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高如 张宇 秦媛媛 贾东波 张媛 段义忠
摘 要:林业资源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榆林市现存红枣林11.3万hm2,作为榆林市沿黄区域林农的主导产业,不仅能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而且对发展黄河流域产业、提高沿黄林农经济收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榆林市红枣产业发展的探讨,旨在为榆林市红枣产业发展提供有效发展思路与建议,促进黄河流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促进林农增收。本文首先对榆林市红枣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概括,指出榆林市红枣产业发展源远流长,属于黄河晋陕峡谷所特有的优质红枣产业带,具有良好的经济与生态效益;其次,深入分析影响榆林市红枣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和存在问题,其中市场过于饱和和自然灾害是影响榆林市红枣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促进榆林市红枣产业进一步发展的思路与建议,要调整红枣产业发展格局,增强科技投入,多途径发展红枣产业,建议政府在技术和资金方面给与支持,将11.3万hm2红枣林纳入生态效益补偿范围,最大限度的保障林农收入,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红枣(Ziziphus jujuba)是鼠李科(Rhamnaceae)枣属(Ziziphus)植物[2],原产中国,亚洲、欧洲和美洲常有栽培,成熟后变为红色。常晒干制成枣干。它的维生素含量非常高,有“天然维生素丸”的美誉,具有滋阴补阳的功效。红枣作为滋补佳品,素有“日食三枣,长生不老”之说。可供药用,有养胃、健脾、益血、滋补、强身之效,枣仁和根均可入药,枣仁可以安神,为重要药品之一。
榆林红枣栽培有3 000多年的历史,因独特的气候和地理条件,榆林红枣以个大、皮薄、肉厚、核小、维生素含量高而享誉国内外[3]。多年来,枣树与榆林沿黄土石山区人民结下了不解的情谊,被誉为“铁杆庄稼”、“救命树”[4]。特殊的地理环境选择了红枣,有着明显的地域优势、资源优势、生态优势、文化优势,已经深刻融入人民的生产生活之中。改革开放以来,在历届党委、政府和黄河沿岸人民的不懈努力下,红枣规模、质量、效益和市场影响力不断提高,成为全市的农业主导产业之一。但近年来,由于气候不断变化、农村劳动力持续外流等因素影响,榆林红枣产业发展面临气候灾害[5]、枣园撂荒等一些突出问题和制约因素,日趋生产低谷,严重影响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1 发展现状
榆林市黄河沿岸土石山区是全国五大集中连片优质红枣主产区之一,也是枣树的原产地之一。榆林市红枣主栽区包括府谷、神木、佳县、吴堡、绥德、清涧6个市县42个乡镇1 023个村,栽培区片带相连,属于黄河晋陕峡谷所特有的优质红枣产业带的部分,红枣鲜食、加工最佳优质原料基地。
1.1 基地规模较大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市黄河沿岸土石山区仅有枣树面积3 333.3 hm2;至1994年底,枣树面积增长到30 000 hm2。改革开放以来,受市场经济影响,1995年起,榆林市开始实施“百万亩红枣基地建设”和“红枣西延工程”[6],到目前为止,榆林市枣树栽植从清涧至府谷的黄河沿岸,形成了一条南北长347.5 km,东西宽约10 km的红枣林带。目前全市有红枣林11.3万hm2,约占全国的10%和陕西的75%,涉及农业人口有70多万。
1.2 加工业比较成型
全市有省级及以上林业龙头企业33家、市级林业龙头企业24家,其中涉及红枣的企业35家。从业人数1万多人,季节性从业人数达3万多人。产业链条不断延伸。红枣加工除干制枣外,有枣咖啡、枣多糖、枣浓缩汁、枣饮料、枣粉、枣泥、枣膳食纤维,枣芽茶、红枣菌棒、红枣饲料、枣木工艺加工,枣酒、枣醋、紫晶枣等六大类60多种系列产品,行销全国大中城市,出口到美国、日本及东南亚地区。
1.3 经济效益比较大
红枣产业是榆林农业发展的特色产业之一,是沿黄枣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正常年景鲜枣产量达60万t,年产值超20亿元,占林业总产值的五分之一。
1.4 生态效益显著
枣林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作用。枣树作为防风林的文字记载,最早出现在《神异经》中:“北方荒中有枣林,高五十丈,敷张枝条,数里余,疾风不能偃、雷电不能催。”描写了枣树林带的规模和作用。枣树不仅能在瘠薄土壤中生长,而且耐盐碱(含盐碱<0.3%)。榆林沿黄土石山区土质疏松、土地贫瘠,沟壑纵横,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枣树寿命长、根系发达,对土壤适应性强,耐旱、耐寒、耐瘠薄,是沿黄土石山区最好的经济林树种之一,榆林沿黄河10 km境内70%以上的林木都是枣树,为该区域的生态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1.5 产品名优品牌较多
已形成“巨鹰”中国著名品牌、“彤森”、“人和仙”陕西省著名商标和“曼乔红枣咖啡”等几十个好产品。1995年,清涧县被列为全国100个特产县之一,并命名为“中国红枣之乡”,2008年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佳县泥河沟村千年古枣园被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有现存最古老(距今1 300多年)的枣树之王;2001年佳县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红枣之乡”;2003年获得农业部绿色食品认证;2007年申请注册“佳县油枣”地理标志产品证明商标;2013年“佳县油枣”被评为“中国著名品牌”。2020年8月,在第三届中国森林食品交易上海博览会上,陕西华和实业有限公司、清涧北国枣业有限公司等11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陕北汉紫晶枣”等品牌)获得4枚金奖、(“黄河滩枣”等品牌)7枚优质奖。
2 影响榆林市红枣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1 供大于需效益下降,导致枣产业日趋低迷
我国是红枣原产国和主产国,产量占全球的98%。近40年来产量持续增长。全国现有红枣面积153万hm2,挂果面积108.5万hm2,年产值600亿元。1989年,新疆红枣面积只有1 733.3 hm2,到2015年总面积达51万hm2,其面积占全国的36%,总产量占全国总量的65%。可见新疆红枣的迅猛扩张,产量明显增加,加之新疆枣个头大、糖度高、不裂,对全国红枣市场的冲击都很大,短期内打破了传统供需平衡;同时具有地域特色的规模化营销,使之迅速成为红枣市场的霸主,在这种强烈的攻势下,榆林红枣效益急剧下降。
2005年以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红枣种植经济效益可观,我国红枣种植面积和产量不断快速上升,但消费需求相对平缓。在买方主导的市场格局下,枣农市场信息不畅,直接导致收益下降。2012年以来,红枣逐渐供大于需,枣价持续下降,种植收益逐步缩水,利润空间越来越窄。但新疆2012年前后枣价好,一级枣最高能卖到60元·kg-1。到2018年一级新疆红枣均价不到10元·kg-1,有的甚至跌至3~4元·kg-1,跌破6元·kg-1的种植盈亏平衡点。即便如此,新疆仍然是全国红枣市场的价格高地。榆林在1990年前后,红枣作为沿黄农业主导产业,相对比传统作物谷子、黄豆、高粱等很有效益优势。当时沿黄农户家庭收入中,红枣占到了30%以上,佳县大会坪村、吴堡县下山畔村等重点村最高达70%以上,家庭红枣单项收入过万元的农户比比皆是,农户红枣收入最高的超过30万元,枣农因枣而富。近5年来红枣收购价格在0.8~2元·kg-1。根据调研,沿黄红枣生产成本包括土地、劳力、农资等总计12 105元·hm-2,即使不计人工、土地成本,纯收入也不足4 500元·hm-2。枣价低迷,供需失衡是根本原因。
2.2 自然灾害直接影响枣产业发展
2.2.1 气候灾害
榆林枣树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产量极不稳定。枣树开花期若遇到大风、阴雨或沙尘天气[7],就会导致坐果率严重下降;在红枣成熟期,若受连阴雨天气,红枣出现裂果霉变,导致品质、产量、产值下降,甚至绝收[8]。根据陕西省经济作物气象台数据分析,近年来,黄土高原红枣产区增温明显,年平均温度升高1°C左右,年平均降水量有所增加,大部分地区增幅为50~150 mm,而且降雨量多集中在红枣脆熟期、采收期,大部分地区红枣花期降水量增加明显,因此黄土高原丘陵区红枣气候适宜种植优生区明显减少,次适宜区面积增加。例如2014年清涧县1—9月份全县共降雨611 mm,其中8—9月份降雨达222.7 mm。正好与红枣成熟的关键期叠合,使裂果率超过75%,丰产不丰收,增产不增效,投入产出严重倒挂,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枣农积极性严重受挫;2018年4月份榆林市遭受晚霜冻影响。4月28日前,枣树萌芽后最高气温达27℃,4月28日下降至零下6℃,最大温差达33℃,导致枣芽叶全部冻死,枣树坐果推迟一个多月,成为当年减产的最初原因,9月份部分区域连续遭受早霜、阴雨侵袭,部分枣区红枣裂果现象严重或未能正常成熟,红枣不同程度受灾。因此气候因素严重制约榆林红枣产业的发展。
2.2.2 病虫危害
在榆林,危害枣树的病虫害种类较多,如枣疯病(Jujube witches’broom)、枣锈病(Phakopsora ziziphi-vulgaris)、枣尺蠖(Chihuo zao)、枣镰翅小卷(Ancylis sativa)、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nipponensis)等危害均能造成减产[9,10]。特别是枣疯病和食心虫危害较为严重,甚至绝收。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各地虽然做了大量工作,收到了一定效果,但对于危害严重的枣疯病、裂果霉变目前还没有研究出高效解决的办法。加之无公害及有机生产又没有得到全面推广应用,致使红枣优质商品率低、市场效益差。
3 榆林市红枣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3.1 枣园管理中的问题
3.1.1 劳动力大量外流,枣林大面积撂荒
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及城镇劳务市场需求巨大,收入快而高,吸引了农村绝大多数的青壮劳力,农村常住劳力少,且老龄化严重,留守的多为年老体弱者,其中又以女性居多。从事农业、红枣生产的劳动者年龄大多在60岁以上。僻远山区实住人口占当地户籍人口不足五分之一。据随机调查,吴堡县下山畔村等6个村枣区共有劳力2 023人,其中常住农村的有457人,占22.6%,包括60~65岁的弱劳力达294个,占常住劳力的64%。清涧县双庙河乡前惠家河村等6个村,总户籍人口2 447人,在家408人,占当地户籍人口不到五分之一,且平均年龄61.3岁,有劳动能力的不足百人。由于种粮效益低下、红枣收入没保障,人口大量外流,劳动力紧缺,枣林大面积撂荒。据调查,吴堡县下山畔村等6个调查村枣园总面积700 hm2,其中撂荒枣园达398.7 hm2,占总面积的57%。清涧县石盘乡现有红枣面积1 891.07hm2,撂荒面积达1 360.07 hm2。由于诸多因素影响,近几年枣园管理难丰产,即使丰产也难丰收,红枣销售价格极低,收入微薄,严重挫伤了枣农管理枣园的积极性,这是撂荒的主要原因。
3.1.2 枣林面积大、红枣品质差
目前,全市枣林面积11.3万hm2,但是认证有机红枣面积还不到6 666.7 hm2(佳县16 000 hm2已获得转换期认证),红枣低产园改造面积仅22666.7 hm2。由于枣农认识不一,低产园改造难以形成集中连片的模式,致使部分枣园改造效果不理想,质量提高不明显,加之气候影响,红枣产量和品质差。
3.1.3 日常管理粗放,生产效益低下
多数枣农采用传统栽培管理方法,缺乏科学管理意识,重栽植轻管护,造成优果率低。盲目使用农药、化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导致品质下降。加之劳动力少,病虫害防治不连片、不彻底,很难形成联防联治长效机制。因此枣园单产低,优质率不高,生产效益低下。
3.1.4 专业合作组织带动性差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企业联系农民的重要纽带。但多数专业合作社缺乏科学管理,还是原有分散经营,没有真正发挥合作社的作用,经营活动基本沿用传统方式。合作社法人以老板居多,农民参与人数不多。面对近年气候转变、枣林撂荒,不少合作社出现严重亏损。目前,各地虽建立了县乡级红枣产业发展协会,但通过协会规范完善行业标准、推进品牌建设的作用发挥不充分,尤其是专业合作社管理较松散,在推动区域公共品牌建设方面以自身利益为重,缺乏凝聚力。
3.2 品牌建设中的问题
3.2.1 品牌杂乱
品牌是一种战略性资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对于榆林市来说,推动红枣产业发展,品牌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目前,全市注册了不少红枣品牌,但因品牌多、杂、乱,没有形成“抱团打天下”的整体竞争力[11]。目前,全市有红枣产品省著名商标仅有“佳县油枣”、“枣缘红”、“巨鹰”、“人和仙”、“曼乔”牌红枣咖啡等。虽然这些品牌在全国各大市场均有分布,但是由于缺乏联合,没有形成统一行业标准共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生产经营中各自为政、互相拆台、恶性竞争,导致市场对榆林红枣的认知率低,没有形成像“洛川苹果”那样真正推向市场的标志性拳头品牌,致使枣农始终处于低端生产者地位,难以掌握市场控制权。
3.2.2 标准混乱
全市红枣加工业大都停留在低水平的初级加工阶段,规模小,工艺简单,产品单一,没有统一的质量标准、产品价格和包装,严重影响市场整体竞争力。部分红枣在市场上“裸奔”,没有红枣品牌的身份认知标识,导致良莠不分。不少本地加工企业从新疆大量收购红枣作为原料,经过分级包装,打着本地品牌,作为当地特产,以高附加值销售,追求短期投机效益,对榆林红枣品牌产生不良的市场影响。至今畅销的紫晶枣还没有地方标准。
3.3 生产加工中的问题
深加工能力不足,产品附加值低,规模性龙头企业数量少,辐射示范带动不足。产业发展缺乏高新科技型企业引领,近期内规模效益和品牌效益无法体现。红枣生产基础设施薄弱,设施简陋,贮藏保鲜设施不足,淡旺季调节能力有限,产量和价格不稳定。红枣加工技术含量低,高附加值终端产品少,红枣加工产品主要有紫晶枣、枣浓缩汁等;枣产品的销售大多以“原枣”形式出售,缺少更高级别的高档深加工产品、高市场占有率的名牌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设备落后,技术含量低,加工产品大同小异,多数企业因产品质量低劣、包装粗糙、资金短缺等原因而举步维艰。以佳县为例,全县红枣加工企业、个户烤炉总加工能力不足5×107 kg(正常年景产枣2.5×108 kg),90%以上的企业从事烘烤初加工。吴堡有红枣加工企业120多家,但受本地红枣品质下降、产量锐减影响,2019年真正从事加工的仅有4家。
3.4 服务体系中的问题
建立健全完善的服务体系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包括丰产栽培技术标准、技术培训、产品专业化销售网络、加工标准、质量认证等一系列相配套的产业服务体系。目前,全市基层技术力量和产业化服务体系建设十分松散、薄弱,县乡红枣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呈现“断线”的局面。枣农缺乏集约化经营意识。红枣经销大多停留在客商上门收购的方式,缺乏高素质的营销队伍。对枣农和加工企业的技术服务、信息提供、信贷支持等都很欠缺,这些都严重制约着红枣产业的健康发展。
4 榆林市红枣产业发展思路
4.1 合理调整产业发展格局
针对榆林当前红枣发展现状,应科学调整红枣产业发展思路,在控制数量、提高质量上下功夫,开辟农民多渠道增收,确保收入多元化,保证农民增收致富。坚持发展红枣主导产业信念不动摇,将红枣作为经济、生态兼用树种,保护性发展红枣产业。
4.1.1 基地建设
黄河沿岸4~5 km红枣优生区继续实施陕北有机红枣丰产栽培技术,达到提质增效目的。比如:2017年至2019年,榆林采用“陕北有机红枣丰产栽培技术”进行低产枣园改造22 973 hm2,据调查红枣优果率从不足25%提高到60%以上,红枣品质明显提升,优生区面积保持53 333.3 hm2左右,以沿黄滩地为主,打造精品红枣基地,稳步推进合作社枣园模式。次优生区域46 666.7 hm2左右转变为生态林,进行生态效益补偿,保证整体生态效益不减,发展成野生有机红枣。6 666.7 hm2左右适生区高接换头成药用酸枣。6 666.7 hm2左右适生区改造成鲜食品种及设施枣园。
4.1.2 发展有机红枣
开展“三品一标一基地”建设,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质量认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合作社基地认定。到“十四五”末完成有机红枣认证,佳县、清涧、吴堡、神木红枣地理标志认定及产地合作社标注工作。
4.1.3 区域调整
黄河沿岸交通便利的红枣优生区打造优质、高产、高效的精品枣园;无定河沿岸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区,高接改造成设施枣园,重点发展鲜食设施红枣;立地条件较好的适生区,积极推进野生有机红枣,主要以药用及生态效益为主;立地条件较差的适生区,以发展药用酸枣为主。
4.1.4 经营销售
改变以数量为主的思想,向以品质、品牌为主的营销模式发展,发展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品质较差的转向饲料加工。要加快实施品牌战略,着力培育龙头产业和产业集团,打造拳头产品,带动红枣产业向规模化、集群化方向发展。大力推行产销合同制,发展“订单红枣”。通过企业与红枣合作社签订产销合同,明确双方的权益和责任,使合作社按合同要求进行生产,企业对合同内红枣实行保护价收购,将销售前移,产销衔接,共同在订单约束下搞好生产经营。强化“榆林红枣”品牌中的质量标志,确保产品包装与说明中体现公用品牌标识。建立和规范红枣“五统一”标准体系(即统一生产标准、统一质量标准、统一产品价格、统一包装设计、统一品牌标识),扩大“榆林红枣”知名度,提升市场竞争力,以品牌促发展,以发展亮品牌。政府加大宣传力度,从食药同源,功能性打造,集中打造晋陕峡谷“榆林红枣”是世界最优质的红枣生产基地,从而推动品牌建设。
4.2 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4.2.1 运用科技抵御自然灾害
强化红枣科研工作,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红枣研究中心)、榆林学院、气象部门联合组织技术力量,成立红枣实验室,申请课题科研攻关,加强病虫害研究防治,解决红枣裂果、霉变等系列问题,产研联动同步进行。充分运用清涧县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建成的“陕西省红枣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从根本上解决技术瓶颈问题,市、县、乡各级业务干部沉下去蹲下身,形成技术合力服务群众,为枣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逐步摆脱受自然束缚、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
4.2.2 加强管理抵御自然灾害
强化枣林土肥水、病虫害、修剪等日常管理工作。例如:上年秋冬翻耕作业后,来年枣树病虫害明显减少。积极引导枣农采取“三三制”采摘方式。即枣色泛白时采摘一部分,用于制蜜枣;半红鲜枣采摘加工紫晶枣;剩余待成熟后采收,以糖心枣加工为主,残次枣进行饲料加工。通过“三三制”采收即可避免连阴雨造成的大面积裂果,从而减少经济损失,确保枣农收益。
4.2.3 政策性保险抵御自然灾害
与森林保险挂钩,加大红枣政策性保险范围,县区利用涉农整合资金,将枣园纳入政策性保险,让枣农安心投资投力。
4.3 推进红枣加工基地建设
4.3.1 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参与
实施产业带动,大力推广“能人十基地十农户”,“公司(合作社)十基地十农户”等产业化发展模式,立足区域实际,采取“政府指导、部门协作、群众参与、合作社管理、企业经营”的思路,有规划、有步骤地集中连片打造优质、高产精品示范园。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作用,针对劳动力紧缺,枣林大面积撂荒现状,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对吸纳就业、签订购销合同、电商销售、枣农入股的形式带动致富的园区、龙头企业、电商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一村一品示范点等给予奖补。市县两级要整合涉农资金,以点带面、突出示范引领,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重点扶持红枣深加工项目。实施以奖代补政策,鼓励本地企业收购当地红枣。
4.3.2 提升精深加工能力
在红枣精深加工上下功夫,大力改进红枣烘干技术,全面提高产品的卫生安全性、食用方便性、咬食舒适性、色形美观性和营养保全率。重点通过烘烤设施设备的系统改造和完善,提升红枣加工的层级。扶持红枣加工企业建设规模化的紫晶枣生产线,制定统一行业标准,提高加工工艺水平,集保鲜、加工、库存为一体的加工生产线来发展紫晶枣生产,逐步增加生产效能。
4.3.3 增加产品附加值,研发红枣新产品
红枣中含许多营养成分,如红枣多糖、芦丁、着色剂、膳食纤维、环磷酸腺苷等,红枣深加工建议向三个方面发展:一是复合食品,即将红枣与其他食品混合生产食用;二是食品工业和化妆品应用的着色剂或色素方向;三是向药品、保健品方向,尤其是发展药用酸枣、枣花蜜,乳化蜂蜜等产品。要与相关领域具有优势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研发新产品,推出市场前景好、适合大众的产品,力争创造名牌产品。
利用修剪下的红枣枝条做枣木香菇,枣木香菇质地较硬,颜色暗红,含有镁、钾、硒等元素,油酸、亚油酸、硬脂酸等11种脂肪酸是其他香菇含量的2倍,具有抗癌作用的亚油酸含量是普通香菇含量的2.5倍,深受消费者青睐。同时,枣木质地坚硬,枣木菌棒的香菇出产量远远超过普通菌棒。清涧县、佳县目前共有15家生产枣木菌企业,生产销售约45万棒,效益可观。利用枣木进行工艺品加工。清涧县聚广艺雕厂利用本地枣木制作木制家具和工艺品雕刻。吴堡县对红枣修剪后的枝条再利用,生产木梳产品,延伸了产业链,是增收的有效途径。
4.3.4 推进仓储基地、林产品批发市场建设
扶持烤炉建设和保鲜库建设,烤炉可以有效降低红枣产业风险,保鲜库可以延长鲜枣销售期,减少红枣腐烂损失,实现反季节销售、四季加工,烤炉和保鲜库能保证红枣收得回、存得住、盈利多。依托区域特色产业,建设林产品批发市场和物流园,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引导市场加强冷链及物流配送系统、信息发布与网上交易系统、交易仓储设施、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等项目建设,不断增强市场对红枣产业的辐射带动能力。
4.4 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林下经济是一项新兴的富民产业,发展林下经济既可以起到管护枣林作用,又可以促进农民增收。通过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发展林下种、养殖等立体复合型生产经营模式,可使农林牧副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通过红枣、药材间作达到增收的效果,促进红枣产业可持续发展。
4.5 提升科技服务能力
加强红枣产业公共服务部门协作,履行好基础设施建设及公共服务职能,为各类红枣产业经营主体提供高质量的专业化服务。建立统一的公共服务平台,逐步完善“政府一站式服务”功能。加强社会化服务,鼓励扶持村干部、农村能人、林技人员等建立农林社会化服务组织,形成全程托管、代耕代种、联耕联种、土地托管、经理人代营等多种服务方式。构建林业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的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大红枣产业技术服务,加强科研院校与红枣行政部门、红枣企业、红枣合作社合作。建立一批重大红枣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实施一批重点红枣产业科技示范工程;建设一批红枣科技示范乡镇、示范村、示范点。加强科技推广红枣产业体系建设,持续开展科技下乡与科普宣传工作。常态化开展服务红枣企业,服务红枣基地,推广红枣科技新技术,培训基层红枣技术能手。强化金融支持服务。
4.6 着力推进红枣产业融合模式
推进红枣产业集群融合发展。启动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打造集生产、加工、流通、科技、服务等于一体的产业集群,从而促进产业融合、持续促农增收、推动乡村振兴。龙头企业带动融合模式,充分发挥红枣龙头企业特别是加工型红枣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向前延伸带动林果生产基地带动农户发展,向后延伸通过物流和营销服务连接市场,不断延长产业链条。
休闲观光林业带动融合模式。立足沿黄自然风光资源优势,结合地方民俗文化传统,充分挖掘红枣文化,适时组织举办“红枣文化艺术节”“枣乡采风”“鲜枣采摘”等活动。大力发展沿黄休闲观光林业、森林休闲康养等产业。
“互联网+红枣”融合模式。积极搭建电子商务平台,在淘宝、京东等知名电子商务网站开辟榆林红枣专馆,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引导企业推行电子商务、网上交易等现代化营销方式。建立覆盖全市的信息网络体系,为红枣从业者和社会提供信息服务。
红枣园区、特色村镇带动融合模式。建设现代红枣园区,打造红枣特色村镇,引导农村一、二、三产业集聚发展。
发展多种经营融合模式。积极探索跨区、多区协同联营发展模式,促进各类经营主体结成利益共同体,构建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提高贫困地区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
5 榆林市红枣产业发展建议
5.1 巩固发展沿黄红枣特色产业
继续开展低产枣园改造工程,重点实施黄河沿岸红枣优生区。
5.2 将榆林市11.3万hm2红枣纳入生态效益补偿范围
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将榆林市红枣纳入生态效益补偿范围。
5.3 扩大红枣政策性保险范围
与森林保险挂钩,加大红枣政策性保险范围,县区可以利用涉农整合资金,将红枣纳入政策性保险,让农户安心投资投劳。
5.4 支持合作社、红枣加工企业技术改造
对引进新型节能环保先进加工生产线的红枣新产品开发的申报取得各种资质与认证的合作社或者企业,可予以补贴或减免税收。支持经营大户、合作社、龙头企业推广使用适合当地枣园的农机具,在享受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基础上,按余额部分再予补助。扶持红枣加工企业建设规模化的紫晶枣生产线,制定统一行业标准,增加生产效能。
5.5 支持红枣订单生产与销售
对营销本地红枣较多的企业、合作社、电商进行以奖代补。
5.6 支持红枣品牌建设
相关部门统一规划在中央媒体、大中城市实施“榆林红枣”公益宣传。对照红枣技术规范及有机红枣标准生产“品牌”枣的企业、合作社予以奖励;对企业、合作社年内获得国家级、省级驰名商标的给予奖励;获得优质农产品命名和展会竞赛二等奖以上奖项的奖励;对按规范要求使用“榆林红枣”品牌标志包装箱的给予包装箱成本的补贴。
5.7 切实解决加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建议市财政建立红枣加工企业周转金,为一些生产能力强、经营管理好的企业提供“借资”,重点扶持红枣采收、冷藏、仓储设备建设;同时在红枣加工旺季,督促银行尽力为加工企业提供贷款;也可引导组建资金互助社,千方百计解决加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12]。
榆林因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成为世界红枣优生区。沿黄土石山区红枣产业基础扎实,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突出,事关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事关区域生态平衡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因此要坚定红枣产业发展信心,发展好红枣这一传统产业。
参考文献:略
作者:张高如 张宇 秦媛媛 贾东波 张媛 段义忠 榆林市林业产业开发中心 榆林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作者简介:张高如(1967—),男,本科,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育种及经济林栽培。*秦媛媛(1986—),女,在读硕士,助理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作物与经济林栽培研究。
来源:《温带林业研究》期刊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