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家临猗有一种特有的舌尖美味叫“水疙瘩”,虽好久未食,但每每想起,总让我垂涎三尺,向往不已。
“水疙瘩”用家乡的土话来说叫“福疙瘩” ,因为家乡人把“水”念“fu”,与“福”同音,我觉得叫“福疙瘩”应该更有寓意。
从小吃水疙瘩长大的我对水疙瘩独有情钟。对于这种流行于晋南乡间饭食的做法和美味再熟悉不过了,水疙瘩做法简单又好吃,深受人们喜爱。和好的面不用案板擀,不用刀场,只用手“揪”(揪水疙瘩),便可完成。水疙瘩有两种吃法:一种吃法叫“水疙瘩蘸蒜”,即:将揪好的水疙瘩捞入碗中,蘸着事先准备的油辣子蒜水,吃起来酸辣劲道,非常过瘾,但在那“没有粮瓜菜代”的贫穷年代,这种吃法太费面,虽然好吃很少有人家吃得起。记得小时母亲给我们做的叫“连锅水疙瘩”。
做饭时,母亲总是先切半盆萝卜、白菜或冬瓜、南瓜,然后开始和面,为了增加面的劲道,母亲总是将少许食盐用温水化开,然后开始和面,和好的面团要放在盆里盖上盖“醒”一会儿。利用醒面的功夫,母亲开始生火炒菜,在尺八的铁锅里滴少许食油,从案头酱罐里挖点面酱,放入热油之中,刹时那浓浓的酱香溢满半巷,接着下入切好的萝卜白菜,翻炒上色,加水放盐,盖锅烧火。待菜煮八成熟时,揭开锅盖,只见酱红色的菜汤上下翻滚,一股独有的浓香扑鼻而来,刺激着我的味蕾。母亲往盛面团的盆里倒入半碗水,把拳头把面由硬za软,然后站在锅台边,两手齐上,和着水,像洗面一样,用拇指和食指从面团最边缘交错着拈一小团面,拈成薄薄一片了,揪下来扔进沸腾的锅里,然后再揪下一片,为防沾锅,揪一会,母亲让我用勺子搅拌一下,然后继续揪,最后再把盆里剩下的面水倒入锅里搅拌,盖上锅盖,大火烧开,最后再加葱、芫荽和调料,一锅热气腾腾,汤汁浓厚,香味扑鼻的水疙瘩便做好了。
母亲做的水疙瘩非常好吃,面片软绵筋道,菜烂味香,特别是汤汁里那洗好的丝丝缕缕的面筋和鲜香的调料汤汁,沿碗边喝上一口,满嘴盈香,回味无穷。
随着母亲年龄的变老和我们外出工作的忙碌,回家吃水疙瘩的次数逐渐减少,但每次回家,我们都要能吃上一顿母亲亲手做的水疙瘩,直到三年前母亲去世。
久违了,水疙瘩 ;忘不了,母亲的味道。
图文:王守忠 编辑:王亮 临猗网原创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