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作家协会会员,创作诗歌,散文
——浪淘沙
有十多年了,我高中同学每年在冬至后,都邀约一起驱车去江夏乡里磨豆丝。
在冬日的温暖下,沿着蜿蜒的白色水泥路,穿过波光粼粼,穿过绿树林荫,越过小溪小桥,越过垄上垄下。
一片湖,一小村,一小户人家。
这里是一个坚守几十年的豆丝老作坊。
在江夏张铁湾。
大锅土灶,一家三口操持磨豆丝、烫豆丝的活计。这是家传手艺,而且还是在用圆底大铁锅,柴火大灶。在我看来,这老作坊在江夏区域,仅剩此一家了。
其他几家作坊都改用大铁桶炉子,用一块大圆铁板作烫板,酷似北方做煎饼果子一样。烫出来的豆丝有些厚,吃起来感觉似乎不地道。
许多城里人以为淡黄色的豆丝成分是黄豆和大米做的,其实是绿豆和大米。黄豆只加一点,让豆丝硬挺起来。市场上曾有全绿色的豆丝,那肯定是掺了菜叶汁的伪装豆丝。
绿豆要脱壳,才能与大米一样浸泡大半晚的时间,再磨成浆,才能在第二天早上烫成豆丝饼。没壳的绿豆黄澄澈的,豆丝自然是浅黄色的。
上年纪的乡人告诉我豆丝的配比略有不同。100斤米,有兑25斤绿豆的,有兑30斤的,有兑35斤的。为何这样?乡人告诉我:过去穷,绿豆贵,所以绿豆少;现在呢!绿豆多些,豆丝自然更好吃了。
今天,我要求100斤大米兑50斤绿豆,做一次土豪豆丝!试看天下豆丝,谁能敌?
豆丝饼出锅了,我们先用腊肉大蒜叶炒了一锅,新鲜!香味扑鼻!喝点酒,简直是听了头!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