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上海市产业园区转型升级“十四五”规划》的颁布,政府对于新型产业园区提出了基本原则,即 “创新引领、集聚卓越、绿色集约、共享融合” 。从园区规划设计的角度来解读,现代园区应当具备以下几个属性:空间立体复合性、功能多样活力性、环境绿色生态性、运营智能高效性、形象创新地标性。
从国家沿海船舶产业链布局,到上海市对于长兴岛的产业定位,再到园区与城市周边的联系,乃至园区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从宏观到微观维度存在一种隐性的连接趋势。受此启发,我们引入了“超级链接”的概念,对园区功能的多样化及办公场所空间的生态立体化进行升级,打造一座复合、活力、生态、智能的现代海洋科技园区。
上海长兴海洋科技港位于长兴岛国家级海洋装备产业区,是上海市第一批研发总部类用地试点区域。项目东至兴纳路,西至兴能路,南至江南大道,北至长涛路。周边多为厂房,景观资源较少。
本次设计为二期,仍以多层研发为主,覆盖率较高,内部景观空间受限,通过规划获取更多的景观空间,成为本次设计需解决的一个问题。与此同时,功能与空间的复合活力性、办公环境的绿色生态性、园区管理的智能高效性也是本次设计的基本诉求。为此我们进行了多轮的方案比选,以寻求一种巧妙的方式,能够较好协调解决主要问题与满足基本诉求。
△ 多方案比选
最终方案将园区配套集中布置在地块中心,设计成覆土建筑,高效结合地下空间,将主体控制在一层高度,并利用连廊系统与多层进行联系,结合屋顶绿化形成了二层景观平台系统,补充原先高密度下不多的地被景观空间。利用空间维度,功能维度,生态维度,智能化维度的链接把园区中的各要素联系在一起。
链接的功能维度
HYPERLINK:FUNCTIONAL DIMENSION
/ 复合活力 /
园区主要功能为多层办公、高层办公与厂房,配套办公楼以及综合服务中心组成,多维度的空间链接体系将各功能与中心区联系在一起.多样功能业态的混合与立体化,形成富有吸引力的集聚效应,实现园区的整体活力。
/ 活力核心 /
综合服务中心是整个活力园区的核心点位,也是以平台及其本身搭建的整个园区链接网络的中心,其上为企业定制的办公及研发生产空间,其中为产品展示、培训会议等共享服务,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布置餐饮、运动、健康、休闲等空间形成乐活园谷。
△ 展厅空间
△ 会议中心
△ 宴会厅
△ 运动场
链接的智能维度
HYPERLINK:INTELLIGENT DIMENSION
/ 智能化园区 /
智能停车、访客登记、感应式门禁通道管理、电梯控制、会议自动签到以及多功能消费管理等等通过不同的方式,搭建智能化平台,将整个园区链接在一起,为园区运营与管理提供便捷。
# 单体的链接
HYPERLINK:INDIVIDUAL BUILDINGS
全区单体可以分成三大类,即综合服务中心(中心区),多层研发组团,高层研发厂房。链接的概念以中心区为核心连接着多层组团,并延续至周围的高层建筑。
/ 综合服务中心 /
中心区的灵感来源是长兴地域印象(岛,桥,水)。
形体如岛
呼应一期,中轴线自然的将中心区形体切分成两个“配套岛屿”,院落空间的渗透把形体塑造的更加自然,这些各种主题的院落空间也与周围组团产生了空间上的呼应关系。
链接若桥
中心区域利用覆土、架空、下沉等手法将城市空间与园区内部空间联通,而这种“桥”在园区内部也进行了延伸,不仅与已建一期紧密联系起来,也加强二期内部办公的联系,强调园区与城市、与内部的多维度开放性。
表皮似水
从自然中提取“水”的波光韵律,与长兴岛所处的地理环境相呼应。
表皮一:竖向建筑级亚克力装饰板,利用亚力克的磨砂效果形成柔美的弧线水纹元素。
表皮二:内侧穿孔板系统,通过穿孔大小的变化,将微波粼粼的海面流动到建筑之上。
/ 多层研发楼 /
多层办公的设计理念延续了整体的链接概念。连廊将二层空间激活,形成共享平台,室外楼梯将地面空间与二层平台联系起来。组团中的每个办公楼都有私享庭院,及独立入口。
形体组合
标准组团通过复制、旋转、连廊系统得到整体基本组团,并形成中心广场。将五层独栋放置在组团外围,内部放置四层独栋,使组团内部更加开阔与通透。有变化的组团关系也使得建筑群落天际线富有韵律变化。
△ 组合模式图
产品的灵活可变
每个小组团由3个单体组成,可以进行灵活的组合,产生更多的面积产品(最小单栋1820㎡,组团最大5720㎡)。
立面构成
多层研发楼立面设计采用虚实对比的手法,构成主要以玻璃为底,辅以其他元素,组团外侧立面采用玻璃底+横向/竖向元素,保持干净纯粹的立面风格,与中心区与高层的现代风格相协调。组团内测立面则采用折板元素,使内不建筑形象更具有独特性。
表皮一:横明竖隐幕墙系统。标准层为横向线脚与竖向开窗构成,首层以咖色铝板及中灰色玻璃构成,开启扇原则为面向中心区景观的正立面不开窗,保持正立面的干净与纯粹,在侧立面开窗,以保证功能的需求,并在开启扇外侧采用穿孔板。
表皮二:竖明横隐幕墙系统。标准层为竖向装饰飞片与竖向开窗构成。首层结合石材装饰柱形成灰空间。
表皮三:横明竖隐幕墙系统。标准层为折板玻璃元素与竖向开窗构成。
/ 高层厂房及研发楼 /
高层产品追求高效与理性,作为园区外围立面的第一层次,既要有整体性又要有一定的变化。高层产品以云之链作为设计理念,通过立面虚实有序变化,形成跳跃的立面链接关系,结合视线安全要求,挖掘立面元素的韵律与突变。
表皮的韵律与突变
高层由于视线安全原因,设置了视线遮挡片,立面形式受到一定的限制,为了打破这一束缚,我们在追求立面元素韵律感的同时,利用遮挡片的角度变化形成突变元素,使得外围高层既整体又有特别的变化。
功能需求下的立面元素
基地南侧是视线敏感区,若不加处理,原则上所有能看到敏感区的建筑立面都是实墙面。我们通过合理的立面模数划分,结合视线遮挡片与开启扇遮挡百叶等措施,将室内空间的视线避开敏感区域,解决了这一难点。视线遮挡片既满足视线安全要求,又兼有通风和遮阳的功能。
类幕墙
高层立面采用两层表皮处理,外表皮为视线遮挡片。内表皮由于成本控制,采用了幕墙窗的做法,其开启扇外侧采用了视线遮挡百叶窗。
后记
EPILOGUE
方案以链接为出发点,打破以往过于“理性” 的产业园区布局形式,从空间、功能、生态等多角度来发掘与提升园区品质。
链接的概念贯穿了本项目的总体规划及单体设计,根本目的是提供生态多样化的场景空间,让使用者在其中有更多相互交流,感受自然的机会。同时作为开放园区,加强与城市的互动,实现对城市的反哺 。
中心区作为本次设计的一大亮点,是整体园区的活力核心,也是整体生态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连廊系统由此出发并向周边延伸,一个个办公生产的“盒子”,在这张生态链接网下“活”了起来。通过功能的复合利用,空间的丰富有趣,环境的立体生态,管理的高效智能,打造区域性的地标园区,为上海市产业升级助力。
项目概况
—
项目地址:上海市崇明区兴纳路,兴能路
建筑面积:202445平方米
建设单位:上海长兴海洋高新技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甲方设计团队:沈刚、胡俊、吴孝
方案设计:上海中房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方案团队:龚革非、王健健、于静、王振华、车鹏、周华勇、苏荣斌、廖焱玲、王福菻、吴灿
施工图设计:上海中房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建筑:黄逸飞、李诚、王雍、侯世伟、陈同辉
结构:黄海文、祖峤、汪廉、李纯钢、李启蒙、朱玲西
给排水:姚思浩、胡伟、姜源、罗娜、孙海龙
电气:王卉、董进军、陈文昊、马强强、李升
暖通:王翔、姚健、焦满勇、韩康康、方仲兴、郭畅
PC:马英丽、朱志琪、朱永志、杨柯、刘相廷
BIM:刘丁慧、吴跃腾、徐焱清
室内设计:上海中房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室内设计团队:宦杰、胡晓芬、张群、杨丹颖、商颖婷、孙朋朋、何星
景观公司:上海中房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景观设计团队:吴栩怡、孜古、程漠淏、王佳怡
幕墙设计单位:上海结宇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灯光设计单位:上海朔光环境艺术有限公司
备注:效果图和分析图仅为设计概念示意,非最终交付标准
资料来源、版权所有:上海中房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