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新闻网12月10日讯 (滕飞) 冬季进补,吃火锅、涮肉丸成了很多市民的最爱,有细心市民发现,不少超市、火锅店所售虾丸、蟹足棒等“海鲜”食品成分中既无虾又无蟹。配料一栏却写着鱼糜、鸡肉、猪肉等。昨日,记者走访多家超市和农贸市场发现,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
“海鲜”丸子名不副实
在超市里,五花八门各种涮锅肉丸都在做特价促销,速冻肉丸类食品也穿着不同的“外衣”。有的品牌写着“撒尿肉丸”、“高档牛肉丸”、“仿章鱼丸”、“仿墨鱼丸”等吸引了不少顾客购买。
文文爱吃火锅,尤其喜欢虾丸、鱼丸、海螺丸涮着吃。上周末她打算在家做火锅招待朋友,便到超市买散装的速冻海鲜丸类。因不放心丸子的质量,她特意看了一下平时基本不会注意的产品标志,这一看就发现了问题:名称叫防鱼翅丸、防海螺丸、防鲜虾脆,怎么是防的?配料表中并没有虾肉、海螺和鱼翅?她又想到自己之前常在火锅店吃的那些“海鲜”丸类,有时确实吃不出虾味和蟹味,更像是淀粉丸子,不由感到后怕:“它们到底能吃吗?”
鱼糜+猪肉+淀粉=海鲜丸
接到市民反映后,记者走访了我市多家超市卖场和水产品店,发现速冻海鲜丸的名称与成分不符是普遍现象。
在某超市速冻食品区,记者看到冰柜里散装的海鲜丸子有墨鱼丸、蟹足棒、虾丸、章鱼丸、鱼豆腐等十多个品种,价钱按优制、精制分别为每500克9.9元和16.8元。虽然各类丸子品种繁多,但食品配料表却是“统一”的,成分标注为鱼糜、淀粉、鸡肉、猪肉、蒜头、食用盐、食用香精、白糖等。这个价格和真正的海鲜比起来,那是便宜多了。
采访中记者还发现,消费者一般购买此类商品多关注价钱和名称,对成分不大关心。除了文文,记者察看配料表时一旁选购商品的张女士也表示,她也喜欢经常买些速冻的海鲜丸下锅,至于成分从来没有注意过:“我一般都是看名称和价格,考虑到质量和存放问题,顶多每次一样少买点,随吃随买。虽然想到丸子里可能加了不少淀粉,但真不知道里面没有海鲜成分。”
别被海鲜旗号误导
明明主要由鱼糜、猪肉和淀粉制成,但出售时却号称虾丸、海螺丸、蟹足棒,这不是欺骗消费者吗?一位经营多年火锅生意、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表示,市场上根本就没有真正的蟹足棒,蟹足棒批发价仅4元多一斤,怎么可能含有蟹肉!这些都是仿生食品,所以价格比较便宜。人们平常买到的虾丸、蟹足棒等海鲜丸类,大多是冷冻的鱼糜制品,主要成分是鱼糜。鱼糜是经绞碎、擂溃或斩拌的糊状鱼肉,至于是何种鱼肉则不得而知。这些产品大都是将鱼糜加工后,通过各种成型的设备制作出来,用食品添加剂调出海鲜味。产品名称并不代表在这种产品中添加了相应的海鲜。而且从制作工艺上说,用单纯的海鲜产品是很难做出来的。因此,消费者选购食品时最好细看配料表里的成分,别被所谓海鲜旗号误导。
“做丸子的哪能不用香料和淀粉啊。”据农贸市场一家调味品店老板介绍,市场上很多散装鱼丸、猪肉丸、牛肉丸、虾丸等价格之所以一样,因为主要材料是这两样,很多肉丸里含“肉”并不多。此外,加入一些添加剂后可以让丸子更加有弹力,而且耐煮。闻起来很香,吃起来又筋道,但吃不到肉丝或肉筋。而正宗的鲜肉丸子,肉鲜味儿反而比较淡,丸子的外表可以看到肉的纤维,有时还有肉筋。
仿生食品营养价值有限
仿生食品是一种新型食品,是用人工原料制作成类似天然食品口味的新型食品。如上述各种海鲜丸类,即从外形和口味上模仿天然海洋食品。因其加工成本低廉,外形、口味又很像天然食品,现在很多厂家生产仿生速冻调制食品。
仿生食品到底能不能吃?业内人士表示,一般只要是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配料中的添加剂在国家允许范围之内,就应该没有质量安全问题。
“不过,仿生食品的营养价值是无法和天然食品相比的,所以不赞成市民常吃。”,从营养学角度看,仿生食品虽然味道鲜美,但能量高、营养价值较低,只能当成休闲调味品,不能经常吃。体质较弱者、老人、正处于发育阶段的儿童应少吃或不吃仿生食品。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