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溢香,扶贫有爱。新*县新甸铺镇黑龙村因地制宜发展药物杭白菊种植,助力贫困群众增收,走出来一条产业扶贫的金黄大道。 这几日,该县新甸铺镇黑龙村希望的田*花开菊香,500亩锦缎分布郑万高铁两侧,放眼望去,朵朵菊花迎风绽放,这些盛开的杭白菊也为周边十几个村的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
张生秀是新甸铺杜乔村的贫困户,她的丈夫因为患病在县人民医院免费接受治疗,每天有医生照顾,她利用闲暇时间前来采摘菊花。新*县新甸铺镇杜乔村村民 张生秀 摘了5天,一天摘三四十斤,一天五六十块钱,一个月大约挣2000块钱,补贴点家用。
采摘的菊花按照朵形分成三个等级,米菊,胎菊和普菊,品种不同,工钱不等,采摘完的菊花直接上秤后领取工钱。可观的经济效益,为周边乡亲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利。 新*县新甸铺镇惠龙农作物合作社 经理 张红伟 咱们村里这,包括周边这几个村的贫困户平时在我这种植到管理,到菊花采摘,在菊花盛开之际,基本每天都要采收12000斤到13000斤,工钱就是17000到18000元。通过利用咱专业社这个平台,贫困乡亲能挣点工钱,自食其力,达到早日脱贫这个目的。
黑龙村地理位置偏僻,产业基础相对薄弱,扶贫攻坚以来村两委在镇党委政府指导下,根据村里的资源因地制宜推进菊花产业,加入产业帮扶入股的贫困户可享受入股分红。有了产业支撑,就有了稳定增收的造血引擎,从根本上保证了贫困乡亲受益。
近日在社旗县郝寨镇年庄村中药材产业扶贫基地可以看到,千亩白芷种植园*一望无际,机械采收、人工抢收、成为深秋大地一道美丽田园风景。郝寨镇去年以来依据国家 政策,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着力中药材产业发展。通过实施“合作社十基地十贫困户”的种植模式,发展中药材产业扶贫基地5个,辐射带动200多个农户发展中药材产业,年人均增收26000元以上。在社旗,像郝寨镇十里井村这样靠发展中药材产业走上脱贫道路的村就有50多个。 在脱贫攻坚进程中,社旗县按照结构调优、规模调大、经济调活、农民调富的发展思路,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逐年扩大优良中药材种植面积。
目前全县中药材面积发展到45000亩以上,成为一项稳增产、效益好、能脱贫,致富快的主导产业。从春天在这个中草药地里除草、间 苗、施化肥,不断在这个儿干活儿,一年收入也能达到1万多块钱。今年我家几亩地也留那儿了,准备种植中药材,种上几年脱贫奔小康。 如今在社旗,药材产业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目前全县已发展储存、烘干、初加工场地30多家,逐步形成了中药材生产、销售、加工等一条龙综合运营体系,全县12000多位乡亲从事中药材生产,1000多贫困户通过种植、托管、务工等形式实现脱贫。
深秋时节,内乡县大桥乡杨沟村万亩橘园满山金黄,蜜橘压弯枝头,吸引着众多客商前来采购,游客前来游玩。作为村里第一批种植柑橘的村民,刘其祥现在已经发展10多亩,熟练掌握种植管理技术的他,依靠柑橘产业致了富,脱了贫。
柑橘种植大户刘其祥 自从橘子这个产业搞起来了,家家都富裕了,县乡村各级领导对我们杨沟村也很重视,给我们村修这公路,我们这个橘子也不愁销不出去,一到国庆节的时候 那人一个挨一个。 杨沟村四面环山,*质富含磷钾等矿物质,为柑橘的生长提供了条件。
该村柑橘以其个大、皮薄、肉厚、甜度高而闻名。2008年,杨沟村党支部围绕柑橘做文章,带领乡亲开荒山、修水窖,大力发展柑橘种植,为了保证品质,聘请专家对柑橘产业进行规划,进行全程技术指导。该村还成立了柑橘种植合作社,申请注册了专利商标,并建立了推介网站。短短几年下来,杨沟村柑橘种植面积达到8000多亩,柑橘年均产量达3000多万斤、创年收入近2000万元,仅柑橘产业一项就实现了年人均纯收入超72 1000元。 如今,柑橘种植让杨沟乡亲摆脱了贫困,也改变了曾经落后的村容村貌。如今的杨沟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成了生态旅游村,小洋楼林立,水泥路户户通畅,文化氛围浓厚,处处充满着和谐发展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