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依山,村临水,山水相间如半月,一隅隔世似桃源。
离开茅镬,继续往前行进。下坡的道路弯多,部分弯道就如传说中的“发卡弯”,需慢速缓行,如遇大型旅游客车,需提早停车避行。所幸,此段坡道不长,约行5分钟左右,接下来就到了峡谷平坦处,道路也无坡顺畅了,可直达李家坑,一个以明清建筑为主要风格的山居小村,也是近年来网红村之一。
李家坑村,一个依山青、傍水秀,整村似半月的一个山居村落。始于清初,盛于民国,拥有众多明清四合院的特色小山村,因山势、流水构成一个半月地形,算是四明山区难得的一个宜居景美水好的地方了,在山区,有河经村已是奢望,更何况是大河,而这里就有,那风水自然是宜人的。
村南有一牌楼,是进口入口之一,但由于此处停车场不大,故而旅游车辆基本是沿右侧过桥后直至廊桥停车场,那里才是真正进村入口。
村南入口处有李氏宗祠,里面摆放和陈列了李家坑村建村发展史和村训,以激励和约束每一代李氏新人,更是对村民进行日常生活、行事、做人的一种约束,也正是村民自治、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践行,从而形成了村风纯朴、村居整肃的风格,留存至今。
整村以青砖黑瓦的明清建筑风格为主,墙基采用天然石料方整有序垒筑,外墙青砖丁字砌法,两侧马头墙高挑,内屋木柱木板分隔而成,木梯木地板铺设成房,走起来“咯吱”声作响,这可能是当时江南通用的建筑风格,就地取材,省时省力。我小时候也曾是住这样的楼房长大,可惜一场火灾化为回忆,这样的院子,火灾是最大的风险。
村中有几幢有名的四合院,因曾出过名人,故而院大墙高,门面也特别些,与普通民居的建筑规模也迥然不同。主要有“环溪楼”、“莫厥修居”、“与鹿游”、“凤跃鱼游”和“千祥云集”等几幢建筑,不过现在少有人居,作为历史文物保护起来了。
村中现在开发旅游业,有民宿,高中低均有,因未住宿,没有深入了解;农家乐较多,价格总体可接受,我们一行四人点了6个菜,三荤三素(白切鸡、炒螺蛳、椒盐溪坑鱼、香干炒野菜、家常豆腐、茄子炒年糕)共190元,还算能接受,口味不错、环境与服务均可以,相信整村的农家乐的标准应该一样,村里有检查与约束的吧,这样才是良性发展的基础。
(吃了一半才想起拍照)
河对岸山上有一行柿子树,柿子挂满枝头,盏盏小灯笼在阳光照耀下更显热闹,也算是一道自然风景线。村口卖野柿的摊位较多,与风景自成一线。10元一筐(约2斤)的价格可以接受,挑了两筐,坐廊桥上吹风吃果,结果吃到了一颗先甜后涩的生果,涩的口舌均大,难受至极,怪在自己不会挑选,后来,再吃了熟点的,完全是甜味,总算消除了那个大舌头。所以,挑野柿一定要挑软烂些,宁要熟,勿求生的原则。
村中尚有一家专门制作番薯扁的手工作坊,在沿河主路边上,我们曾买过,味道确实不错,可惜,这次没买到,因人家提早预订,当日产能已足,所以没额外余量,看来生意不错的。番薯扁20元一斤,网购另加快递费,去的朋友可以一找,好坏口味各自喜欢!
结束了主要景点,穿过大岚镇,经三三省道回家,累并快乐着!
本次四篇游记终结。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