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肝熄风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一类方
治内风的第二个方。作者张锡纯前面也提到过,是清末民国初的医家。他对中风很有研究。一生中用了大量的精力,这是个临床家。在临床上这类丰富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很有名的这个镇肝熄风汤。这是一类方,重点方。
主治证候─类中风,肝肾阴虚,肝阳化风证。
类中风,用“类”就是说,这是内风,不是外风。外风是真中风。
这个中风的发生,病机是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肝阳化风。应当有个环节。简称肝肾阴虚,肝阳化风,一般都听得懂。下面这个表上,是写的证候的病机分析。
肝肾阴虚一般来说,它是有体质因素。长期的慢性疾病。消耗肝肾之阴,肝肾之阴虚,阴不能制阳,导致了肝阳的上亢。肝阳上亢,在一般的肝阳上亢阶段,可以反映出来头晕目眩,目胀耳鸣,脑部热痛,面色如醉。那我们教材主治的地一段。这很多都是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里的原文。有就是说,肝阳上亢在早期,肝阳上亢气血会上逆,气血上逆较轻的时候,头晕目眩,那现在这个阶段,实际上量血压,多数血压升高了,目胀耳鸣,经常脑部热痛,往往这种遇劳则发。
由于气血上逆,面色如醉,面红。一看这个,同学们都可以了解是高血压发作。容易有这种特点。但这个阶段,并不是类中风发生的阶段。应该说它是一种,有风也是一种风阳上扰,阴虚阳亢阶段。肝阳上亢继续的发展,就会造成肝阳化风。当然肝阳化风,一般来讲会有很多诱因。我们前面讲肝肾阴虚,跟体质因素,和其他慢性疾病造成有关。但是到肝阳化风阶段,在临床上看,很多它有一个诱发因素。那诱发因素较多的,比如一个情志,情志加重了肝气的上逆,使阳亢达到化风的程度。情志因素,或者饮酒,或者疲劳。在这种或者血压升高,肝阳上亢这种阶段,还继续劳累的话,加重了阴虚阳亢。肝阳上亢又应注意化风的表现主要是气血逆乱。气血逆乱,气血上冲,《内经》上讲,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大厥,厥是倒仆,昏倒。血之与气并走于上,气血逆乱于上,这就造成类中风。我们有时候叫“卒中”。
当然这个“中”,还有程度的不同。中风轻证叫中经络,中风重证叫中脏腑。所以教材主治里面,除了肝阳上亢前面一段话,头目眩晕,目胀耳鸣,脑部热痛,面色如醉之外,后面也讲到了,肢体渐觉不利,口眼渐形歪斜,这个实际上很多病人,自己感觉得到的。很多病人感觉到,突然的拿东西,手就开始往下掉,或者口眼扯动,伸出舌头来,中间不正了。说话有的时候不转了,这种是一种中风轻证的表现。中风轻证出现谓之中经络。更严重的发作,有些几次多次轻证发作,以后容易形成重证发作。也有些肝阳化风,气血逆乱严重,一发作就是重证,中脏腑。卒然倒仆,昏不知人,教材上说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了。然后经过抢救,醒后不能复原。往往虽然醒过来了,就是不能复原。这个时候,像半身不遂,语言謇涩,口眼歪斜,这些就形成了。在后面,中风经过抢救都醒了,那就作为一个中风的恢复期症状来处理。过半年如果没有恢复,就叫中风后遗症。中风一个过程大致是这样一个过程。
镇肝熄风汤,只要它属于这种肝阴不足,肝阳上亢,肝阳化风。这个中风,哪怕到了发作,发作阶段可以用,到醒了,后遗症,恢复期症状,或者后遗症也能使用。但多数是用于中风的发生阶段。现在成为中风发作时期的一个常用方。一个很有名的方。
应该说,这个方产生之后,对中风病人,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我们在临床上,经常使用镇肝熄风汤。上面讨论的是镇肝熄风汤主证的一个病机分析。看起来教材主治写得很多,你把它一分析,它实际上是描写了三个部分。一个部分是肝阳上亢,这个阶段,阴虚阳亢表现出来的这个,我们有时候叫中风的一个前兆。中风发生以后,分为中经络轻证,中脏腑重证两类。总的来讲,都是一种肝阳化风证。
功用─镇肝熄风,滋阴潜阳
针对这个肝阳化风,从治法方面,要镇肝熄风,滋阴潜阳。对这个治法,为什么说镇肝熄风?现在的主要矛盾,是肝阳上亢以后,肝阳化风,气血随之上逆,用张锡纯的话说,气血上冲,这时当务之急,随然从根本来讲,它是肝肾阴虚,应该滋阴。但是从整个这个证候来讲,是虚实夹杂,本虚标实证。既有虚证,肝肾阴虚为本,又有标实之证,而且标实证。气血上冲引起的中风发生,这是现在抢救要解决的当务之急。所以这个证候特点,一定首先要了解。是一种虚实夹杂,本虚标实证,而且以标实为主。
方解
君
怀牛膝
引血下行,又补肝肾
代赭石
降胃气之上逆,平肝气
臣1
龙骨
平肝潜阳
牡蛎
滋阴潜阳
臣2
龟板
滋阴潜阳
白芍
滋阴养(肝)血
玄参
滋阴清热
天冬
滋阴清热
佐
茵陈
清肝疏肝
川楝子
苦寒的清肝药,疏肝降肝
(生)麦芽
疏肝
使
甘草
调和诸药,养胃气
这个方选用药物,应该说张锡纯在实践中,经过多年的反覆体会总结,这样的一个方出来。君药用怀牛膝,《医学衷中参西录》里记载了张锡纯的原话,他说他屡经试验,多次反覆试验治疗中风当中,以怀牛膝为最佳。他认为怀牛膝引血下行,它既能补肝肾,又能引血下行。能够阻止气血上冲。擅长于引气血下行。代赭石入肝经、胃经,能够降胃气之上逆。能够平肝气之上逆,降肝胃。这两味药都偏于平性。代赭石是降气的上逆,肝胃之气上逆,怀牛膝呢,引血下行。可以直治,张锡纯叫作脑充血。使充血之势能够平降。两个联合,他说能直接折降气血上逆之势。所以在方中是君药。
这方里的臣药分两组。
龙骨、牡蛎,能平肝潜阳。龙骨、牡蛎都能潜阳。而这两味药,张锡纯在使用当中,他有一个体会。他认为这个本虚标实之证,在发生中风的时候,脉来一般都弦长有力,发作的时候是标实为主的。脉来弦长有力,比较弦硬。说明这气血上冲之势很剧烈。但是他配方,就要用这个龙骨牡蛎,他说很快能够使得脉像的弦硬变得柔和。这是他原书的记载,他是有体会了。而在中药的药性来讲,龙骨、牡蛎都擅长于潜阳,牡蛎还能滋阴潜阳。这两味药和怀牛膝、代赭石结合,实际上在降气血上逆的同时,起到潜阳镇逆的作用。增强君药怀牛膝、代赭石的降逆力量。这里要说明一下,现在君臣佐使的划分,有一些是把怀牛膝、代赭石联合起来作君,有一些把怀牛膝一味药作君。在原书中,这两味药用量都比较大,比起来,全方的用量都比较大。而且从张锡纯所讲,这个方的折降气血上逆之势,是气和血并提的。怀牛膝作用于血,代赭石作用于气。所以两个联合作君也有道理。在传统上,当然更强调怀牛膝一些。所以代赭石,我们教材把它根据以往习惯,还是归在臣药里面。这是君臣药的四味药。
龟板、白芍药、玄参、天冬。这四味药的共同特点都是滋阴的。滋补肝肾的阴血。龟板能滋阴,同石龟板是介类,动物类药,能够潜阳,白芍滋阴养血,养肝血。玄参、天冬滋阴清热。这四味药连用,滋阴力量很强。滋阴达到柔肝,同时还能清热。
原来张锡纯就把这个开始的时候,就把这八味药,君药臣药四味加甘草,他就做为治疗肝阳化风的一张基本方剂。张锡纯很实事求是,我觉得非常可贵之处呢?他能够在临床总结的时候,既写出自己成功的经验,有能写出失败的教训。这个很不简单。很多古书里极少是这样的。他说他开始就用这八味药为主,用在这种肝阴不足,肝阳上亢,肝阳化风证,这个都有效,但是后来发现,开始有效,以后逐渐有些病人,好了一阵反而回过来加重,比原来还厉害。他就一直在考虑,考虑最后,根据肝脏的生理特点,幼加了三味药。茵陈、川楝子、麦芽。这是他经过慎重考虑,从临床的一些失败当中,得出的一个体会。他说考虑到肝为刚脏,体阴用阳,这大家学中医基础理论知道,肝脏的生理特点。喜调达恶抑郁。这里这个方前面的药,镇肝潜阳的力量很强,镇肝降气血上逆。这个力量很强,用量很大。而龙骨牡蛎联用,潜阳力量也较大。这都是起到一种镇肝潜阳作用。对于干的疏泄升发,喜调达恶抑郁,这种肝脏特性是不利的。所以他当时用的原话说,他是压而不服,反而激起反动之势;反过来,反攻倒算,以后症状反冲起来更重。所以他用了很形像的“压而不服”这四个字。那怎么办呢?他认为要做疏通的工作,要随其肝性,就是顺随着肝的疏泄调达之性。为什么选择茵陈、川楝子、麦芽?这三味药共同特点都能疏肝。你既要把它镇压,使它气血不上逆,不作乱,同时还要疏通,顺遂它的生理特点。主疏泄,喜调达,恶抑郁。也就是说,因势利导,那是顺遂肝性,安扰。和镇肝熄风汤的镇肝相结合。他后来讲,用了这三个药以后,“则无斯弊”。则没有这种坏处,副作用了。这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而且从理论上讲,也是非常恰到好处的。
茵陈既能清肝,又能疏肝,川楝子也是常用的苦寒的清肝药,也是疏肝降肝的药。我们前面在一贯煎里面曾经学习过。麦芽,要注意用生麦芽,生麦芽有较好的疏肝作用。不是炒麦芽,用生麦芽。所以这个方的后三味,茵陈、川楝子、麦芽是佐药。再加上甘草,调和诸药,养胃气。甘草结合麦芽相配,还可以保护胃气。防止金石药物伤胃。防止代赭石、龙骨、牡蛎这些介类,矿石类这些药物伤胃气。这个方的配伍,各方面考虑得比较全面。
无论从实践方面来看,从理论方面来看,都是有相当水平的一个方。因此这个方出来之后,后世非常推崇,成为了治疗中风后遗症,从中风发生,中医治疗的一个,往往是个首选方。
配伍特点
标本兼顾,治标为主的。一但气血上逆得到纠正,这个方就可以换方。也就是说,气血上冲,中风或者是先兆,或者发生之后,当时使用,你气血肝阳已经平逆了,当然这个方可以换方。
在这个基础上,还要注意这个方配伍里,有一些很有贡献的一方面。一个在此之前,对于这种类似于镇肝熄风这种方法,平肝熄风,镇肝熄风,这是又开了一条途径。特别是针对气血上逆这一点。这是张锡纯的一个创造。不是单单平肝,而是考虑气血上逆,这是张锡纯的一个创造。有就是再加兼顾到肝脏的生理。刚才讲了,郁金(茵陈?)、川楝子、麦芽。兼顾肝脏的生理,顺遂肝性,这也是镇肝熄风汤配伍当中,很重要一个特点。
运用
辨证要点
头目眩晕,脑部热痛,面色如醉,脉弦长有力。
为什么拿这几点作为便正要点呢?这也带一个什么治未病。开始先兆要出来的时候,这个方就要早用。个人一个体会,也是在临床这个方,上得越早越好。因为它涉及到后遗症的问题。对于现在很多脑血管意外,脑血管意外当然很多种类,包括脑血管痉挛,脑血栓,脑出血这些。镇肝熄风汤只要属于肝阴不足,肝阳上亢,肝阳化风的都可以使用。但是如果说发作期缓解下来,会进入恢复期,或者后遗症的阶段。这个方的一个特点,用得早,我们在临床对于用得早,那后面的后遗症可以大大减少。有的好的甚至于没有明显的后遗症了。辨证要点只写前一部分,不是说后一部分不重要,后一部分来说,也是这个方在临床用得还是很多。应该说明一点,也就是强调,前一部分中风先兆出现,可以及早使用。脉弦长有力,要注意区别有很多虚证明显的,这个方在降气血上逆之势力量较强,这不适合。所以脉弦长有力以强调标实为主,这要注意的。
随证加减
热像明显,心中烦热或者体温有点升高,可以加石膏、栀子。
痰多,病人昏迷,喉中痰鸣,这类病证也很多,要注意镇肝熄风汤本身没有什么化痰力量,很少。所以痰多,用镇肝熄风汤,一定要加胆星、竹沥,才有清化痰热作用。
尺脉重按虚的,发作时其它的主治证候符合,尺脉重按下去偏虚,要加滋补肝肾,熟地、山茱萸。。
使用注意
中风也有气虚血瘀类型的,气虚血瘀,比如像补阳还五汤这类证候,不能用这个方。
所以在镇肝熄风汤使用当中,辨证非常重要。临床也是要灵活运用的。当然这类病人,如果我们临床遇到痰浊比较重的,昏迷程度较深,也可以结合至宝丹使用。这样可以对化痰力量强一些。化痰醒神力强一点。这是镇肝熄风汤,临床是个常用方。
讨论了镇肝熄风汤,有些注意的点,我们补充一下。中医的中风这个病,在现代医学来说,包括脑血管意外的多种病。其中尤其是脑血栓和脑出血,在现代医学治疗上,它是要在诊断上比较准确之后,才可以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而在中风发生的时候,特别初起,往往在某些医疗设备条件差一点地区,一时往往现代医学难以区分,这是哪一类病?那就要观察,这样容易延误病情。用镇肝熄风汤,我个人体会,只要中医的病机属于肝阳上亢,肝阳化风,气血上逆,就应当及早使用。以免这个病人昏迷日久,就往往造成不可逆。
这类的临床病例教训也很多,当年我记得八十年代初,当时安排给我的老师当助手,我们学校的第一批的四大教授,彭履祥教授,内科专家了,他本人就治了很多这类中风。也喜欢用镇肝熄风汤。他本人对自己的体质也比较了解,有一次他跟我和它另一个助哩,就讲到他今后可能会发生中风,发生中风,一定要及时用中药治疗。就你们来开方。不要西医去检查、诊断,两个同时进行,时机耽误。但由于他的地位,他后来有一次比较劳累,突然就在开会的时候中风了,中风以后,立刻组成了省里专家组,中西医联合诊治会诊,就无法确定,是脑出血?还是脑血栓?西医的结论要观察,那由于当时我和他的儿子,现在也是我们学校教授了,因为当时的年资无,就不可能在医疗组给他用中医来治疗。这样就一直昏迷到半年后,在西南医院专家也来看他以后,说当初就不是脑出血,应该按照脑血栓,但是后来昏迷到一年以后去世了。这个病例给我感觉到这个诊断,中稀医的诊断,中医的辨证清楚了,就应当及早的用镇肝熄风之类治疗。
这件事过去不久以后,正好接到电报,我母亲,本身也是西医,高年资的西医,七十多岁,中风了。我赶到北京的时候,已经昏迷八天,当时还成立医疗组,因为还是特殊对待了,她本身是民主党派,北京直属支部的,和方老师他们一个支部的。她也是比较有影响的专家。西医诊断还是昏迷八天了,脑出血,脑血栓,还没有下确切诊断,所以还是观察。我去了,因为我也学医,这样呢,医疗组跟我商量。我说你们检查诊断,你们照常进行。我用中医方法,先吃中药。用胃管,用中药。因为当时那个症状,从证候辨证比较明显。用镇肝熄风汤。结果我在北京,住了第二十二天的时候,这时候我回成都,我母亲已经拄着拐棍,可以到楼梯边送我了。但这时候病历上,仍然还没有确诊。所以我体会,在现代医学,还不能确诊的情况下,中医根据辨证论治,就“有是证则用是方”。及早上。这样可以中西医互补。后来恢复以后,有一定的后遗症。但基本上,自己还能行动。一定程度上生活能自理。所以经过这个治疗,后来又活到八十多岁。十年左右。
这两个病例,都是我密切接触的人。一个比较。当然也有的病例,像我们学校函授大学,一个班的班长,他的母亲,洗澡的时候,突然发生中风,当时六十多岁,第一次发生中风以后,晚上十点发生的,第二天早上八点我们到,当然有西医,也在检察输液,虽然神智不清,这个诊断还不是很,其他症状不是很严重。及时用镇肝熄风汤为主。但以后用补阳还五汤。这些都用过。恢复之后,很少后遗症。后来,两年之后,又发生一次。那抓得比较快。也很快恢复了。这个病人,后来一直到前年,脑部肿瘤,已经八十几岁,又来请我们看过。说明后来将近中风,这二十年中,生活都还比较正常。所以镇肝熄风汤这个方,及时使用,在现代医学能否确诊情况,不能作为中医治疗的一个根据。而中医辨证如果确诊,那你可以使用相应方剂,能取得较好疗效。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