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仁化县长江镇出产的玉扣纸,品质光滑柔韧、莹润如玉,体现了老祖宗造纸的高超智慧。图为玉扣纸制作流程之抄纸。
扫扫这个二维码,即可欣赏往期专题的视频短片。
发现广东总第224期
策划:肖 萍
撰稿:尹政军
通讯员:刘俊杰
谢咏玲
美术:张汉松
绘图:廖木兴
广东仁化县长江玉扣纸
公元105年,蔡伦向汉和帝献上“蔡侯纸”,自此,纸诞生了。在广东韶关仁化县长江镇,一种与近两千年前“蔡侯纸”生产工艺基本相同的古老造纸术,在历史风云变幻中流传下来,这就是“长江玉扣纸”。
长江玉扣纸因其具有纤维细长、光滑柔韧、色泽洁白、莹润如玉、张片均匀,拉力强、摩擦不起毛茸、卫生无毒、书写易干、墨迹不褪、经久不被虫蛀等特色,以“玉洁冰清”著称,获“日鉴天颜”之美誉,故称玉扣纸。
由于其防腐性强、干燥安全,玉扣纸被用于族谱制作,也被医馆用于包装药丸,广东有些地方还用玉扣纸包鸡制作“盐焗鸡”等名菜,脍炙人口……
长江玉扣纸,这是一张光滑柔韧、莹润如玉的传世之纸,这更是一份轻若鸿毛又重如泰山的百年传承。
记者手记
我们的目的地凌溪村是仁化县至今唯一保留下来的、坚持用传统造纸工艺生产长江玉扣纸的地方。从仁化长江镇出发,汽车在弯弯曲曲的竹林村道中颠簸前行,几公里的路程,车子足足开了20多分钟。
54岁的长江玉扣纸传承人刘世祥,一脸憨笑地在村口迎接我们。刘世祥祖祖辈辈都是造纸的,他从他的爷爷那里学到了制造玉扣纸的技艺,对这一张纸,刘世祥充满了感恩之情。
“一张纸,是我们家祖祖辈辈维持生计的手艺,也是在困难时期帮助我们度过危难的‘救命纸’。”刘世祥告诉记者,因为历史原因,许多以造纸为生的凌溪人在过去一段时期都中断了这项工作,村人也由造纸转变为简单的卖竹为生。后来,在政府部门的关心重视下,他才带着几个老伙计重新拾起这门手艺。
“东西我们都知道是好东西,但是现在愿意干这个工作的年轻人基本上没有了,我们辛辛苦苦干几个月也就能赚个辛苦钱。”刘世祥说,这项传统的造纸技术,工作强度很大,忙的时候,工人们每天5点半就得起床,一天的工作时间将近13个小时,许多人都吃不了这个苦。他之所以现在还在干着这个工作,已经不是简简单单地为了赚钱,作为一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更多的是一份责任。
刘世祥家有两间上房专门用来储存纸张,“去年的纸卖得差不多了,前两年的纸还剩不少,因为这些纸比市场上的普通纸贵不少,主要用来进行书画创作,知道的人也比较少,销量虽然越来越好但也有限。”刘世祥有一个愿望,希望有更多的人认识玉扣纸,有更多的人重视玉扣纸,让这一张饱含着老祖宗智慧的传世之纸传承下去。
尹政军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