养开口3天的仔鱼300~500尾/m2,随仔鱼日龄的增加放养密度随之减少。

  (2)管理仔鱼放入*池后的1~3天,池内的轮虫非常丰富,不用投喂饲料。从第4天起视池中天然饵料的情况,可投喂鱼桨或煮熟的豆浆,投入的鱼浆或豆浆主要是用于肥水。10~15天后,可

  投喂鱼浆颗粒。进入稚鱼发育阶段,在天然饵料不足的情况下,主要以投喂鱼浆为主,每公顷120kg/天,分4次投喂。随个体长大,鱼肉廉的投喂量可增加到每公顷150kg/天。随着幼鱼个体的长大,水体中幼鱼的密度越来越大,重点应做好池水的管理工作。为此可加大池水的换水量,有条件的地方每次潮水都应适量的进排水,每天换水推量应达到1/2以上。幼鱼摄食能力明显强于稚鱼,并且幼鱼已摆脱对l天然饲料生物的依赖,可以完全摄食人工投喂的饲料。因此幼鱼饲

  甜料的种类、日投喂量和投喂方式,可进行调整。饲料的主要种类有鲜为杂鱼、人工配合饲料等。每公顷每天投喂鲜杂鱼200kg左右。或软性配合饲料30~40kg。采用早、中、晚三次主餐用鲜杂鱼肉糜。上午8时、10时和下午14时、16时,用软性饲料混合投喂的方式效果更佳。

  3.鱼种的网箱培育

  一般情况下,仔、稚鱼的培育不在网箱中进行。经35天左右的室内或池塘培育,鱼苗全长达2.5~3.0cm的幼鱼期时,即可移入海区进行网箱中间培育。放养幼鱼尽量在小潮汛期间及平潮流时进行,低温季节选择晴天、无风的中午前后投放,高温季节则应选择早晚天气凉爽的时刻或阴天时进行。放养时要注意运输水温、盐度与放养海区的水温和盐度的差异,一般日温差不超过1~2℃,盐度差不能超过0.5~1。同一网箱内放养的鱼苗规格要整齐,大小一致;个体差异过大会相互残食。大黄鱼的鱼苗经过人工驯养,可摄食多种饲料。刚入箱时可投喂适口的鱼贝肉糜、配合饲料、大型冷冻桡足类等。养至25g以上的鱼种,可直接投喂经切碎的鱼肉块或颗粒配合饲料。大黄鱼的摄食速度较慢,摄食量也较小应根据这些特点做好投饵工作。一般原则是少量多次,缓慢投喂。全长30mm的鱼苗刚入箱时,每天可以投饵8~10次,以后可逐渐减少投饵次数。至越冬前的12月底,投饵次数可减少至每天2次,阴天每天一次。鱼苗在早晨及傍晚摄食较好,可在这段时间内多投,投喂的时间也可缩短;相反,中午阳光较强时,鱼苗一般下沉,不上浮抢食,此时投饵可少些,投喂时间适当延长。在鱼苗阶段,由于个体较小,所使用的网箱网目也较小,经过一段时间后,因大量生物附着会使网眼堵塞,妨碍网箱内外的水体交换,因此应经常洗网,确保网箱内外的水交换。结合网箱的换洗,应及时对鱼苗进行分级饲养,将不同大小的个体分箱饲养以防互相残食。为防治苗种在换箱过程中引起损伤及杀灭其他病原体,换箱时可用抗生素对鱼体进行消毒。鱼体活力下降、刚摄食完时及潮流较大时不宜换箱,要经常检查网箱有无破损、移位,鱼的摄食及活动是否正常,发现问题应及时补救。若无特殊原因发现苗种不上浮抢食、又听不到声响时,应考虑到是否有破箱逃鱼及发病等问题发生。为防止鱼苗外逃及水鸟的侵袭,网箱上应加设网箱盖。

  成鱼养殖

  1.网箱养殖

  (1)鱼种的选择应选择体型匀称、大小整齐、体质健壮、无病、无伤、鳞片完整、无畸形、摄食旺盛的个体。同一网箱中放养的鱼种要大小一致、较为整齐。用于养成的鱼种一般50g左右较好,最小不低于25g。

  (2)鱼种放养鱼种放养鱼种入箱前要进行消毒,按每立方米水体用漂白粉和硫酸铜各1g溶解后浸洗5分钟。若条件许可用淡水对鱼种进行消毒,也是一较为理想的方法。然后将鱼种捞出放入

  网箱。鱼种的放养应选择在小潮汛期间或上午10点以前、下午4点以后进行,避免中午高温、强光。入箱时还要注意运输时的水温、盐度与放养海区水温、盐度之间的差异,尽可能不要有大的差异;若相差较大时应予以调节后方可放养。放养密度与鱼种的放养规格关系密切。大黄鱼鱼种放养的一个特点是,其放养的密度比任何一种海水鱼类养殖的放养密度都大,这是与大黄鱼的生活习性有直接的关系。因为大黄鱼生性胆小,如果鱼种放养稀疏不敢到水面上摄食。实践证明放养密度稀的生长比正常放养密度大的生长慢。一般规格为50g的鱼种每立方米放养30尾左右为宜。

  (3)饲料大黄鱼饲料可用鲜活杂鱼、配合饵料等。二者可单独饲喂,也可混合喂养。投喂量根据水温高低、鱼的规格大小、摄食情况及天气等确定。为提高投饵效果,要注意:刚入箱时要用适当的声响,如敲动船舷、划动水面等方法,使鱼群形成条件反射,上浮摄食;投喂要掌握“四看”和“五定”原则。

  (4)日常管理做好水质监控,及时分级分网和去除网箱附着物,做好安全检查和病害预防工作,做好观察记录工作。

  2.池塘养殖

  池塘养殖大黄鱼由于放养的密度较低,鱼的活动范围大,且有较为丰富的天然饵料,因此,具有生长快、体色好、肉质嫩、饲料系数低等优点。

  (1)池塘条件

  池塘应以1公顷左右为宜,平均数水深2m以上。底质沙石质为佳。要求每个大潮讯间的15天里,有12天可以换水,否则需配备足够功率的抽水设备。池塘放养前做好严格的清塘消毒。

  (2)鱼种规格及放养密度

  鱼种投放前进行消毒,一般采用浓度为20mg/L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浴,或50mL/L福尔马林浸泡10~15分钟。操作应轻柔,速度要快,尽量避免鱼体受伤。放养鱼种应选择体型匀称、体质健康、鳞片完整、无病无伤的1龄鱼种。为使大黄鱼当年能达到商品规格,投放的鱼种应以大规格鱼种为好。放养时间宜早不宜迟。一般池塘水温回升至14℃以上时,即可放养。放养时应选择晴天无风、阴凉的早晚,先用鱼网把鱼种围在一个比较小的范围内进行驯养,以适应饲料,并养成定时、定点、定量摄食的习惯。大黄鱼池塘养殖的密度,与鱼种的规格、池塘的身前及换水条件等有关。换水条件好,水深3m左右的池塘,667m2的睡眠可放养4cm左右的鱼种4000~5000尾;50g左右的鱼种800尾;100g左右的鱼种500尾。为充分利用池塘资源,大黄鱼养成期间,可与一些种类进行搭配混养,发回池塘的综合效益。混养的种类有贝类、虾蟹类或其他鱼类。

  (3)饲料及投喂

  与网箱养殖基本相似。

  以上是大黄鱼苗种培育和成鱼养殖技术,想了解更多关于大黄鱼养殖的知识请戳《大黄鱼人工繁育技术》、《大黄鱼的生活习性以及鱼场设计与规划》。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大黄鱼苗种培育及成鱼养殖技术链接:http://www.esxun.cn/news/57996.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