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欢旅行,因为除了可以看到不同的风景外,每个地方都会有当地的我从未吃过的特色美食。
五一前,我去了趟山西太原。问我为何去一座非旅游城市?我想了下,可能,我大米吃腻了,想去吃吃山西的面食吧。毕竟有那么一句话"天下面食看中国,中国面食属山西。"说到山西的面食,大家的第一反应一定是刀削面了吧。
而我是一种喜欢尝试没吃过、没见过的食物的人,勇于尝试的结果不过两种,一种是"哇,好好吃。",另一种就是"这什么玩意儿?"这次在太原,我没有吃刀削面,也没有吃莜面,因为这些我在宁波都吃过了,想尝试下新鲜的,就从大众点评上搜索,发现太原柳巷那有条食品街,一看名字就是都是好吃的,就打算去食品街寻找特色面食。
当我跟着导航走的时候,经过了一家叫羊杂割的店,
发现里面吃的食客很多,门口排队的也不少,
墙上又挂着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心想:非物质文化遗产,管他区级还是市级的呢,好歹是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才十点半,吃的人就那么多了,应该是很好吃了,先试试看再说。我看见墙上的价目表上没有几个品种,
这倒是给有选择困难症的朋友提供了不少的便利。我看到店里放着一口大锅,锅里乳白色的汤水散发着浓郁的香气,
一碗碗羊杂、羊肉被排好队放在那,
等待着下锅。在排队的时候听到前面的食客和老板说:"一个肉,一个饼子,一个麻花。"轮到我的时候,我就学着我前面的食客的话,照葫芦画瓢地那么点餐。
只见师傅,三下五除二的一下子就把羊杂汤烫好了,
然后我拿了餐,在找座的时候店员和我说:"葱花香菜大蒜这里加。"我见每个人都去加料台加了点东西,就随波逐流跟着加了些香菜,问我为什么不加葱花、大蒜?这葱花不是那种小葱,是大葱,我是实在加不来,我一个土生土长的南方人也实在是受不了生大蒜那么重的口味。然后就随便找了个空着的位置坐下了,开始吃起来。
虽然这个名字叫羊杂汤,但是这不单单是汤,里面还有粉丝呢。先尝一口汤,果然,鲜味十足啊,一尝就知道没有添加香精什么的,很醇香的羊杂汤,口感又润滑,刚好走了那么多路,有些渴了,连喝了好几口都不腻。而羊杂有羊心羊肚,要啥有啥,随手夹了块羊杂吃吃,
很新鲜,最重要的是也没有吃出什么羊膻味啊。再嘬一口粉丝,比较有韧劲,这碗羊杂汤真是不错。随后,就期待满满地咬了一口当地人叫"饼子"的油酥饼,
我心想,咦,这怎么什么味道都没有呀?难道是自己的味觉出问题了,就再咬了一口,还真的是淡的,还算是松软,但是点干,我就把这饼泡到了羊杂汤,就像吃羊肉泡馍那样。
被泡过鲜美汤汁的饼,吃起来不仅湿润了,还带着羊杂的鲜美,当我正暗暗为自己的机智折服时,拼桌的女生和她妈妈说:"这饼子可真好吃,可比我们家自己做得好吃不少。"我抬头看了她一眼,没有泡在汤里,就淡口吃,我愣了一下,心想:一口饼一口汤这么吃,好吃嗖?她可能看到我在看她,就问我:"你是外地过来这玩的吗?"我回答道:"对呀,你怎么知道?""哈哈,看你吃这饼子的方法我就猜到了,我们这的人很少有你这种吃法的呢。"她不禁笑道。
我尴尬地笑了笑,为了掩饰尴尬,就拿起了大麻花吃了起了,还没吃以前,我以为这麻花和我们那边的油赞子一样,是喷喷脆的那种,
谁知,一咬有点硬硬的,不太好咬的感觉,而且和油酥饼一样,没什么味道,就吃出了油的味道,我一挑眉,小声地说了句:"这玩意儿返潮了?"这句话被拼桌的女生听到了,她便对我说:"我们这麻花就是这样的,不是受潮了。""好的吧。"我又尴尬地笑了笑,只能扯开话题,问道:"小姐姐,我看这外面写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羊杂碎是不是有什么特殊来历呀?"那个女生就自豪地回答道:"那当然了,从元朝开始,我们太原人吃羊杂割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了,这杂割的名字还算忽必烈的母亲赐的呢。据说元宪宗九年,忽必烈率兵从晋地入中原时,母亲染上疾病,被曲沃县的名医许国祯治愈,于是就成为了忽必烈母亲的御医,许母韩氏善于厨艺,就随子侍奉太后,韩氏见蒙古人吃羊肉,丢弃下水很是可惜,就将羊下水捡回洗净,
煮熟配着大葱、辣椒吃,其味甚美,太后品过后,赞誉不止,就赐名——羊杂割,从此成为了民间的风味小吃。""这羊杂割的由来就是变废为宝呗。""也可以那么理解。"
这羊杂割的汤的确很浓厚鲜美,羊杂也鲜嫩,但这饼子和麻花太干太淡了,不太适合我的口味,算是踩雷了。想知道小编在太原的食品街有吃到什么特色小吃,敬请期待下一篇哦~
编辑:Betty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