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在小清河河畔林家桥的一个普通院子里,济南姑娘郑琳琳出生了。自小生活在清河边,她与小清河的故事由此展开。
当有记忆起,小清河的原貌已不存在,只有听姥姥和妈妈讲过去的故事,郑琳琳才能在脑海中勾画小清河曾经的样子:河水清凉,涓涓细流,河底的鹅卵石清晰可见,小鱼小虾在水里游来游去,撸起裤子就能下河摸鱼、捉螃蟹。那时小清河上船舶如织,姥姥在家门口登船当天就能到东营老家。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小清河汇集了济南和沿线城市的工业、生活污水。在郑琳琳年少的记忆里,水一会儿黑了,一会儿白了,臭气扑鼻,河边游玩的人越来越少。小清河成了“小臭河”,鱼虾也不见了踪影。
2011年,郑琳琳入职了济南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因为是生物专业毕业,她对各类生物一直保持着特别的亲切。郑琳琳在环境监测实验之余,出于好奇萌发了一个想法,想去看看小清河内的生物现状,由此开始了十年的小清河生物监测之旅。
“2012年的初次调查令人印象深刻。”郑琳琳苦笑道:一斗斗黑泥散发着常年积累的恶臭,戴着口罩也能闻到,鱼虾更是没有了,即使有放生的鱼进去也很快会翻肚皮。调查到的生物几乎全部来自源头睦里庄,全部水生生物也就20多种,水质一直处于劣五类。“比预想的还差。”
2016年起,小清河水生生物监测正式启动。在此后的数年里,每年3月、5月、8月、10月,郑琳琳和她的团队成员会如约来到小清河。每年水质监测和生物监测,记录着小清河环境的蜕变,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两种“土著鱼”的出现。
个子虽小却“身披彩衣”,在阳光的照射下如水中精灵,“美艳动人”,这便是极具观赏性的小清河“原住民”中华鳑鲏。在1959年小清河生物调查资料里曾有过对中华鳑鲏的记载,其对生存繁衍的环境要求极高,生长在浅水区底层,是自然水域中清洁水体的指示鱼种之一。每年5月前后,中华鳑鲏会成群结队在河水里寻找开口的河蚌产卵,小鱼苗在河蚌体内孵化后就会游出来,而河蚌的幼虫寄居在小鳑鲏身上成长。共生动物对食物链、生态系统的要求更高。由于环境被破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华鳑鲏在小清河内急剧减少,只能在源头发现寥寥几只。2022年,当中华鳑鲏以种群形式大量出现在小清河济南城区段时,所有检测人员激动不已。
同样在2022年,当郑琳琳带领团队沿小清河一路东行时,在滨州博兴段西闸处发现了另一小清河专属鱼种——刀鲚,又被称为小清河刀鱼。作为洄游性鱼类,其对水质的要求同样苛刻,每年农历三月中旬,刀鲚会陆续由黄河入海口处游进黄河,逆流而上,到东平湖产卵、孵化。等卵孵化为幼鱼后,又顺着黄河来到入海口,在渤海生长与越冬,经过两三年才能长成成鱼。一旦淡水环境恶劣,它便不会产卵繁殖,直到灭绝。“能在小清河中游段发现刀鲚这类海鱼实属难得,足以证明小清河全流域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小清河济南段水生生物种类数到达238种,鱼类恢复到1959年历史文献记录的50%多。从源头到下游入海口都能采到各类鱼虾,除了中华鳑鲏种群、珍稀经济鱼类刀鲚、大量花鲈幼鱼,还发现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震旦鸦雀、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鹗、国家“三有”保护动物黑尾塍鹬……各种珍稀鱼类和鸟类在小清河“安家落户”。
小清河复航,郑琳琳盘算着要开展一次小清河全流域水生物的监测调查,在复航后的半年后再进行一次,为航运与水生物之间的良性互动提供科学数据支撑,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制定管理措施与修复手段,让小清河内的多样生物长存。
小清河的鱼儿,正越来越多。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常青 李振 卢昱 吴荣欣 报道)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