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概念的卢曼卡片笔记法(一)
第一本阅读的书籍,名字是说写作,其实核心重点在讲写作前的工具部分,书名是《卡片笔记写作法:如何实现从阅读到写作》,作者尼古拉斯.卢曼。
看到这,你一定会说,记笔记方法我可多着呢,真的需要再来一个新的方法来尝试吗?还真的不同。
关于记笔记,我学习过思维导图,使用过时间管理笔记,写过每日记录,但是一直有个困惑,就是,记录了厚厚的笔记后,有什么用?即没有经常翻查,也不知道该如何整理,最后,这些笔记变成了碎片般的存在,就像是每一次学习,所有人都会对着ppt拍拍拍,然后呢?没有然后。随着日积月累,会因为越来越多的内容更加无从下手,干脆束之高阁,变成垃圾。
因为积累越多而越乱,是现在不喜欢记笔记的原因。
学习这个方法是意外惊喜,能完善解决之前我的困惑,觉得一定要分享给大家,让更多人知道这个好方法。为什么确定这是可行的?这要从使用这个方法的作者:尼古拉斯.卢曼说起。
尼克拉斯·卢曼(1927年12月8日-1998年11月6日)是德国当代最为重要的社会学家之一,一生出版了58本书,然而这些辉煌的成就并没有吸引我,这个世界历史长河群星闪耀,只是这些星星都存在于普通人世界之外,除了可以借以鼓励灵魂,无法复制无法给日常带来些什么可行的改变。
真正吸引我的,是卢曼的一生经历:一个啤酒厂主的孩子,母亲有瑞士血统,17岁被迫从军服役,18岁被盟军俘虏,这段经历萌生了他要致力于法律学习,26岁开始从事法律相关工作,32岁结婚并在未来日子陆续养育三个孩子,哈佛深造一年,回来后开始从事学术研究,37岁出版自己的的第一本书,并在39岁去的博士学位开始社会学研究,42岁成为社会学教授,并工作到56岁退休,在此期间,发表了57本书,数百篇文章。
了解到这,我不仅自问:他是如何做到的?非科班出身,能平衡工作家庭跟兴趣,终身学习且成就非凡,起点不高但终点极高,难道是天生聪明,还是拼命努力?还是有什么秘诀?
卢曼在71岁去世后,后人整理他的遗物,从中发现了他的秘诀:卡片笔记。
他一生积累了9万多张卡片,这些卡片,最后融合成为他的成就,这是他的成功秘诀也是唯一的诀窍,与我们想象的拼命努力,天生聪明等等常规的成功因素,没有什么关系。这些都在他日常的分享中得到证实:“我从不强迫自己做任何我不喜欢的事。每当我思路卡顿的时候,我就会转头去做别的事。”“我只做容易的事情,我只在马上知道要怎么写的时候才会写作。如果我有片刻的动摇,我就会把这件事放在一边,然后继续去做别的事。”(卢曼.1987)
所以,卢曼的写作,基本上是同时开几个主题同步进行,遭遇卡顿,就转换去写别的,基本不怎么使用努力与意志力这些常规认为很重要的能力。
当然,直到现在,几乎也没有人愿意真正相信这种说法,这也是这种笔记法一直没有流传开来的原因。因为我们习惯的认为一个人要取得巨大的成功,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长久的坚持,极度的坚忍,强大的意志,似乎没有这些近似于找虐的行为,成功就变得不那么光明正大,有投机取巧的嫌疑。
之前我也是一直这么认为的,直到使用方法不节食不挨饿不拼命轻松的减掉了20斤肉肉后,开始从内心质疑过往曾经坚信的。是不是,其实只要改进某些方式,就不仅能让效率更高,并且会让事情变得有趣。是不是,不强迫自己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而将改变放在自己能接受范围,并致力于改进自己使用的方法,也能成功?
没有人愿意天天自讨苦吃,没有人能靠强大的意志力一直压抑自己,这些哪怕短期做到,最终依然会迎来更猛烈的反弹。
无论工作或者成长,只要是符合我们的内在目标,并让我们觉得可以掌控,一切都会变得特别有趣。这种力量,也许是更能支撑我们一辈子走下去的力量。
就是带着这样的想法,开始细致研究卡片笔记法,并开始尝试使用
颠覆概念的卢曼卡片笔记法(二)
那么,卢曼先生的卡片笔记跟其它笔记法相对比有什么不同?
第一个不同在于:从关注记改成关注用,拼乐高式记录。
我们记笔记是为了什么?很多人的答案一定是为了用。可是,过往的记笔记方式,真的能拿来使用吗?
以我最常用的思维导图举例,这个是一个主题式笔记,因为一个主题而生,也会因为这个主题完成而消逝,没有特别保留的必要,尽管保留了,也很难在笔记领域达到知识的跃迁,所以一直倡议思维导图笔记不用做的那么精美,除非是某一个专题,你是讲师,估计要讲同一个专题50次,基于使用率,再怎么精美都不为过。另外常用的记笔记方法,包括趁早每日记录什么的,这些我曾记录过几本,现在也在束之高阁,这些笔记作为将来的自我回忆录素材是不错的,可是,对于成长作用依然不大。
还有一类是ppt,大多以ppt或者图片类存在,这些同样面临的问题是,拍时候觉得都重要,然后没有及时整理,这些都重要的东西在未来90%都用不着,最后成为鸡肋。
随着记笔记的内容越来越多,笔记则变成了乱糟糟的一堆明明觉得有价值的东西,可是,整理工程极大,不知道怎么融合,这些,都是我过往记录笔记的问题所在。如果一个长期积累的东西,会因为积累越多导致越无法使用,这样的记录笔记方式,真的有价值吗?我一直这样困惑着。
卢曼笔记法给疑惑带来了一个解答方向:过于集中,过于主题分明,是不利于知识融合的。真正好用的方式是把知识变成乐高模样的小模块,自由组合,变化无穷,这个记笔记方式,就是这样的小模块,具体使用,容我后述。
第二个不同在于流程: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写作方式。
一般来说,我们记笔记的流程是怎样的?以学习为例:首先是这节课的名称,其次是这节课的核心点,最后围绕核心点完成这节课的笔记。如果是一场讲座:讲座名称,大纲,印象深刻的几点完成笔记。读一本书:这本书名字,属于哪个领域,章节,每节的核心点,个人感悟完成笔记。
这些方式,都是自上而下的记笔记流程方式:首先有一个主题重点,然后围绕重点不断细化延展,最后可能加上一个落地的建议,特别有利于我们弄清楚一个领域的相关知识,但是对于写作而言,很容易失败。我们都有过相关的经验,比如想写个故事,设定了主题,围绕主题开始搜集相关的内容,内容收集越多越散碎越提取不易,这个时候,拖延症开始发作,勉强推进(毅力与意志力的高光时刻),发现完成时间不如预期,有可能拖延或者永久随机搁置,最好的结果是勉强完成。
自下而上的方式则相反,属于一个功夫在平时的记笔记方式:每一天,学习或者生活中有灵感一闪的想法,或者在阅读学习中的一些文字带来的感悟,都记入卡片笔记,并在整理过程中,思考跟之前记录的哪些卡片可以相互关联,日积月累,相关联的内容越来越多,就会自然而然的展现出一个主题,通过搜集一些欠缺的一点点的缺失部分,很快就能完成这篇核心文字。积累足够的卢曼先生每次都能同时涌现3-4个主题,这样他就能做到像他表达的那样,当遭遇卡顿不顺利的时候,停下,先完成别的,等有关联感受后,继续上一个主题写作,他就是用这种方式,保持着每年最少一本书的进度。
学习到这,不仅好奇,像是多产的作家东野圭吾先生,是否也是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写作?高质量输出,是不是真的是仅仅跟勤奋有关?
第三个不同在于,卢曼先生认为:改进流程方式比努力重要。
不要用行为上的勤奋,来掩饰思考上懒惰这个真相。
卡片笔记法在认知科学角度来讲,是个极其聪明的方式。
认知科学家将人的信息加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一阶操作,也就是“认知”本身,你感知的,你记忆的,你思考的。第二类是二阶操作,称为“元认知”,就像是对自己的认知进行管理:“我现在在感知什么?我现在在记忆什么?我现在在学习什么?我现在在思考什么?”这些形成了元感知,元记忆,元学习,元思考等。元认知就是认知的认知。
听起来有点拗口对麽?试着用个例子说明:比如阅读一本书:书里面的内容是什么,把它梳理出来,总结出来,这些属于第一阶段,叫做我整理了书本的内容,属于粗加工,被称呼为书本的搬运工,或者书呆子。如果能提高认知,结合思考我为什么要读这本书,这本书给我生活带来什么切实的改变,哪些观点能现在为我所用,哪些思考有助于修正我现在的习惯,这样就能把读死书变成第二阶段,让书本内容增加自己的元认知水准,改进当前的一些自己不知道的行为习惯,人们会称赞越读书越明智,读书越多越通透。
简简单单改进一下记笔记的方法,就能写出更好的文章,而且不需要特别努力,只要保持热爱就好,听起来貌似神棍的忽悠,却是卢曼先生认定并践行的真理。
古人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但是没有一个人告诉我们,我们开始了,前行了,最终会走向何方?一开始就能确定未来的价值,把关注点放在改进日常的流程与做笔记的细节上,赋予足够的时间,就能看到好的结果,这是我喜欢并推崇的方式。
这个世界的进步,核心来源于我们想更懒惰些。如果没有想要偷懒的想法,就不会用心思去改进流程,更加高效,所以说,这个世界的进步是由懒惰的人创造的。只是没有想到更高效后,每个人都会被卷入时间巨轮,一起奔跑不敢也不能停步,低效率时候要一直拼命做事,高效率后依然要一直拼命做事,仿佛一生都停不下来,期盼有一天,我们的社会不会是只有内卷与躺平,而是更多的产生出一种称为弹性的张弛有道。
基于这样的认知理解,我开始了使用与践行,虽然时间不太长,但也有些不错的感悟心得
颠覆概念的卢曼卡片笔记法(三)
强调那么多好处,也表明了自己的的看法,卡片笔记,到底该如何记,该如何使用呢?今天,我们就来具体聊聊这个:如何记笔记,如何用笔记。
具体的步骤为三步:1.记闪念笔记。2.记文献笔记。3.记永久笔记。
第一步:记闪念笔记。
一个人一天大脑会闪现多少个念头?如果在大脑有监控仪,而容量不够大的话,估计一天就因内容过多而当机。我们一天出现的闪念,简直太多太多太多,大多数闪现的念头,如果不进行有意识的捕捉,会很快消逝,闪念笔记就是一个思维的捕捉器,随时随地记录那些一闪而过的灵感。
举例:今天我的闪念笔记是:1.以终为始与以始为终究竟适用于哪个场景?2.能否设计一个专门自问自答的视频号?3.表面上的一视同仁真的是公平吗?还是适度倾向于弱势群体才是真正的公平?
第一个笔记来源于跟团队小伙伴沟通时候的灵感一现,第二个笔记来源于看别人的视频号时候的发散思维,第三个笔记来源于阅读一篇相关文章的看法。
这样的闪念,相信你也一天出现很多,不记录,不过是大脑的一个电波的波动,记录下来,可能会变成未来的一个工作方向,兴趣所在,生活方式的灵感萌芽。记录闪念笔记的最好方式是随时随地,内容是天马行空,语言是简洁为主,方便过后复盘时候能想起来是啥时候闪念的就行。
第二步:记文献笔记
有时候,我们在日常会收获一些特别好的金句,如果没有及时记录会忘记出处;还有一种情况是,在阅读中觉得某些文字特别得自己的心意,读来齿颊留香,急忙记录下来,背下来,实际上是不是真的理解内容,并变为自己的知识体系,需要进行转化,这个时候,文献笔记作用彰显。
文献笔记的记录方法非常简单,一张小笔记的第一部分是原文+出处,第二部分是自己的语言对这段原文的阐述与表达。
以阅读这本《卡片笔记写作法》的文献笔记进行举例,内容如下:
存储与提取负相关:也就是说,存入记忆越容易,提取出来越困难;反之,如果你有些吃力地存入,知识提取会更方便。——《卡片笔记写作法》卢曼(原文)
个人理解:
各种主流教授的学习方法显示,人们往往注重存入而忽略提取,仿佛只要存入了记忆了某些知识,就等同于永久拥有并能灵活运用。事实真的是如此吗?强行存入的记忆越多,会不会像手机一样,因为存入太多东西变慢并带宽失常,导致系统缓慢寻找东西困难。
鼓吹大脑内存无限使用率太低,建议锻炼大脑学习瞬间记忆快速记忆的人,是否清晰:记忆与使用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范畴,大脑需要不断思考触发神经突触的生长,才能越用关联越多,思维越灵活,引发行为的改变。该锻炼的,是思考关联的能力,而非单纯的储存扩容。
借助外部工具的力量,建立第二大脑的存储,这样才能让自己的脑子保持减负灵动状态,反应灵敏,灵活运转。
上面就是一个完整的文献笔记,文献笔记适合长期永久保存,属于越积累越能引起质变的工具。
第三步:记永久笔记
记闪念笔记与文献笔记,其真正的价值都是在为第三步:记永久笔记服务。
打开第一步与第二步的笔记,仔细阅读,并思考:它与我现在的生活兴趣工作有什么关联性,把思考到的关联性变成文字,设置关联链接,这样,一张永久笔记就完成了。
如果使用纸质的笔记记录方式,闪念笔记是整理后要丢弃的,文献笔记放入文献管理系统,永久笔记则是建立了独一无二专属自己的知识库。当然,每一天的整理必不可少,一旦不是每天整理,将会产生堆积,堆积如山后,没有人会愿意去进行难度如此高的清理。
日日清,是记卡片笔记的不二法门。
这样记录一段时间后,关联性越来越强,会自然涌现出一些值得去做的事情,值得去写的专题,值得去深入研究的主题。这个时候,就可以通过抽取相关的方式,把相关小卡片集中在一个主题下,建立大纲,查阅欠缺的内容通过互联网搜索补足相关,完成一个主题后,把小卡片回归文件盒,在主题过程中补充的资讯,同样会变成小卡片放入永久笔记,相辅相成。
以上就是卡片笔记法的记录使用方式,在卢曼先生时代,纸与笔是最好的工具,而在互联网时代,发现更适合我的方式是使用app程序建立电子版的卡片,好处是随时可以修改,ai算法自动关联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