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瓜蒌,变身“摇钱树”
又到一年一度瓜蒌成熟的季节,走进杜集乡义合村瓜蒌种植基地,只见瓜架上藤蔓金黄,一个个青色、黄色的瓜儿显得格外耀眼,长势甚是喜人。农民们正在基地里忙忙碌碌,忙着采摘这些致富“宝葫芦”,大家纷纷笑得合不拢嘴。
提及杜集乡瓜蒌,不得不提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就是义合村党总支书记朱培,朱培出生于1988年,是长丰县最年轻的村书记。朱培说:“贫困户要想拔掉穷根,持续增收,就必须要有一个好的产业来带动。传统经济作物收益小,必须转战瓜蒌、稻虾等新型种养业。”
朱培今年一共承包了30多亩*地用来种植瓜蒌,一有时间,朱培就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指导,具体到怎么播种、怎么施肥、怎么管理。“领导班子”带头种植,带动了义合村17个贫困户发家致富,亩产纯收入3000元以上,贫困户可利用闲暇时间,在基地施肥、除草、采摘,每天可获得60-70元不等的可喜收入。
朱培乐呵呵的说:“可不要小瞧了这些瓜蒌,它浑身上下都是宝,瓜蒌籽可以加工成美味可口的休闲食品,瓜蒌的根、果实、瓜皮等也是重要的中药材。而且,瓜蒌一次种植,可以多年收益。”
种植瓜蒌极有“钱景”,下一步,杜集乡将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变“输血”为“造血”,推动产业扶贫,走一条有杜集特色的产业致富之路。
草莓种植大户“联姻”贫困户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杜集乡,政府通过政策、资金、项目等多项支持,引导一批种养大户在发展自己的同时,也让周围的乡亲们跟着甩掉了穷困户的帽子,隆兴社区草莓种植基地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走进草莓大棚,里面的草莓长势可喜,正开着一朵朵白色的小花,草莓大户田多利说:“我今年搞了21个温室大棚种植草莓,每个长80米,宽8米,30亩左右的*地。现在,草莓市场发展前景很好,我在自己发家致富的同时,还带动了11个贫困户就业,开启了扶贫模式,虽然很累,但是心里却很开心!”
贫困户李张道正在大棚中为草莓灌溉,他心情澎湃的说道:“今年,我在田多利的草莓基地主要负责施施肥、打打水,田多利一有空闲时间就教我们如何高效种植草莓,我很认真的在学习,下一步,我准备自己建一个草莓大棚。”
小小草莓着实开启了杜集乡脱贫致富新篇章,种植大户“联姻”贫困户,使杜集乡走上了一条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黄金梨长系增收“安全带”
黄金梨是梨的一种。因其鲜嫩多汁,酸甜适口,所以又有"天然矿泉水"之称。走进杜集乡庙后村黄金梨基地,大家瞬间就被满树枝金灿灿、玲珑剔透的“黄精灵”所吸引,纷纷想着先尝为快。
据悉,庙后村采取“项目+基地+农户”的方法,抓产业结构调整,成立了地植园种植专业合作社引领发展,发挥大户带头示范作用,引进黄金梨种植约60亩。
贫困户卜明好异常激动:“我们已经在网上销售了一万多斤了,四块钱一斤,目前还有2000斤没卖,真的是让我们脱贫啦!”
今年,庙后村黄金梨基地带动了周围5户贫困户就业,下一步拟将种植面积扩大到200亩,带动整村农户发家致富,提高贫困户“造血”功能,为贫困户系好长期增收“安全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