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姚骏骊
在陕北,最有名的当属小米。小米是陕北的主粮,也是陕北的主食;羊肉遍布陕北各地,小米稀饭滋养了一代代民人;饮酒是陕北人的习惯,逢席必酒。
陕北小米不仅养育了祖祖辈辈的陕北人,更养育了中国革命。中国产小米的地方很多,但像陕北这样日照强、温差大、周期长的地域、气候、环境不同,其米质、米味、米香可谓天下之最。
小米一般用来做稀饭、稀粥,喝了以后暖胃、滋气、养心、美容、保健、抗衰老。陕北的小米稀饭常佐以碱面,下些扁豆、大枣、绿豆、红豆等,文火慢煮,味道纯正。
小米也可以做米饭,其口感甜蜜、米黄色正、绵软可口。
如果您没来过陕北,你永远不懂什么叫"两米饭"。"两米饭"就是大米与小米各参半所的米饭。大米的细腻,小米的绵润,泡菜的调胃,使这顿饭既有农家之风,又有家常之便,更有民俗之象。
羊肉遍布陕北大地,只是因基数、地域面积的差异食肉多少不同。总的来说,自延安地区由南向北依次递增。肉是大块的,肉是带骨头的,肉是烂熟的,肉是满碗的,肉是不膻的。原因之一就是羊吃了陕北特有的地椒草。
陕北的羊肉性热,具有益气补虚的功能,不仅能显著改善手足冰冷、气血循环不畅的状况,其味道也“十里飘香”。
陕北羊肉的传统吃法很多,常见的有爆、烤、涮、炖等,每种做法都各有其独特的风味与特点。想要吃到纯正的陕北炖羊肉,最好是到农村去,起码也是那种远离大城市的乡镇无名小店,那里的羊肉大都是现杀或杀后不久的新鲜肉,连骨剁成一二两左右的大块,大锅旺火炖熟,用大脸盆盛上,端上来不愁不够吃,不像西安的羊肉泡馍,即便号称“优质的”其实也没几片薄肉。
陕北炖羊肉在炖的过程中保持了原汤原汁,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营养不丢失,其最大优点是既吃肉又喝汤,是滋补身体的最佳方案。羊肉经炖制之后,熟烂、鲜嫩,非常易于消化,羊肉的肉质比猪肉更细嫩,脂肪、胆固醇的含量比猪肉和牛肉少,且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此外,羊肉的热量比其他畜肉高,寒冬腊月里吃羊肉可益气补虚,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御寒的能力。
炖羊肉时搭配适当的食物会有更好效果,民间有“冬吃萝卜夏吃姜”的说法,炖羊肉时最常搭配的食材首推就是萝卜(青萝卜、红萝卜皆可),此外搭配山药、栗子、核桃仁可补益脾肾,放山楂或绿豆可去除膻味,著名的肿瘤中医专家章士华曾嘱咐,炖肉时最好放几颗山楂,这样不仅能去膻,而且有利于食物中的脂肪分解,有益人体健康。
有人认为涮羊肉火锅的汤营养丰富,实则相反,因为在吃涮羊肉的过程中,配料以及没吃完的羊肉等很多东西在高温中长时间混合煮沸,彼此间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物质对人身体无益,甚至还会诱发一些疾病。吃羊肉时,忌将醋作为调味品,食用后亦忌吃西瓜,因为羊肉性味甘热而西瓜性寒,进食后不仅降低羊肉的温补作用,还容易引起阳虚或脾虚的人脾胃功能失调。
陕北当地称为“地椒”的野草,带有花椒的清香,是羊膻气味的天然克星,无污染、无公害,营养丰富,食用“地椒”的羊儿肉质鲜美,脂肪含量少,食用时香而不膻、肥而不腻,是其他地域和种类的羊肉所无法比拟的。
吃羊肉讲究颇多,因人的生熟,老与嫩、大与小、绵羊与山羊、肥羊与瘦羊、公羊与母羊都各不相同。就像开面馆的老板对伙计喊:"三碗两碗下"。表明人熟,把本该三碗面的量折成两碗,分量足,能吃饱;假若关系不熟,掌柜的就会对相公吼:"两碗三碗地下"。两碗的量变作三碗,当然吃不好,要挨饿。
酒是粮食产物,因发热、出汗、驱寒、壮胆,为高湿和高寒地带人们最爱。无论是春夏还是秋冬,不管是男人女人,不喝酒下不了桌子,喝的少不允许停杯,喝不倒不为好友。其农耕与游牧民族文化的融合可见一斑。
陕北人喝酒,不上瓶,上箱。有时人均一瓶还不够。那怕是几粒花生米,一碟小酸菜、两根白萝卜,他们都会喝得兴高彩烈、不醉不归。
醉是一种历史,也是一种文化。醉了后百事不想,千事不管,万事不理,只管睡觉。偶尔哭几声、笑几声、骂几声,也是难得的感情喧泄、发泄、排泄。
小米、羊肉、白酒是西部的产物,陕北的元素,高原的最爱。有了小米,吃不愁;多了羊肉,食有味;酒儿斟满,豪气存。
行走在陕北广袤高原,用双脚丈量每寸土地,用眼睛观察八面风景,用思维写尽游历感悟。便是读懂了陕北文化,广交了陕北朋友,交流了多方情谊。
(2017年11月21日于陕北)
作者简介:
姚骏骊,资深传媒人、知名作家、青年文化学者,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西安市书法协会会员、陕西省楹联学会会员、陕西省新闻书画家协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大秦岭父亲山国学文化研究会创始人、中国旗袍协会陕西联合总会副会长及陕西总会文化总监。
自幼爱文学、喜书法、晓国学,已在省级以上报纸、期刊、网媒等发表作品300多万字。现供职于陕西日报传媒集团,任陕西农村报社副总编辑。
2002年,被陕西省文联评为“二十世纪陕西文艺散文百家”,传略被录入《百年陕西文艺经典》。2003年以来,已先后出版《跋涉者》《子夜碎笔》《史事回眸》《老新闻》《有话就说》《吹糠见米》等文集。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