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人喜欢吃白面,南方人喜欢吃米粉。二者虽然颜色相同,但从味觉上讲,面属于硬食,更顶饿。对于我这个北方人来说,更喜欢喝鸡蛋白汤、糁汤、白粥、萝卜丝疙瘩汤等各种面汤,而对于各种&34;,我一向是不屑的。直到接触了武汉糊汤粉,才颠覆了我对&34;的偏见与想象。
同为武汉名吃,热干面、面窝、豆皮是大多数武汉人&34;的首选,糊汤粉却在小众中温暖着食客的心,有人吃了几十年也没腻,有人甚至还不知道,这不禁让人心生疑惑。
与广西的螺蛳粉里没螺蛳、广东的肠粉里没有肠不同,武汉糊汤粉虽没有鱼的冠名,却是地地道道的鱼肉粉,这也许与武汉人内敛的性格有关,我猜想,这或许也是有人不知道糊汤粉这种小吃的缘故吧。
低调内敛、不事张扬是糊汤粉的内涵。不过,糊汤粉的制作是颇费功夫的。从食材的精挑细选到制作工艺的考究,无不显示着它的独特。糊汤粉的汤汁是用两三寸长的野生的小鲫鱼熬制成的,天然环境下,自然生长的野生鲫鱼,肉质密实、紧凑,味道异常鲜美。经营糊汤粉的商贩,通常是在头天下午买回活蹦乱跳的小鲫鱼,然后将鱼剖洗干净,放在文火上,整整熬一个通宵。等到鱼肉熬得不见形,鱼骨几乎融化,鱼肉、鱼骨髓等精华全部融于汤里,然后加入当地产的胡椒粉,放入粉条便可。胡椒粉与汤的比例格外重要,放多了会淡化鱼的鲜味,放少了鱼的腥味盖不住,这就考验熬汤人的技术了。用鲜活鱼熬制出的鱼汤,味鲜汁浓,含在嘴里,回味带点清甜。用来做糊汤粉的米粉是用籼稻米磨成浆而成,比一般米粉更细,口感也柔韧有劲,更加爽滑。
在武汉人眼里,糊汤粉天生要与油条搭配着吃。凡卖糊汤粉,必卖油条。被誉为&34;的鲜鱼糊汤粉泡油条,是经典的汉味名吃。糊汤粉与油条搭配着吃的绝妙之处在于:鱼汤是流质的,喝进嘴里,一会儿就滑进了喉咙里。而流质的鱼汤储在油条里,便由液体变成了固体和立体,便于食客全方位地品尝鱼汤的鲜美滋味。一碗飘着鲜美鱼香味儿的糊汤粉,扑面而来的是水乡泽国、鱼米之乡的气息和味道。这种味道也是游子思乡的味道,离家愈久,味道愈浓。
在武汉老一辈人心中,百年老字号的田恒啟糊汤粉地位等同蔡林记的热干面。鼎盛时期,在曾经的花楼街,一碗糊汤粉几乎是花楼街人的整个胡同记忆。田恒啟糊汤粉不仅专注汤底,还调配改良、增加糊汤粉口味,有生烫鱼片、虾仁、猪肝等。浇上鲜嫩生鲜的糊汤粉,味美极佳,是&34;的福音。满满的腰花、肉丝、龙利鱼片、小虾米绝对颠覆你的想象。
位于武昌的&34;户部巷,有几家卖糊汤粉的小店铺,从早到晚,顾客盈门。其中,徐嫂糊汤粉馆是一家主营武汉风味糊汤粉的小吃店。其糊汤是用鲜鱼配料熬制的鱼汤加淀粉而成,在糊汤内再配以胡椒、香葱,以其糊汤微稠、米粉洁白、细长有劲、鱼香汁浓、滋味鲜美而名扬武汉三镇。只见那下粉的大嫂,用铁勺舀起半勺鱼糊汤放进碗里,再用竹捞子盛上一把洁白的米粉,在沸腾的开水锅里烫几下,捞起,放进盛有鱼糊汤的碗里,撒上葱花、萝卜丁等。食客端着鱼香扑鼻的糊汤粉,不会立即吃,而是接过店员递过来的刚出锅的热油条,用手把油条掐成寸长,放进碗里。刚刚起锅的热油条,酥软、滚烫,浸进汤里,似乎还发出滋滋的声响。用筷子夹起饱蘸鱼汤的热油条,趁热送进嘴里,那种鲜香和酥软的口感,吃起来妙不可言。
看着眼前的情景,你是否有想品尝的冲动?炎夏已过,秋高气爽,&34;正当其时。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