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浙江频道丁南森 2017年05月17日15:32
缙云爽面是丽水缙云的传统产业之一,它伴随缙云的的发展而发展,其中有它独特的魅力,也有它的美丽传说,受缙云人所喜爱,也受外地客人的青睐。
缙云爽面的来历和文化底蕴
缙云爽面它最早起源时叫“面线”。因它最大特色是“土”字,用的是农家种的土小麦作原料,没有任何添加剂,所以长期以来叫土爽面,简称土面;由于制作时要经过“和、发、切、揉、上、拉、晾”七个纯手工程序,民间也叫手工面的;因爽面刚抽未干是软的,象小绳索,有人叫它索面;因有的户技术精益求精,爽面拉得细长而匀,甚至象山沟里的龙须草那样美,于是许多人把土面又叫龙须面。长期的制作和食用的实践证明,爽面的“土”字名副其实,其质量和价格之比又货真价实,且口感好,易消化,有益健康,农村过生日或招待客人都用它烧爽面卵,加上为了有个好兆头,叫“长寿面”就成为普遍了。
《缙云县志》有关缙云土面有详细记载,2008年缙云爽面制作技艺已被列为丽水市级非遗。
缙云爽面与缙云烧饼一样,它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传说轩辕黄帝当年在缙云山鼎湖峰架炉炼丹,身心非常专注用心,一段时间过去,黄帝疲惫得连饭都吃不下,大臣们见状,甚是担心。终于有一位聪明的大臣,为了做新鲜可口的食品献给黄帝吃,以保重其龙体,到附近村庄找来土麦面粉,和起面团,揉了又揉。发现越揉越软,越揉越韧,越拉越长,最后把面团逐渐拉成长长的面线。此时这位大臣高兴极了,心想面线不仅好看,还会好吃,黄帝一定开心。于是抓紧清泉煮面,加上梅干菜,然后连汤带面盛了一碗首先去敬献黄帝,并将锅里的面与其他大臣一起分享。君臣们刚好口渴又饿,果然都连连称“好吃、好吃……”,赞口不绝。
这位发明面线的大臣,看君臣们一致称面线好吃,一段时间内就做了好多次呢!因为好吃,黄帝追问是怎么来的,还要观看做面过程。当拉成长长的面线时,黄帝大喜,竖起大拇指点赞,并说“真好看、真好看!”从此君臣们精神振奋,炼丹也加快了进程。轩辕黄帝驭龙升天后,“面线”在在缙云大地百姓中很快传开了,并模仿做起了“面线”。
一些农户为了把“面线”做得更好,又经过在不同季节加盐多少、加水多少,以及揉面后放置时间多少等长期多种试验实践,同时对制面工具进行了改进,有面床、面箸、面棒、面柜、晒面架等,使生产的土面外形粗细更均匀,口感更柔软,对家庭自用面也可减少做一次吃一次的麻烦;也有利储存和包装,有利销售和携带。这样长期流传、不断改进,创造出了独特的缙云爽面。
缙云爽面“吃”的讲究与象征
土爽面柔软而香,大家都认为是美食,在当地无论官民、男女老幼都喜欢吃,也成为招待客人的首选食品。城镇土特产店里都有不同包装的缙云爽面,农村小店也有缙云爽面。人人吃爽面,便成为缙云人的习惯和传统了。
然而,烧面时盛在碗里的面,上有“天头”可有讲究啦:每当小孩生日,母亲将面烧好后,还特地把两只鸡蛋煮熟,剥得光光的放在面上,然后加上精肉丝片之类,吃上满满一碗,表示生日快乐,从此运气更好;女儿第一次带男朋友来见父母,或男孩第一次带女朋友来家,两位年轻人第一餐都吃爽面。但与过生日不同的是,母亲要特地将两只蛋烤的匾与平,伏伏地盖在面上,再加肉之类,表示互相服气、互相吸引,一看就准、亲事成功,而且今后能互敬互爱、白头皆老。还传说,男女朋友第一次一起吃爽面卵时,如把鸡蛋煮熟剥光给他们吃,将象征着亲事不成,或今后各管各、不和睦。老人祝寿,客人来了,帮忙的邻居们给每桌都端上一大碗“长寿面”,这面上要盖“三丝”,即烤蛋切成丝,还有肉丝、红罗卜丝等,要尽量切得长些,象征加福增寿……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更讲究味道和营养了。如今烧长寿面上的“天头”,在坚持传统的滚汤猪油浇面同时,还有鲜吓等海鲜,或牛排、猪排等等,总之,“天头”越来越丰盛了。但无论烧汤面、炒面,无论烧“清水面”或有“天头”的排场面,人们对缙云爽面始终吃不厌。就说在饮食店里吧,爽面也是远近客人点吃、点赞最多的食品。因为这种面原料是农家种的生态环保“908”土小麦,制作拌和用的水是山坑清泉水,且加工艺历史悠久,特有的技艺传承至今,因此,本地人叫爽面为“长寿面”,外地人来买面,也有不少人称爽面为长寿面了。其实,这是顾客和消费者对缙云爽面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并形成一种良好口啤。
过生日的“纠纷”和联想
说起吃爽面,我小时过生日曾与妈妈发生过一次“纠纷”,印象很深很深。那是70年代前,一些农村由于生活条件差,粮食还短缺,连孩子过生日时只有生日当日者才有这碗稍丰盛的面吃,其他家人没得吃。我看到邻居的孩子过生日,也挺“眼红”。据妈说,缙云大洋山区那时几乎没有小麦和爽面。有一次舒洪人担爽面来卖,也可用10市斤干番莳丝换1斤爽面。妈说换两斤爽面需20斤干番莳丝,是全家10天左右的粮食,爸爸知道肯定反对的,她当时下了好大决心才买的两斤爽面。
笔者与弟弟生日都在冬天,但弟弟生日早几天。记得我10岁那年,弟弟过生日那天吃长寿面加鸡蛋与猪肉,妈也盛给我与弟弟一样的一碗面。我心想真是破天荒,这回可赚了,因为过几天自己生日又有排场吃,所以几天来我特别高兴,走起路来也连蹦带跳的。但万万没想到,我生日都过期好几天了,还不见妈有什么表示,我感到纳闷,心里不愉快。
妈终于看出来了。“想过生日了吧,那天弟弟过生日不是提前给你与他一起过了?”“为什么提前过呀?我生日也想过么……”边说还边流下了眼泪。妈看我如此,只好又给我烧了一碗面,妈叫我乘弟去玩,抓紧吃了。事后,我觉得妈决心再给我烧了一碗面,虽然我“嬴”了,但一直总见弟弟吃亏了;同时体会到当时年代粮食紧张,妈下决心用这么多杂粮换两斤面是多么不容易,也渐渐感悟到“世上只有妈妈好”这句话的真正涵义。
从此,每当过生日时,我总很谦让,把面和“天头”要分给爸妈和弟妹们吃。这是我人生如何体凉长辈、领导、同事的萌芽,也是怎样善道待人行事的开始。但幸运的是,随着祖国繁荣富强,我县也加快了奔小康步戏,这种过生日的“纠纷”,或看到邻居孩子过生日“眼红”的历史,已一去不复反了。我们应该感到如今生活好了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现在和将来;还要有感恩之心,特别要感谢共产党,感谢社会主义,感谢改革开放,感谢各级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感谢许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发展所做的艰苦努力和付出的好干部。
如今如吃爽面,我还情不自禁想起当时妈下决心用番莳丝换面给我过生日的细节。妈妈去逝已19年,我还是很心疼……
长寿面还在延伸
缙云爽面成为礼品。因为实惠,家家用到,加上如今讲究包装,于是逢年过节,买爽面走亲访友是首选礼品之一。
缙云爽面在缙云舒洪镇是生产加工主产区。如今爽面成为这里的一种产业,想不到这里“拉”爽面“拉”出了“美丽经济”。
有一次,笔者到舒洪买爽面,突然几辆小车“咔吱”一声停了下来。“那是什么呀?象许许多多条粗线编织而成一排排米黄色的小风帆,真是不可想象,赶快下去看看。”原来一批海盐的客人,从大洋镇方向来路过舒洪,看到这里抽晒爽面的情景,远远吸引着他们,特地下车观看,并在金锡菊户当场买去爽面30多箱。
“真想不到,抽晒爽面如今成为外地客人观光的一道风景,今年已陆续来了不少批次客人,他们观看后,还带走一箱箱爽面。”金锡菊说,“如今村庄整治后街道全部硬化,路面、水沟都是干净清洁,水泥街道便成为村民抽晒面的‘战场’,比质量、比效益的赛场,也是大家晒收打包时互相帮忙,促进邻里们和谐的一种‘粘合剂’。”她说,去年用了麦面4500公斤做爽面,产值6万多元。因为用的是农家种的“908”土小麦作原料,加上不同季节都掌握好水和盐的不同比例,使爽面保持软、香可口的味道,所以都是客户来电订货,供不应求。
从来没有人想过,曾经自给自足的爽面,也能“拉”出美丽经济。舒供镇六个村加工土面农户已达650多户,从业人员1500多人,年加工面粉量6500多吨,产值5200多万元,人均收入1.7万多元。
在“归零翻篇”、“两学一做”大讨论活动之际,舒洪镇开展深挖舒洪优势,爽面就是舒洪的“宝贝”,为他们增强了生态富民信心,开辟了一条新的绿色发展之路。
缙云爽面是缙云十大乡愁富民产业之一,作为开展“草根创业”行动的重要内容,2016年以来纳入民生清单,县农办还下发了《关于助推缙云土面发展“十个一”两年行动计划实施意见(2016——2017)》,标志着该计划正式实施。
“十个一”工作举措包括:成立一个农合联、建设一个培训中心、建成一个体验中心、建设一个配送中心、建设一个销售中心、建立一套生产标准、讲好一个故事、打响一个品牌、建设一个小麦种植示范基地、打造一个缙云爽面节等。将通过两年努力,打响缙云爽面品牌,把缙云爽面打造成农民增收的新产业,并通过缙云爽面品牌建设涌现一批有文化、有特色、有产业支撑的特色小镇、特色村。目前总用地面积10亩、总建筑面积4352.3平方、总投入2000万元的爽面博物馆,已投入600多万元在舒供镇姓王村落地建设、完成结顶,并抓紧施工完成一期主体工程。爽面博物馆建成,为统一商标、品牌包装,组建土面特色产业农合联,提高加盟门槛,举办土面制作大赛、土面文化节等活动为土面加分,并通过土面+旅游、土面+电商等多种方式,拓宽销售渠道,助农增收。
缙云看准土面发展新定位,查找发展美丽经济的短板。去年出台了县级小麦种植惠农政策,即凡连片小麦种植基地100亩(含)以上、200亩(含)以上、300亩(含)以上的,分别给予每亩150元、每亩200元、每亩300元的种植补贴。
前不久发动两个重点镇建品种为‘908’的连片小麦种植示范基地3个,计面积533.2亩,参加农户297户。目前小麦长势良好。(丁南森)
(责编:王丽玮、吴楠)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