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菜,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了,这一起源于四川的美食,将四川的麻辣鲜香结合起来,又融合了火锅的包容性,在快节奏生活的今天成了人们没时间、没精力吃一顿火锅,那么冒菜就是火锅的完美替代品。便宜、方便的同时,还能享受火锅的同等快乐,何乐而不为呢。
且不只是冒菜,四川可以冒的还有很多。在成都,你可以在大街小巷里找到这个特殊的字眼,比如说在肥肠粉店,你会听到人们喊着加两条“冒节子”,在米粉店里,人们说要来一碗“冒米粉”,这里的“冒”,意思就是“煮熟、汆烫熟”的意思。而节子,指的是打成结的猪小肠。
冒菜是怎么来的?这多亏了爱好美食的成都人,能想出改良火锅的方法。火锅虽然好吃,但是局限颇多,第一是需要的人多,围坐在一起,热闹,吃到的食材也多。第二是好吃的火锅店就那么几家,想吃一口火锅,还要排好长的队伍。第三是火锅店的成本高,转嫁给顾客收取的费用也高。
因此,热爱火锅的成都人就发明出了三五块钱的冒菜,不同的食材事先切好,用小盒子装着,摆在门面上,客人们想吃了,自己去挑,挑完了交给老板,老板帮你煮好,加入底汤和调料。味道和火锅相似,价格却比火锅便宜多了,还可以自己一个人吃,想午餐吃,想晚餐吃,都没问题。
而按照流沙河先生的说法,冒字可能是一错写,实际上,冒饭,应该是“泖饭”,两个字读音都是mao,冒应该是别字。
他在文章里写道:另一家无店铺,设摊位在六六豆花面饭馆对面的高墙下,专卖泖饭。沸汤一泖,冷饭即熟,捞人碗中,放芽菜一撮,撒葱花几朵,挑猪油一勺,最宜车夫、小贩、学生图个方便。“泖饭”一词见于《大宋宣和遗事》,沸汤烫熟曰泖。今人不文,招牌皆作“冒饭”。不敢笑他们,他们是多数。
他说的这“泖饭”,并不是胡说八道,在一些古籍里,也可以看到“泖”的运用。比如《儿女英雄传》里,就有“接着饭来了,就用那店里的碗筷子,泖茶胡乱吃了半碗,就搁下了”。
如此一来,我们现在吃的冒菜,岂不是都应该叫泖菜?不过如果真是错别字,未必是现代人的错。
清代官员姚元之,曾写过一本《竹叶亭杂记》,其中就有一句“次日则谓吃小肉饭,肉丝冒以汤也”,这里出现的mao,是冒而非泖,且从上下文来看,是肉丝冒上热汤吃,很明显就是我们冒菜的吃饭。
而冒字真正用错的实锤,其实是我们大四川另一个著名小吃:冒节子。
著名的斜杠青年李劼人,曾经写过一本《暴风雨前》,里面有一句“两大乌盆的菜,也只剩得十来块帽结子、连肝肉了”,请注意,这里是帽结子,而非是冒节子。
为啥是帽?他还有注释:帽结子,是将猪小肠挽成一个大疙瘩,颇有点像从前瓜皮帽顶上的帽结。原来以前的四川人,喜欢戴一种“瓜皮帽”,帽子顶上有一个结,因为肥肠也要绾一个结,形状相像,就被叫为了帽节子。
帽节子是怎么变成冒节子的?谁也说不清,不过肥肠也是荤素菜的一种,可不也是“冒”出来的?
冒倒也能说通,特别是对吃货而言,管它怎么mao,好吃最重要,看完这一篇,你是不是准备去吃冒菜呢?
那就来鱼上道吧!鱼上道鲜汤藤椒鱼·冒菜,采用十多种中草药熬制,运用重庆调料制作技术制作底汤料,将冒菜底汤做得更完美,口味更纯正独特。老少皆宜,健脾健胃,不上火,不败胃。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