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农业 » 正文

毛杜鹃的栽培繁殖方法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9-02 10:25:11
导读

毛杜鹃对种植条件有一定的要求,它喜温暖湿润气候,耐阴、耐干旱,忌阳光暴晒。对水分特别敏感,梅雨季节*壤水分过多,植株容易受涝造成全株死亡。夏季高温时空气湿度不宜过高,盆*不能积水,否则对毛杜鹃生长和开花不利。繁殖方法 毛杜鹃以播种、扦插、嫁接繁殖均可。播种繁殖多用于培育杂种实生苗,生产上多采用扦插和嫁

毛杜鹃对种植条件有一定的要求,它喜温暖湿润气候,耐阴、耐干旱,忌阳光暴晒。对水分特别敏感,梅雨季节*壤水分过多,植株容易受涝造成全株死亡。夏季高温时空气湿度不宜过高,盆*不能积水,否则对毛杜鹃生长和开花不利。

繁殖方法

毛杜鹃以播种、扦插、嫁接繁殖均可。播种繁殖多用于培育杂种实生苗,生产上多采用扦插和嫁接繁殖。

扦插繁殖 是应用最广泛的方法,其优点是操作简便、成活率高、生长快速、性状稳定。插穗应取自当年生刚刚木质化的嫩枝上的枝条,剪去下部叶片,留顶端2 ~ 4片叶,如枝条过长可截取顶梢。若不能随采随插,可用湿布或苔藓包裹基部,套以塑料薄膜,置于阴处,可存放数日。梅雨季节前扦插成活率最高,一般在6 月开完花后扦插较好,此时插穗老嫩适中,天气温暖湿润,成活率可达90%以上。基质可用泥炭、腐熟锯木屑、黄*、河沙、珍珠岩等,扦插深度为插穗的1/3 为宜。插后管理重点是遮阳和喷水,使插穗始终保持新鲜,高温季节要增加地面、叶面喷水,并注意通风降温。毛杜鹃l 个月左右即可发根,长根后顶部抽梢,如形成花蕾,应及时摘除。待扦插苗抽梢长到3 ~ 5cm高时即可移栽上盆。

嫁接繁殖 其优点是接穗只需一段嫩梢,可随时嫁接,不受时间限制,可将几个品种嫁接在同一株上,比扦插苗生长快。最常用的嫁接方法是嫩枝顶端劈接,以5 ~ 6 月最为适宜,砧木选用两年生独干杜鹃,要求新梢和接穗粗细相仿,嫁接后要在接口处连同接穗用塑料薄膜袋套住,扎紧袋口。然后置于阴棚下,忌阳光直射,注意袋中有无水珠,若无水珠,可解开喷湿接穗重新扎紧。两个月后去袋,翌年春季松绑。

移栽上盆管理

毛杜鹃栽培基质应以园泥、甘蔗渣、鸡粪以6 ∶3 ∶1 的比例拌匀,再堆沤半年以上。上盆后应根据毛杜鹃的生态习性和长势进行科学浇水、施肥、修剪、光照、温度等。

浇水 浇水要根据天气情况、植株大小、盆*干湿情况及生长发育需要灵活掌握。保持盆*稍潮湿。3 ~6月开花抽梢期内需水量大,晴天每天浇水2次,早晚各1 次。雨季防积水,及时侧盆倒水。盛夏高温季节随干随浇,午间和傍晚要在地面、叶面喷水,以降温增湿。冬季生长缓慢,应减少浇水,通常见干浇水。

施肥 随着气温回升,毛杜鹃在花前、花后均是施肥的最佳时期,施肥时要掌握宁淡勿浓、宁少勿多的原则,做到薄肥勤施,春季3 ~ 4 月施1 次充分腐熟的豆饼水,开花前每隔10 ~ 15 天追施1 次磷肥,连续进行2 ~ 3 次,花后要施1 ~ 2 次氮、磷混合肥。盛夏季节,毛杜鹃生长逐渐缓慢而处于半休眠状态,为防止老叶脱落、新叶发黄不宜施肥。进入第二次旺盛生长时期,要追施1 ~ 2 次以磷肥为主的液肥,以满足其生长孕蕾需要,施肥间隔约半个月,肥料一定要腐熟,并掺水90%,每次施肥后,都要向叶面喷水,以防灼伤叶片,冬季、梅雨季节要停止施肥。

修剪 当新栽小苗长出5 ~ 6 片叶时,应及时摘去顶芽,保留下部的3 ~ 4片叶;新抽生枝条长出5 ~ 6 片叶时,进行第二次摘心即摘去顶芽,如此反复几次,可形成丰满的树冠。对栽后2 ~ 4年的毛杜鹃,为了加速形成骨架,常摘去花蕾,并经常摘心,促使侧枝萌发,长成大株后,主要是剪除病枝、密枝、残枝、枯枝、交叉枝、纤弱枝、徒长枝以及紊乱树形的枝条,均以疏剪为主。

光照 毛杜鹃最适宜在半阴环境中生长,喜光,但不能适应阳光直射,否则叶片极易受到灼伤,难以恢复。过于阴蔽的环境也不利于生长,所以最好放置于具有散射光的地方或树阴下。如通风良好,则生长更佳。

温度 毛杜鹃喜温暖湿润气候,扦插适温为20℃左右,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 20℃,气温超过30℃或低于5℃则生长停滞。

病虫害防治

病害 毛杜鹃常见的病害有叶肿病、黄化病、褐斑病、煤污病等,可根据不同病害选用不同的药物进行防治。

①叶肿病。幼嫩组织均可受害,一旦受害初期叶片正面表现为淡黄色半透明的圆形斑,后期黄色下陷,叶背面淡红色、肥厚肿大,随后隆起呈瘿瘤,瘿瘤表面有厚灰白色粉层,如饼干状,叶枯黄、早落,严重时叶柄病斑连片、畸形肥厚。防治方法:发病前尤其在抽梢展叶时可喷洒0.5% ~ 1% 的波尔多液,发现病叶及时摘除。发芽前后喷0.3%~ 0.5% 波美度石硫合剂或1% 的波尔多液2 ~ 3 次,每隔7 ~ 10 天喷施1 次。

②黄化病。也称褪绿病,是一种非侵染性病害,也是杜鹃栽培中常见的一种病害,主要由植物缺铁引起。植株发病后,叶片变薄、褪绿、叶色苍白,故称为褪绿病。植株发病后,新叶缺绿明显,当新梢叶色变浅、叶肉变为黄色时,叶脉仍然呈现绿色,这时一般确诊为缺铁症状,这种现象多发生在碱性*壤或使用偏碱性水浇花的地区。叶片出现症状后,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轻者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和观赏价值,严重者随着病情加重,植株叶片全部变黄脱落,影响生长,甚至整株枯死。防治方法:可采取定期补充铁元素,即发病初期用0.2% ~ 0.3% 硫酸亚铁进行叶面喷洒,略加黏着剂调和,每隔15 ~ 20 天喷施1 次,效果较好。

③褐斑病。主要危害叶片,植物下部老叶最先发病。发病初期叶面产生红褐色小斑点,后逐渐扩展为近圆形,或受叶脉限制而呈多角形黑褐色病斑,病斑直径2 ~ 5mm。发病后期病斑中央成灰褐色至灰白色,边缘深褐色。防治方法:加强栽培管理,剪去病枯叶。发病初期喷洒5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或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 ~ 800 倍液,每隔7 ~ 10 天1 次,连续2 ~ 3 次。

④煤污病。叶片有层煤灰状物,严重时整株污染,枝叶枯萎,植株死亡。防治方法:要消灭传播媒介害虫蚧、蚜等,并保持通风透光,用25%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 倍液喷洒,效果较好。

虫害:常见的虫害有红蜘蛛及网蝽等。

①红蜘蛛。一年发生多代,以成虫在植株根部越冬,主要在叶背面近叶柄部的主脉附近危害。每年6 ~ 8 月高温、少雨、干旱天气繁殖快,发生数量较多。危害严重时被害叶片焦枯脱落。防治方法:可用40% 氧化乐果乳油800 ~ 1000 倍液喷雾防治,或用20%三氯杀螨醇800 倍液喷杀,每周1 次,连续3 ~ 4 次。

②网蝽。为杜鹃类花卉的主要害虫,以成虫和若虫群集于寄主植物的叶背吸食汁液危害,危害后叶面上出现密集的苍白色小斑点,叶背还可见很多黑褐色虫粪和脱皮壳,严重影响杜鹃生长,以致提早落叶并影响开花。防治方法:入冬后清除花木附近的落叶、杂草,深埋或焚烧,以消灭越冬成虫。4 ~ 5 月初在越冬成虫出现后和第一代若虫发生期,喷洒80%的敌敌畏乳油或50%螟松乳剂1000 倍液,每隔7 ~ 10 天1 次,连续喷洒2 ~ 3 次。也可每盆埋施5g左右3%呋喃丹,效果不错。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毛杜鹃的栽培繁殖方法及病虫害防治技术链接:http://www.esxun.cn/news/53654.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