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G101图集中,多次提到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到底是什么?规范是如何对之定义的?其高度如何计算?
抗震设计时,为保证剪力墙底部出现塑性铰后,具有足够的延性,应对可能出现塑性铰的部位采取加强抗震措施。包括提高其抗剪切破坏的能力,设置约束边缘构件、控制剪力墙的轴压比等,该加强部位称为"底部加强部位"。
剪力墙底部塑性铰出现都是有一定范围的,一般情况下单个塑性铰发展高度约为墙肢截面高度。但是为安全起见,设计时加强部位范围应适当扩大。
底部加强部位,国家现行标准规定如下:
1、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应从地下室顶板算起;当结构计算嵌固部位位于地下一层底板或以下时,底部加强部位尚宜向下延伸到计算嵌固部位。
2、高度大于24m的房屋:底部两层,地下室顶板以上墙体总高度的1/10,取两者较大值为底部加强部位范围。
3、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剪力墙:框支层及以上两层,落地剪力墙总高度的1/10,宜取以上两者较大值为底部加强部位范围。
4、不大于24m的房屋:可取底部一层为底部加强部位。
5、带大底盘的高层(含筒体结构)及裙房与主楼结构相连的高层:底部加强都位的高度宜延伸至大底盘或裙房以上一层。
关于剪力墙的加强部位,这样解释,不知各位朋友是否理解。正常情况下,我们只要记得是底部二层和建筑高度的1/10,二者的最大值(高层)就可以了。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