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林语堂的学堂?
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47年,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3月26日,去世于香港,四月移灵台北,长眠于故居后园中,享年八十二岁。
二、林语堂的夫人?
林语堂夫人是廖翠凤,廖翠风是鼓浪屿的首富廖家的二小姐,林语堂与她的兄弟很有交情,应邀去廖家吃饭。席间林语堂觉得有一双眼睛在偷看他(后来廖翠凤说是看他吃几碗饭),接着又发现他远行换下来的脏衣服被廖翠凤拿去洗了。
后来廖翠凤上了圣玛丽亚书院,她听说林语堂在圣约翰大学读大二时连续三次上台领奖,大出风头,对林语堂更有了钦佩之情。
而当二人拟订终身时,廖翠凤的母亲却有异议,说:“和乐(林语堂的本名)是牧师的儿子,家里很穷。”廖翠凤却坚决果断地说:“贫穷算不了什么。”就是这句话一锤定音,成就了林语堂与她的婚姻。
三、林语堂的父母?
林语堂的父亲林至诚是一个乡村牧师,他没留下什么财产,却给了孩子热爱生活的性格,成为林语堂及其兄弟姐妹的启蒙老师、朋友和引路人。
林语堂的母亲平易近人,对孩子慈祥,对他人友善。
林语堂曾在文章中说,母亲“不知道摆架子是怎么一回事。常常同农人和樵夫们极开心地谈话。”
四、林语堂的成就?
林语堂散文以其吞吐古今、汇聚东西的气象,营造了一座融汇智慧、情趣与学识的精神殿堂,充分地展示出其对现代散文的超越性突破。 从这样的文学和历史背景出发去观察作为散文家的林语堂,其整体的文化风度应是渊博悠远、机敏通达。对此,他在《论语》时期的同仁徐曾给予其切实的评价:“那里闪耀着语堂先生独特的风采与色泽。那里有成熟思想家的思想,有洞悉人情世态的智慧,有他的天真与固执,坦率与诚恳,以及潜伏在他生命里的热与光,更不必说他的博学与深思,在许多课题前,他始终用他的独特的风格来表达他深厚的、有根据的见解和确切健全的主张。” 的确,林语堂有其与众不同之处,他不仅是“幽默”这一诗学术语在中国的发明者,在他的散文中也不断生发幽默的元素。“幽默”作为一种亦庄亦谐、情趣盎然的笔调,同时意味着“独特之见解及人生之观察”和超远与旷达的人生姿态。林语堂还从“幽默”的美学要义作纵向延伸,上承“中国之幽默始祖”的老庄之惠泽,以主体观念为支点,对中西诗学进行互动交融的比较和对话。更重要的是,他在东西两大文化体系中自由出入,游刃有余,并在进行整合比较中形成自己在文化选择上的真知灼见,尤其是倡导并建构了华语散文写作的新形态即新的文体模式——闲语体。他说:“我创出一个风格。这种风格的秘诀就是把读者引为知己,向他说真心话,就犹如对老朋友畅所欲言毫不避讳什么一样。所有我写的书都有这个特点,自有其魔力。”他在许多文章中反复强调自己的文学写作观,而且不断地加以践行和验证。如《记大千话敦煌》、《想象的孔子会谈》、《女论语》、《记农历元旦》等,都是“闲语”式的例文。他对世间一切事物的了解,不仅来自书本,而且来自于实际,学会达观地品味人生。
五、林语堂的幽默公式?
1)Reality - Dreams = Animal Being
现实 -梦想 = 禽兽
2)Reality + Dreams =A heartache(usually called Idealism)
现实 + 梦想 = 心痛(通常称作理想主义)
3)Reality + Humor = Realism(also called Conservatism)
现实 + 幽默 = 现实主义(也被称作保守主义)
4)Dreams - Humor = Fanaticism
梦想 - 幽默 = 盲目狂热
5)Dreams + Humor = Fantasy
梦想 + 幽默 = 美好幻想
6)Reality + Dreams + Humor = Wisdom
现实 + 梦想 + 幽默 = 睿智
六、林语堂的品质故事?
林语堂是一个非常幽默的人,他的幽默不仅仅表现在他所写的文章中还表现在他的为人处世上,有非常多林语堂的故事都表现出了林语堂的幽默。
他是一个非常有学问的人,就算自己对某件事非常不满也不会直接说出来,因为他知道这样非常伤人的自尊心,所以他常常用一种非常幽默的方式展现出来他的不满,这样既不会让人感觉到不满也给别人留了面子双方都不会觉得很尴尬。
林语堂有一个故事就能把他的这个特点便显得非常到位,话说有一次林语堂去一个非常有名的学校去做学问,结束讨论之后这个学校的校长听说林语堂非常擅长演讲,就觉得不能浪费了这么好的机会,于是当着所有师生的面邀请林语堂为学生带来一段演讲,当时的林语堂并没有做任何准备,他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灵机一动决定给学生们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就是暗指这个校长的所作所为,在他还没有任何准备的时候就让他做演讲,这个故事同时也告诉了学生们要时刻准备着,要不懈努力的学习,自己所学的知识总有一天都会用到的,可能只一天来的比较晚但是只一天总会到来。这个关于林语堂的故事就把林语堂的特点表现的非常明显,既表达了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又起到了幽默的作用。这是很少人能够做到的但是林语堂作到了,他的这个故事是非常有名的。
七、林语堂什么代的?
现代
林语堂(1895年10月10日-1976年3月26日),福建龙溪(今漳州)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景星学社社员
八、林语堂描述的作家?
林语堂,福建龙溪(漳州)人,1895年10月10日出生,1976年3月26日逝世。中国现当代著名文学家,原名和乐,改名玉堂、语堂,笔名毛驴、宰予、岂青等。早年留学国外,回国后在北京大学等著名大学任教,1966年定居台湾。他的一生著述颇丰,在文学、语言学、历史和中外文化交流等众多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是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
九、林语堂散文的特点?
提倡幽默、闲适、性灵。主张"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笔调",采取与政治保持距离的自由主义立场。《论语》前期文章尚能触及时弊、幽默中含讽刺。1934年后,讽刺锋芒日益减弱,幽默也流于说笑话、寻开心。林语堂的散文,在内容上有精华与糟粕共存的特点,除其明显的政治上和观点上的差错外,他的有些思想和主张,如要求资产阶级的自由和民主的人道主义思想,以自我为中心的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思想等等,这在当时具有反封建的积极意义,而在今天看来,特别是联系林语堂个人后来发生的变化,既可以看到他当时的历史的局限性,也可以明显的看到他的反动的阶级实质闲谈体散文:
①林语堂融合了英国散文随笔艺术与中国古代小品文传统,创造了一种闲谈式散文笔调,提高了闲话风散文的文体地位。
②在内容上,取材广泛,“宇宙之大,苍蝇之微,皆可取材”;从战争外交、国运民气,到西装牙刷,无所不谈。
③在形式上,各体并用,不拘格套,“除游记诗歌题跋赠序尺犊日记之外,尤注重清俊议论文及读书随笔”。
④在笔调上,用极自由的散文笔调,谈天说地,庄谐并用,化严肃为轻松,恰如密友攀谈,全无客套,更无八股气味。
十、林语堂创办的刊物?
《人间世》
林语堂1934年--1935年在上海创办刊物《人间世》,1934年4月创刊,以刊登小品文为主,提倡幽默、闲适、性灵。主张“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笔调”,采取与政治保持距离的自由主义立场。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