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是内地首部以闽南语为对白的院线电影,但因为方言的局限性,所以《蕃薯浇米》无论是在宣传、还是上映后的票房与评分,都有点差强人意。
《蕃薯浇米》海报
《蕃薯浇米》于2020年1月10日上映,但除了福建泉州等一些以闽南语为主的地区有着较多的排片之外,其余城市近乎是“0”。以小智所处的深圳为例,上映首日只有一两家与影片方有所合作的电影院安排了少量的场次。
因此,《蕃薯浇米》的最终票房仅有21.14万,而豆瓣评分也只有6.7分。
豆瓣评分
这样的数据,是否就意味着《蕃薯浇米》不好呢?
非也。抛开方言局限的劣势,《蕃薯浇米》无论是在创作初心,还是影片整体结构都可圈可点,展现出了闽南人的情怀与信仰。
用成就回报成长的家乡 将乡音与闽南特色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蕃薯浇米》是影片的片名,即闽南话“地瓜稀饭”的意思。
蕃薯浇米
在闽南地区,“蕃薯浇米”经常出现在寻常人家的早餐和晚餐,而有的家庭更是一天三餐都得吃上一碗,特别是一些上了年纪的农村老人。
因此,“蕃薯浇米”对于闽南人来说,是一种家的味道,而导演叶谦就想通过电影,向观众展现闽南特色文化与“空巢老人”的农村生活。
叶谦导演出生在闽南语的发祥地福建泉州,闽南农村充满色彩冲突却又不失美感的文化,滋养了内心深处的艺术细胞,使他最终成为小有名气的服装设计师。
导演:叶谦
而《蕃薯浇米》的灵感来自于家乡屋后祠堂的一次逝世老人葬礼。
在闽南,特别是福建泉州,老人逝世后的葬礼是一件非常隆重的大事,不仅有着各种送葬阵头,更是会吹拉弹唱的游村出葬。关于葬礼这部分,在《蕃薯浇米》中也有所体现。
《蕃薯浇米》葬礼
然而这看似隆重的背后,却也诉说着闽南年轻人外出打拼后,一个个孤寡老人在家渴望被关注与需求的故事。
因此,叶谦导演当时就萌生了想为闽南的老人拍一部电影,并且得到了“青葱计划”的扶持。而影片也邀请到杨贵媚、归亚蕾这两位在闽南老人心中的大明星来出演,这是两位“影后”继李安导演《饮食男女》之后,时隔25年的再次合作。
归亚蕾、杨贵媚
为许多明星设计服装的叶谦虽然如今已名气在外,但他从来没有忘记滋养其成长的闽南家乡,而这也是“闽南人走得再远,也仍记得根所在”的一个缩影。
作为中国最大的侨乡之一,泉州侨胞遍布世界各地,特别是东南亚地区,虽如今的他们已将事业与家庭扎根在外,但他们始终心系家乡发展。
用成就回报成长的家乡,将乡音与闽南特色传播到更多的地方,是每一位闽南游子的情怀体现。
叶谦导演
用看似平常的农村生活 娓娓道来闽南人的信仰与勤劳
在《蕃薯浇米》中,林秀妹(归亚蕾饰)与青娥(杨贵媚饰)是一对“资深少女姐妹淘”,代表着闽南农村两种看似不同但却都实为“空巢老人”的缩影。
较为传统的林秀妹是一位寡妇,两位儿子在外打拼事业,虽两位媳妇就住在隔壁,但关系却是表面看似和谐,实际暗地里各怀鬼胎;稍微开放的青娥虽丈夫健在,但经常酒后打她,而儿子则出海讨生活。
所以无论是林秀妹,还是青娥都跟“空巢老人”差不多。
两位主演
两位老人在闽南农村里犹如亲姐妹一样的生活着,她们一起到海边捡海鲜,一起躺在同张床上拉家常。
而这看似平常的农村老人生活,也正以一个个故事情节诉说着闽南这片土地上的特有文化。
闽南特有文化:有着强烈的神明信仰
《蕃薯浇米》神明
在《蕃薯浇米》中,神明信仰的情节比比皆是,如:
林秀妹想让媳妇将小孙子从外家接回来住,但苦于不知如何开口,于是与青娥一起去庙里抽签问神明,而在离开寺庙之后的路上,遇见路边几尊被遗弃的神像,林秀妹充满虔诚的拿出红布袋将神像装好并送往其他庙里供奉。
《蕃薯浇米》神明
还有林秀妹得“腰缠蛇(带状疱疹)”后请土元师做法、后来腰鼓队负责人通过“问神明”来决定要不要让林秀妹加入腰鼓队……以上这些情节,都是闽南人对于神明信仰的缩影。
即使是在现代化科技发达的今天,泉州的城区或者任何一个村庄都有寺庙的存在,从佛祖到观音,从关帝爷到妈祖娘娘……甚至几乎每家每户都供奉有土地爷的神像。
因此泉州被誉为“世界宗教博物馆”,著名诗人朱熹也曾以:“此地古称佛国,满街皆是圣人”这样的诗句来评价。
福建泉州开元寺
也许有人会觉得这是封建迷信,但如果细究泉州的历史,或许能从中找到闽南人为何对于神明如此信仰。
因为这里靠海,这里的人有着“爱拼才会赢”的志气,但外出拼搏的路上,一切充满了未知,所以将一些无法通过努力就能得到的东西寄托于神明,就成为了闽南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除了展现闽南人的信仰之外,《蕃薯浇米》还展现了闽南老人的勤劳朴实
林秀妹到盐场劳作
林秀妹虽然已是暮年,但她并没有依靠住在隔壁的两位媳妇,而是自己做饭,且还会到盐场里去帮忙。
青娥虽然要比林秀妹年轻些,但其实也是属于老年人行列,不过即便如此,她依然自己种菜到市场里卖,且到农田里劳作,丝毫没有“老人就该颐养天年”的迹象。
其实像林秀妹与青娥这样的老人,在闽南农村里十分常见,前半辈子辛辛苦苦拉扯大儿女的她们,虽然也有着“养儿防老”的意识,但同样也有着不想拖累儿女的想法,活着时能劳作一分钟,就决不休息。
青娥劳作
写在最后:传播闽南文化值得肯定 但方言电影如何突破也值得深思
在《蕃薯浇米》中,叶谦导演还谈及了许多话题,如闽南老人的保守、现代化经济发展对于农村所带来的改变……但兴起是想要表达的东西太多,导致影片整体并没有把控得太好,所以这里就不再一一展开进行评价。
林秀妹
虽说《蕃薯浇米》的评分与票房都不尽人意,但作为内地首部以闽南语为对白的院线电影,小智觉得这是一部无论从创作初心,或是整体呈现都值得表扬的作品,特别是影片内外展现出的闽南人情怀与信仰,更是值得肯定的。
但同时,电影人们也要吸取《蕃薯浇米》数据不好的教训,思考“采用方言叙事的电影”如何打破“方言劝退观众”的魔咒,让影片的受众面更广。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