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占地面积第三大的省区,内蒙古自治区有着最为狭长的区划,东西直线距离高达2400多公里,我们要去的巴丹吉林,就位于这片狭长土地的最西端。而不同于以往脑海中内蒙古高原碧草莹莹、牛羊结队的画面,巴丹吉林却是百里无人、千里黄沙的大漠。
受时间因素影响,我们这次不得不放弃了直接自驾车前往巴丹吉林的打算,改为了乘飞机这种最快捷的方式,一切只为早日抵达这心目中的神秘之地,领略不一样的大漠风情。由于当地没有直达的航班,我们只能选择了北京——兰州——金昌的路线,先飞兰州,再转机金昌。一大早出发,起飞、降落、等待,转机、再起飞、降落,直到下午三点,我们才到达金昌机场,一出机场,当地负责接待的朋友早已等待多时了。上了车,我们才知道距离今天要到达的目的地——阿拉善右旗,还有100多公里的路要走。而作为南部毗邻的甘肃省金昌市,则是目前乘火车或飞机去巴丹吉林的重要中转地。车子在修缮得很好的公路上疾驰,不多时,路两侧的城市景观就变成了茫茫戈壁滩,就像运动前的热身一样,一行人心里都不禁沸腾起来,各自设想着自己心目中的大漠景象。
初抵巴丹吉林
抵达阿右旗的巴丹吉林镇时,已近傍晚。这座戈壁滩上的小镇有着整洁干净的马路,两侧不时出现新建设的楼房。街上人不多,商店都在营业,三三两两的穿插着一些早已到了的游客,小镇整体显得宁静却不失现代感。接待的朋友告诉我们,巴丹吉林镇是阿右旗的旗府,原名却是叫额肯呼都格镇,是去年才获批更名巴丹吉林的,看来当地政府发展旅游产业的决心很大。今晚我们就住在镇里,明早进入沙漠,大家早已疲惫不堪,饭后洗簌休息,一夜无语。
第二天一早,用过早饭,我们一行人驱车前往今天的目的地——巴丹吉林沙漠。沿着公路不到一小时,我们就来到了沙漠的边缘,一路平坦的戈壁滩,到此地逐渐演变为沙丘,植被也越来越少。放眼远眺,望不到边际的沙山犹如波涛滚滚的海浪,绵延不绝地连向天边。
景区门口建有沙漠博物馆,据说已获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名录,但摩拳擦掌的我们哪有心情逛博物馆,一颗心早已飞向大漠的深处了。必须要说明的是,由于沙漠行车的特殊性,景区是禁止游人自驾车进入沙漠的,必须统一乘坐由景区安排的越野车并由专业的司机驾驶。不能体验亲身沙漠自驾的感受,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但稍后的经历,则充分说明了这种安排的必要性。
新大漠骑士
今天要进入巴丹吉林沙漠的游人很多,全部都由景区统一安排,结队进入。我们一行四人被安排乘坐一辆四驱的北京吉普,不一会准备妥当后,一行十几辆越野吉普便浩浩荡荡地越过景区大门,驶向沙漠。给我们开车的谢师傅40岁上下,有着西北人朴实而热情的性格。谢师傅在景区里做专业司机已有三年时间,三年前当地退牧还草,本是从事畜牧的他卖掉牲口,在景区里做起了司机。据他讲,当地人开车有着熟悉气候地形的天然优势,但沙漠行车,也需要接受专业的培训。
车子快速前进,没多远,本来还有一点植被覆盖的戈壁滩逐渐被黄色的沙子取代,在我们看来,前方已经没有路了,也只有谢师傅这样的司机才知道向哪里前进。巴丹吉林沙漠与其他沙漠不同,这里的沙子都以沙山居多,绵延起伏,望不到边际。这可害苦了我们。越野车刚开足马力跃上一个50多度倾角的沙坡,车头悬空,继而马上下沉,一跃向沙山底冲下去,中间还伴随着剧烈的左右摇晃。一两次还能忍受,连续七八次之后,就连平时酷爱玩过山车的我胃里已然是翻江倒海了,而坐在我一侧的同事,也已是双唇紧闭,脸色发白,看来比我好不到哪里去。终于,车队在一处水泡子旁停了下来,一群人中,一大半都或蹲或爬在了沙丘上,呕吐不已。
休息片刻,我们继续前进,经过一阵休息和补充水份,大家状态稍微恢复一些。沙漠里行车,最忌讳的就是迷路,而景区车队的司机师傅们却都对路线了如指掌,这也让我明白了为什么不让游客自驾车进入的原因,因为一般人很难在茫茫大漠里找到正确的路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一般司机也很难在松软起伏的流沙中把车开好。车辆每一次冲上高耸的沙丘顶,都是对驾驶技术严酷的考验,每每快冲到顶部时,也是动力接近极限、车轮接近打滑的当口,一个不小心,车辆就有往下倒滑的可能,饶是谢师傅这么有经验的司机,我们也遇到了一两次这样的状况,好在车队各车之间都保持了足够长的间距,看来司机师傅们早有应对此种状况的准备。在要跃过一个很高的沙山时,车队里所有乘客都被要求下车爬行。车辆需要减负,轮胎也被放了一些气,以增强摩擦力。不一会就看见,一辆辆越野吉普开足了马力,在沙丘下一圈圈的加速绕圈,发动机的轰鸣声响彻沙漠。忽然,速度越来越快的车辆一下猛打方向盘冲向沙丘,顿时飞沙四溅,越野车如离弦之箭般大仰角冲上了沙山顶,人群中响起了阵阵欢呼声。也许是受到大家的鼓励,一些司机师傅在冲上了沙顶后,又选择俯冲下来,环绕、加速、冲顶!此刻已然进入表演时刻。看着四周无边无际、绵延起伏的沙丘,听着人们的掌声、欢呼声,我不禁幻想眼前轰鸣的越野车变成了狂奔的骏马,骑士们策马扬鞭,马儿四蹄飞扬,奔上沙顶。而今日手握方向盘的这些大漠汉子们,谁说又不是新时代的大漠骑士呢!
神泉 鸣沙 古庙 星空
巴丹吉林是蒙语译音,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个名叫巴岱的牧人在沙漠里发现了60个湖泊,而60在蒙语里发音吉林,巴丹吉林由此得名。
我们越过一个接一个的沙丘,途中也路过很多个大小不一的水泡子和湖泊,如此干旱的沙漠深处竞隐藏着这么多的湖泊,而且部分湖泊中还有排汩汩不绝的泉水冒出,当真是神奇至极。所有湖泊以咸水湖居多,这又不禁让人浮想联翩,难不成这沙漠在百万年前都是大海?要不然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咸水湖泊。而巴丹吉林沙漠除了数量众多的湖泊外,还有世界海拔第一高的沙峰,那就是号称“沙漠珠峰”的必鲁图峰,1600多米的海拔高度比撒哈拉沙漠的最高峰高出70余米。在这沙漠的中心区里,还有另一处颇为神奇的地方,就是鸣沙山。当人或物从沙山顶促沙滑下时,沙子就会发出“嗡嗡”的响声,最大时如同雷鸣一般,声传达八九里之遥。当地陪同的朋友告诉我们,这是巴丹吉林有着特殊分子结构的沙子发生共鸣导致的,在世界其他地区部分沙漠里亦有同类现象,但巴丹吉林无论从面积还是保护程度,都是世界一流的。如此神奇的场景,激发了我们无限的向往,但却因当地前几天刚降了雨,沙子发潮,鸣沙现象大打折扣,让大家都倍感遗憾。
远眺了必鲁图峰,欣赏了沙漠神泉音图日德泉水后,车队继续前行。在爬上一个高耸的沙丘后,车辆俯冲下一个更长的沙坡,大家惊心动魄之际,一个湖泊和边上的村落显现了出来,这就是我们今晚的宿营地——巴丹吉林嘎查。蒙语里嘎查就是村庄的意思,相比巴丹吉林镇,位于沙漠腹地的巴丹吉林嘎查显得名副其实。说是村落,其实也就是七八间房屋,外加专为游客们住宿搭建的两排蒙古包。这里的湖泊名为苏敏吉林,湖畔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喇嘛庙颇为惹眼,远远看去神圣而庄严,这就是著名的巴丹吉林庙,至今已有250多年历史,据说是世界上唯一建在沙漠腹地的佛教庙宇。此刻已近黄昏,夕阳映射在苏敏吉林湖上,湖水泛起片片金光。微风荡漾,湖面上巴丹吉林庙的倒影随着涟漪轻轻浮动,远处升起一股炊烟,一句古诗不由得浮上心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夜幕降临,巴丹吉林的夜空是那么的清澈透亮,云彩般的银河横贯整个天幕,一侧的北斗七星明亮异常。之前我曾有幸体验过草原的夜晚,亦曾有过大森林中露营的经历,但却从没有过今晚这种感觉。四周无风,也没有虫鸣声,更没有一丝光亮,万籁俱静。此刻的我躺在柔软的沙子上,仰望星空,整个人顿时仿佛置身于茫茫宇宙之中,这是一份大都市里永远不可能找到的宁静,我为能感受到这种安宁而心潮澎湃。
岩画与老人
第二天大家早早起来,爬上沙峰,领略了同样壮阔美丽的沙漠日出。景色真可谓万紫千红,流光溢彩,此刻之美,难以用文字一一尽述。
今天,我们就要离开大漠了,因为在别处,还有其他同样神奇美丽的景观在等待着我们的莅临。回去的路上,再次感慨了司机师傅们的识途能力,车子在一片片毫无标志的沙丘中穿行,忽而上坡,忽而俯冲,一会则又围绕沙丘转了一个大弯,让人晕头转向。谢师傅告诉我们,在以前,沙漠外的人们要到巴丹吉林嘎查,得骑上骆驼走三天三夜。白天行路,夜晚露营,而巴丹吉林庙,则是当年信徒们一砖一瓦从沙漠外运进来了的,此刻想来让人唏嘘不已,都为当地人民坚韧的性格和虔诚的信仰敬佩不已。
中午时分,我们一行人,十几辆越野车终于驶出了沙漠。我们也告别了相处两日的谢师傅,换车奔向了今天的目的地——曼德拉山,几小时后,我们到达了目的地。下车,爬山,山道上散落着黑黝黝的玄武岩。曼德拉山在蒙语里是“升起来”的意思,在山中18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近4000多幅数千年前的岩画,分别由羌、月氏、匈奴、鲜卑、回纥、党项、蒙古等北方少数民族绘制,年代则一直从原始社会末期延续到明清两朝。慢慢的,在快到达山顶时,一些漂亮的岩画陆续出现在岩石上。在其中一副岩画上,清晰地画着马、骆驼、驯鹿,还有放牧的人和帐篷,在几千年前的原始社会,牧民们就是靠这种原始而古朴的方式,把自己生产生活的画面留给了他们的子孙后代。
离开曼德拉山时,一位居住在山脚的老人正在一口打在戈壁上的深井旁打水饮牛,甘冽的井水引得牛儿们竞相聚拢,大口畅饮,老人看着健硕的牛群,露出了满足的微笑。联想起山上的岩画,这难道不就是一副活脱脱的生产画面吗?我们的民族,千百年来正是靠着这种勤劳与智慧而生生不息!
戈壁大行军
到达巴丹吉林的第四天,我们准备去看当地著名的海森楚鲁怪石城。这是一座风蚀的石头阵,千万年来大风把石头侵蚀成了形状千姿百态的雕像,而这也是几天来要去的最远的地方,距离我们居住的巴丹吉林镇有近220公里的路程,让人不由得感概阿右旗的广阔。阿拉善地区矿场资源丰富,不宽的戈壁公路上不时的通过拉得满满当当的大货车,这也导致我们只能缓速行车。大半天后,我们终于到达了怪石城的边缘,而沙石铺就的公路上一条大沟却挡住了我们的去路,我们不敢贸然把车开到松软的戈壁滩上绕过,这样会导致更大的麻烦。在咨询过当地牧民后,大家决定步行前往远处已显露一角的怪石阵。但接下来的路途,却让我们历经磨难。
茫茫戈壁滩上,一马平川,明明就在眼前的目的地走起来却是那么的遥远。最要命的是大意的我们把干粮和水都放在了车上,随身也就带了一瓶矿泉水,烈日当空,而戈壁上却连一棵遮阳的小树也没有。好不容易走了一个多小时,我们终于看到了风蚀的怪石阵,当真是惟妙惟肖,大的形如大象、巨鹰,小的亦有形如兔子、老鼠的,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据说整个怪石阵列方圆达20公里,让人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由于饮水耗尽,我们不得不在观赏完几个主要景观后就往回走。返回途中,由于体力的消耗,又没有食物和水的补充,一行人又饿又渴,特别是头顶上的烈日,热辣辣的射在身上,仿佛不把我们烤成肉干誓不罢休。这时候的戈壁滩上出现了一副这样的画面,一群稀稀拉拉成纵队的人,扛着大大小小的摄影器材,弯着腰,喘着粗气,一步一个脚印地缓慢前进。我们花了来时两倍的时间才返回到停车处,当时一群人大嚼大喝的混乱场面不堪回忆,事后才知道我们来回一共走了10公里的戈壁滩,回想起来这还真是一段惊险而有趣的经历,对于喜欢户外徒步的朋友来说,如果带上足够的装备,走上一次,其实也不失为一种难得的徒步体验。
离停车处不远的地方有一排房屋,在那里我们遇到了房屋的主人达来(音译),达来的家就在这里,几十年来都与怪石做邻居。当地旅游业兴起后,他也迷上了摄影,我们有幸在他家里的客厅看到了挂满一墙的照片,内容都是怪石城里各种造型的石头,部分照片拍得让同行的摄影师也不禁赞美。和达来拍摄的怪石相比,我们今天看到的也仅仅是冰山一角而已。
后记:神奇的巴丹吉林,神奇的阿拉善
要离开巴丹吉林了,这几天来的旅行充满了惊险、刺激,当然也不乏惊喜和感动。沙漠、戈壁另类的美景震撼心灵的同时也让我们觉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毕竟谁都希望布满我们国土的是青山绿水多一些。
巴丹吉林沙漠里的湖泊、泉水、鸣沙、沙峰,让我们亲身体验了神奇二字并非虚名,而同时位于沙漠腹地的古庙,还有曼德拉山的古岩画,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西北游牧民族那顽强而生生不息的生命力。第一次到阿拉善右旗,当地淳朴热情的民风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戈壁滩中的阿右旗巴丹吉林镇整洁而富有现代气息,退牧还草牧民们住进了和城市一样的楼房,从事着各种新兴的产业,幸福而和谐。即将离开阿右旗时,当地一年一度的沙漠文化节和那达慕大会也风风火火地开幕了,让着急返回的我们很有些遗憾,看来也只好来年再找机会了。
整个内蒙古阿拉善盟,有着太多的美景等待我们去探索,去发现。除了阿右旗的诸多景观,还有阿左旗的腾格里沙漠,贺兰山;额济纳旗的胡杨林,黑城遗址,居延海……来日方长,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再次自驾整个阿拉善盟,到那时再完整地去领略这片神奇、壮美的土地吧!
自驾路书:
A线路:银川——阿拉善左旗 130公里(京藏高速,银川绕城高速,银巴高速)——阿拉善右旗 515公里(S218省道,S317省道)——额济纳旗 77公里(S317省道,S312省道)
B线路:金昌——阿拉善右旗 205公里(S212省道,S317省道)——额济纳旗 693公里(S312省道)——阿拉善左旗 573公里(S312省道)
自驾行车注意事项:
1、从外地开车进入阿拉善盟的游客可以选择转道宁夏银川或甘肃金昌,两个城市都有火车站和飞机场,注意乘飞机到金昌需要先到西安或兰州转机。
2、阿拉善盟省道公路路况较好,视野开阔。但公路上大货车较多,需要注意避让。行车时需要随时注意限速标志,当地交警会随机设卡查车。
3、阿拉善盟自驾旅行,应提前购置尽可能多的食物和饮用水,携带手台,如果可能,尽量多车结伴行驶,相互照应。部分地区无手机信号,有信号时,应及时和后方联系,告知位置和行程。
4、沙漠地区昼夜温差较大,白天炎热难耐,夜晚比较寒冷,盐湖周边蚊虫较多,应携带足够衣物和应急药品(防治蚊虫叮咬、中暑、感冒)。
5、进入沙漠和戈壁前,应该提前准备好地图,规划好线路,遇到居民点时,应该多询问核实路线。巴丹吉林沙漠不允许游客自驾车进入,需要聘请当地司机和乘坐专门越野车,可多人结伴出行。
美食推荐:
阿拉善盟与宁夏、甘肃接壤。居民以蒙、藏、回同胞为主,饮食以肉食、乳制品为主,其中有特色的是:烤全羊、手抓肉、奶茶、奶皮子,沙漠特产有沙葱、沙芥、驼峰、驼掌、酱骆驼肉。
住宿推荐:
沙漠旅游住宿条件较为艰苦,其中最艰苦就是通讯条件差,水源缺乏,应该提前做好思想准备。巴丹吉林沙漠中有若干住宿点,一般是土房和蒙古包,向代驾司机咨询即可。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携带户外帐篷、睡袋体验沙漠野营,但是不要距离住宿点过远,应该提前查看天气。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