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凤英
麦子丰收了,除了交爱国粮之外,各家各户都储存点余粮。记得当时父亲也会编筐和囤,以储存粮食备用。编囤的材料是白连条子和荆条,能编大囤也能编小囤,父亲用他辛劳的双手编织家里所用的家什,有时囤用不上,就拿集市上去换钱。囤,编好之后还有一道工序,就是用土和麦糠加水搅拌一起和成泥成糊状,然后用手一把泥一把泥涂抹在囤里,一遍一遍直到看不见缝隙为止,等泥干了就可把粮食装进屯里,如果装不完还有办法用小席子(哲子)往上圈,这样也能装好多粮呢。
打席,就是把芦苇用镰刀破开打捆放在坑塘浸泡几天,一般夏天泡的时间短些,冬天泡的时间长些。泡好控水放在地上根部对根部分两排。我家院子南北长,东西短,所以长着排,正好上面有晾衣服的铁丝。排好之后用石磙轧,以前都是哥轧的,可是我也想试一试呀,我站在石磙上抓住铁丝脚使劲地一蹬,石磙滚动,随着石磙滚动的惯性我的两脚不停地挪动着,这样即省力,速度又快,好玩极了。
母亲在旁边担心的一再叮嘱:&34;。芦苇一开始在我的脚下被石磙轧的劈哩啪嚓的响,经过石磙的来回滚动终于屈服了,软绵绵的躺在地上,这样还不行,得慢慢地翻过来放平。经过翻轧硬硬的芦苇片绵如丝带。我高兴的手舞足蹈,心想娘和嫂子就能顺利地编席了。
编席需要打底,我记得好象有口诀,提三根压二根依次编织,嫂子不仅会编席子还会编草帽、摺子、篓子。编席,需要专用工具叫刀翘子,刀前尖是翘着的并且两边沿也是翘着的,中间是筒形,在编席时苇片利用刀翘的筒穿送,这样即容易编织又不伤手。
嫂子编席非常快,别人家经常找她帮忙编个小席。以前没有卖凉席的,只好编织芦苇席铺床或者给孩子们坐,每到夏天晚上人们都坐到门口大路上乘凉,不像现在坐到空调屋里看电视玩手机。随着生活的改善,草帽娄子这些粗糙的手工品已成为我们的永远记忆,也没有人再去编席。
来源:我的县城笔记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